三农肃贪吧 关注:23贴子:151
  • 2回复贴,共1

河北威县一村支书随意截留村民各项补贴被举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阅读提示 让群众打下1万多元的补贴款收条,却只发给5000元现金;把村民的低保存折长期拿在自己手中,随意支取;强迫搞规模种植,几年后村民的土地已经到了公司名下……记者在河北省基层农村走访发现,此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侵占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假如村干部腐败现象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广大农民释放的红利被中间拦截,不但中央为农民增收的政策善意遭曲解,还将引发更深层的社会矛盾,损害农村的稳定基础。村官腐败,可以说是“小苍蝇”腐败、“大老虎”危害。  “凡是侵占、挪用、拖欠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一一进行清理。”中央要求,要对这些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河北省在部署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也提出要根据相关政策,把被侵占的利益退还给群众,同时健全相关制度,以维护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方面,河北省已经决定要重点办好一批实事,而“清还群众利益”就被列为这些重点实事之首。
  小图:宋保练3月25日的午餐,其中的馒头上满是霉点。大图:宋庄村五保户宋保练。记者董立龙摄  签下过万元收条只发5000元现金  签下一张1.35万元的收条,却只拿到了5000元现金,这是河北威县章台镇宋庄村两位村民领取危房改造补贴时的遭遇。  “我这人有啥说啥,实际就是给了5000块钱。”村民宋保贵告诉记者,自己家是2012年被列入危房改造的,“那一年补贴了两家,钱是年前给的。”   2014年春节前,宋保贵领到了2012年的危房改造补贴,同一天领到补贴的还有村民王长柱。他们告诉记者:“支书说了,不签字,5000元也领不到!”二人口中,给他们发钱并要求他们签下不实字据的是宋庄村党支部书记宋明群。  本报日前接到了一份举报宋明群涉嫌以多种方式侵犯群众利益的材料。3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章台镇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宋保贵、王长柱两个贫困户的危房改造补贴各1.35万元,已经于2013年春节后打到他们个人的卡上。  然而,两人不仅没见到那么多钱,也没有见到那两张属于他们的银行卡,卡和钱去了哪里?在宋庄村,有着类似遭遇的群众还有多人,涉及的款项,包括低保金、五保金等。  “前年的钱,叫明群领了,朝他要他不给。”记者走进五保户宋保练家中时,老人正要吃午饭。  “这个折儿,是明群2013年12月份给我的。”宋保练找出了用来领取五保金的存折,他说,在此之前,给自己发放五保金的存折是啥样,应该给自己发多少钱,自己一概不知。记者了解到,宋保练于2009年被纳入五保供养,但存折一直没到他手中。  “以前的钱都叫村里领了,领完后,有时候过年给200元,有时候不给,这二三年,一分钱也没给。”低保户宋保印家中晚上要靠煤油灯照明,因为患有疾病,长期弯着腰。他说:“年前,县里来人调查后,低保金存折才发到手里。”   因为媒体介入,威县民政局进行过调查,发现宋明群将村中多数低保户、五保户的存折拿在自己手中,自2009年低保换折起,时间长达四五年。  “都是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要么没儿没女,要么身有残疾,该给多少钱,自己不清楚,给就得点,不给也没法!”村中低保户、五保户的遭遇引发了其他村民的感慨。  记者连日来的调查发现,正因为这样的因素,才导致居于弱势地位的低保户、五保户和一些贫困户常常成为利益被侵占的主要对象。  “给了我40元,却让我交25元。”大名县西赵庄村村民周书元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了村里的一项“潜规则”,只要上级拨来的钱款,村里都要收走点。在该村多位村民自己拍摄的一段视频中,村民们反映,要想领到扶贫的周转羊、大棚材料,贫困户也要掏出50元到100元。  村干部做主随意分配农户低保金  “我支取的钱,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平分了。”面对本报记者,宋明群这样解释他支取他人低保金的初衷。  他说,并不是所有的存折都收上来了,自己只拿着15个人的。而威县民政局主管低保的单俊生则介绍,他们调查发现,宋明群手里有22个低保户的存折,只有5户没拿,涉及款项大约7万多元。  宋明群承认,支取的钱,“不可能每次都发完,会留下个千八百的。”这些钱,等到年底有儿女不孝顺的老人找上门来时,就给他们50元、100元哄着他们走。  但难解的是,村里有多少老人,宋明群究竟给老人发了多少钱?