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南昌吧 关注:6,894贴子:29,700
  • 10回复贴,共1

华夏民族共同语的变迁史及南昌方言的由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言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汉语是分析语言,汉字是表义文字,那些千年以前的古籍文献,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敢将之收于教科书,这点是值得其他所有民族都羡慕不已的。在国外,如果不是专门的语言学研究人士,要想深入学习其数千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是始终变化了,拼音文字必须跟上语音变化的节奏,而且词汇和语法不会如文言般相对固定。
文章源自鄙人去年在豫章文社读书会上的一堂授课讲义,在几经刊谬后,今将其贴出,希望能对诸同袍有些启发,树立正确的语音史观,同时消除对汉语方言的偏见!正文如下:


IP属地:江西1楼2014-03-30 10:53回复
    引言
    众所周知,汉族本名华夏民族,华夏民族使用的语言叫汉语,而语言文化又是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所以在认识我们传统文化之前有必要对我们的母语文化有个清晰、明朗的认知,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主题是“华夏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变迁史及南昌方言的由来”。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关于我们民族共同语的,另一个是关于方言的。在这里我会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为了不影响讲课的进度,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记好,我会在后面的互动环节为大家解答。
    民族共同语也叫通语,是方便各地民众进行日常交流、学习所使用的一套语音,它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由于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不同时期的通语又有一定的区别,但却又是一脉相承。由于历史种种原因,方言与通语始终是并存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二者往往又相互影响,比如楚辞就是以战国时楚地的方言为基础的。简言之,任何时期汉民族的通用语和方言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都是由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只是各自保留的点和发展的方向有别而已,因为社团里以南昌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为主,所以在这里我附带讲下南昌方言。
    第一章 华夏民族共同语
    1、认识雅言和古代音的分类
    1)何为雅言?
    历史上华夏民族的共同语除被称作“通语”外,还曾一度被称作“雅言”(敲之以红字),其具体的读音被称作“雅音”,我在后面说的雅言特指雅音。“雅”古通“夏”,《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目前出土的先秦时期的竹简上面实际写的是“风夏颂”,而 “雅言”最早指的便是“夏言”,其源头是夏朝的王公贵族们所使用的一套语音,夏亡后传给了商人,商亡后又传给了周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列国一般都由周天子分封而来,当中许多诸侯国的开国公侯还是周天子的亲属,为了日常的交流,自然的“雅言”也传到了诸侯列国,并成为各诸侯国的官方语言。大家都知道十三经中有一部叫《尔雅》,此处的“尔”通“迩”,成语有“闻名遐迩”,“迩”是“近、接近”的意思,而“雅”就是指“雅言”,“尔雅”就是接近当时规范的语言。
    雅言历经夏商周三代,跨度很长,当中也是有变化的,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义和语法等,在春秋战国时期,自孔子始,由于私学的创立及教育的普及,雅言也逐渐由官方走向民间,特别是知识分子当中。《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鲁国人,但他周游列国以及给学生们讲学时用的就是雅言。虽然雅言在历史上一直变化着,但由于古人特别是读书人,对传统的坚守,不同时期的雅言都具有很大的传承性,尤其是北方战乱之时,中原士族纷纷南迁的时期,这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广义上的雅言指的就是不同历史时期为官方和读书人所使用的官方语言,狭义上的雅言仅则是指先秦至北宋时期华夏民族的官方语言。
    2)文言文与口语的关系
    在这里我要指明一下,文言文的基础就是以先秦实际口语为基础的,许多人说当时没有发明纸,用竹简比较贵,所以尽可能地书写从简,进而发明了文言文——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有活的语言再有对应的文字及其书写规范的,像《诗经》里面的篇章大多是当时的民歌,是当时普通老百姓集体创作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在孔子之前尚无私学,普通老百姓很难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不要说去一学习一种靠发明创造而来的书面语了。不过由于语音的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汉语语音系统的简化导致了原本许多不同读音的字变得相同了,比如我单说一个“diǎ”字,各位很自然地会想到我说的是“嗲”这个字,但像“石”、“十”、“时”原本读音完全不同,我说“shírén”,放到我们现在来看,如果没有上下文来联系,我到底是说“石人”,石头人,还是“十人”,十个人,再或者是“时人”,指当时的人?就好不搞清楚了,由于语音的简化,必然导致语言的听辨能力下降,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口语中的双音节词汇开始骤增,出现了量词等等,特别是到了宋代以后,汉语的书面语与口语逐渐脱节。在当代,文言文与白话文已相差甚远了,那些在当时人看来是极其平实而常用词汇、语句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都显得极为高雅的!
    3)雅音的分类
    按照习惯我们把雅言按照历史进行划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雅音也自然地分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了。一般认为,上古音指的三国之前的通用语,中古音系三国至北宋时期的通用语,近古音是南宋至清代的通用语。


    IP属地:江西2楼2014-03-30 10:54
    回复
      另附:《全唐诗》之胡曾《戏妻族语不正》
      呼十却为石,唤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
      注:中古时期“十”与“石”,“针”与“真”,“阴”与“因”的语音皆有别。但胡曾的妻族地方口音很重,把“十”“石”不分,“针”“真”不分,“天阴”与“天因”不分,如果按照古人的观点,我们的现代汉语估计是要被看作“胡语”的~


      IP属地:江西4楼2014-03-30 10:58
      回复
        了解南昌方言!


        IP属地:江西8楼2014-03-30 17:10
        回复
          周末的讲课去不去?


          IP属地:广东9楼2014-04-08 03:47
          收起回复
            @圣灵狐的眼泪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7-15 18:31
            回复
              摸摸妹子 写的真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7-15 18:36
              收起回复
                帮洪城叔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7-16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