记者所接触到的参与调查的当地乡镇党委和县民政局均未给出准确答案。宋明群则说,其中有的有账,有的也没账。  而对于截留危房改造补贴资金一事,宋明群则称:“这是村里困难,书记镇长照顾我,给了3户重建的名额,顶着危房改造的名义,从上边要点钱。”   “不能全给户里,给了就不对头了。”宋明群说,3户中的宋书贵因为自己有什么关系,就全额给了,而剩下两户一家给了5000块钱,“余下的钱就村里开支了”。记者了解到,宋书贵是村会计的父亲,已经于年前去世。  “跟上边要点钱,那么容易呀,这个你理解不?”宋明群对记者说,“你得理解农村这个情况,上边有点政策,就得跟经商一样,反正能要就要。”宋明群开有一个棉花加工厂,但效益并不好。  “老百姓不能只看收入,不看开支。”宋明群说,村东修建的1.8公里的水泥路,花了20万元,村里只出了6万元,剩下的都是自己跑来的。此外,村里还修了主街道,路灯、自来水都不向村民收钱。村内维修机井、自来水电费等年支出达3万多元。  听着他一件件答复村民所反映的问题时,记者能感受到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来形成的村庄治理思维和国家政策、法规之间的冲突。  为弱势群体设置各种保障线,是一个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基本职责,但在宋明群看来,这些资金完全可以拿来重新分配,而目的仅仅是避免村里某些人出现的心理不平衡。  法规、纪律自有其严肃性。然而就在上级部门对其进行调查时,他却逼着两位只收到5000元现金的村民写下了1.35万元的收据。  村里真的穷到需要把低保金、危房改造补贴款拿来用于公共支出吗?向本报反映情况的村民称,2007年以来村里卖宅基地,以及260亩机动地对外承包的收入多达上百万元,不至于需要截留低保金。  调查中,宋明群找来宋祥申、宋保柱两个低保户,意图证明存折在自己手中时他并未将存折上的钱全部支走。但记者发现,这两份存折上显示,2011年和2012年,两份存折上均各有两次支取记录,基本上有多少钱支走多少。而存折持有者表示,钱不是自己支的。  上级调查结果未向群众公布  宋明群的违规行为长达四五年,其间,有关部门没有察觉,受侵害的群众也没有向上反映。在一些村民看来,这是因为低保户、五保户中很多人不掌握政策,也不具备向上级表达诉求的能力。  但是当宋明群考虑将村里的土地大规模流转给一家公司时,村里的一些种地大户首先站出来反对了。  据宋明群介绍,经镇里一位干部牵头,自己和一家公司洽谈了一个多月,对方想要2000亩地搞太阳能发电和种植。问及该公司名字,宋明群却说不清,只表示该公司和某农科院有联系。  2013年七八月份,他召集部分村民开会,介绍流转土地的好处——每亩地每年给租金700元,优先在本村用工等。宋明群设计的流转方案是,先由村里和村民签合同,再由村里和公司签总合同。  “宋庄村总共只有土地1760亩,这不是要断了我们的饭碗吗?”宋庄村的村民认为。3月25日,记者在村中找到几位当初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村民时,他们正在忙着准备春耕,他们说不愿意放弃耕种。  记者在全省的走访中也发现,不愿意失去土地,是很多农民的心愿。阳原县九马坊村村民赵恩就是其中一位。她向本报反映,两年前,村里强迫大家种植黏玉米,结果玉米钱尚未到位,村里的耕地便被流转给了一家养殖场。赵恩说,在这个过程中,村干部骗了大家。  而今,宋庄村的一些村民也要面对选择。在遭遇村民“阻击”后,宋明群依然坚持:“我这脾气,想好的就要做成,今年我流转不成,将来我还得流转。”   因为担心土地被强制流转,2013年8月,宋庄村部分村民联名将宋明群举报到了威县多个部门。2013年9月,该县有关部门答复媒体时表示,章台镇党委已经研究决定对宋明群予以免职。  但3月26日,章台镇党委书记王敬军却告诉记者,当时只是暂停职务,后来已经恢复。王敬军帮记者联系到威县检察院分管该案件的一张姓副检察长,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检察院调查后认为,宋明群不构成犯罪,但由于具体经办人员被抽调到外地,所以无法详细解释村民尚存的疑问。  威县纪委监察室主任赵晓飞告诉记者,虽然收到了村民的举报信件,但检察院介入后,县纪委就没再介入。而至于“不构成犯罪,是否存在违纪”的问题,还需要给领导汇报后才能决定。  从宋明群违规领取低保金到现在,五年时间过去了;而从检察机关介入调查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宋明群的行为该如何认定,如何处理,宋庄村的村民看来还需要继续等待,被截留的各项补贴能否得到补发,似乎也是未知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3-28 18:42回复
    ?然而从装逼的专业角度而言,你这个逼装的不是很成功。没有层次感,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你这个逼装的很有观赏性,行内人称为666…


    3楼2015-10-23 18: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10 0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