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栋居士吧 关注:3贴子:176
  • 6回复贴,共1

【佳栋居士】12.7《士兵突击》主创做客新浪文字记录【佳栋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东:我接着问,我看到戏里,我看到第三遍的时候就比较注意伍六一,也就是邢佳栋,他在戏里给我一种感觉,他对环境其实是一个很紧张的人,我的感觉,自我保护很强,而且他很努力。邢佳栋,你最早参加工作之前是做什么?

    邢佳栋:先说对环境比较紧张。最早参加工作,如果是严格地绝对第一意义上的工作,就是干活,有收入,跟老段差不多,建筑工人。但是时间短。

    何东:哪儿的建筑工人?

    邢佳栋:山西太原,暑假中学打工,但是时间太短了,一天,为什么?太累了,哎哟,13个小时,我以为这两个月的暑假可以一天5块钱,两个月能有300块钱,已经对于当时是八几年,80年代中期,当时那300块钱就已经相当多了,我从小就不愿意让父母负担一些什么东西。结果去那儿干13个小时,意气风发早晨5点钟去了,磨得满手是泡,中午吃饭,跟着那些农民工一块儿吃饭,吃完下午再玩命干,别人都是人家13个小时是干一干、歇一歇,歇一歇、干一干。我当时年轻,有热情,觉得开始打工了,狂干了13个小时,手上磨的全是泡。所有的衣服全湿透了,和水泥、运东西。

    第二天早上就完全醒不来了,浑身疼,赶上下暴雨,正好不用出工。

    何东:庆幸得不得了。

    邢佳栋:庆幸得不得了,不用出工了。后来因为我干活的是我姑父的那个院,跟我说了一句话,这回记住了吧,钱难挣,屎难吃。(笑)

    何东:我妈也跟我说过这个话。

    邢佳栋:其实也就干了一天,真正工作是在哈尔滨。

    何东:怎么从山西跑到哈尔滨了。

    邢佳栋:中间有点变故,我确实挺不顺的,其实大家都不顺,说顺,大家生活都挺顺的,说不顺,大家都挺不顺的。去哈尔滨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工作,我去卖山地自行车。

    何东:是捷安特吗?

    邢佳栋:不是捷安特,是当时在中国乃至在亚洲非常有名的一个牌子。掌握了一项技能,十分钟之内把一辆山地自行车从包装箱里打开,然后十分钟调轱辘什么的全能完成。为什么掌握这项技能?当时也是工资少。

    何东:谁攒的东西是不是给谁钱多?

    邢佳栋:当时卖到商场,他们不会装,装一辆自行车5块钱,我就十分钟装一辆车。商场一天摆在柜台上基本上20辆左右,基本上我和另外一个小伙子就包了。其实大家都苦过。

    何东:我是说当初第一个工作,都是有恐惧感的。

    邢佳栋:恐惧感谈不上,我是一直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刚一开始的时候,特新鲜。

    何东:新鲜之后过于努力。

    邢佳栋:过于努力,一腔热情,干什么都是,干到中间的时候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开始思考,包括上电影学院也是。开始并不是我自发愿意去上电影学院,是我父亲给了我一份招生简章,当时我还在上高中,而且学习成绩在学校可以说是相当不错,我根本就没想着要考艺术类的院校。因为我父母他们都是山西省话剧院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从事他们的工作,但是我自己根本没想过,也是逆反。包括考电影学院,之前要准备一些台词什么的,我爸爸说,来,来,你给我们来一段,我给你辅导辅导。绝对不让,绝对不让。在自己父母面前好像磨不开似的,绝对不干,后来硬着头皮,在我爸爸的督促之下考的电影学院。

    第一年是考的中戏,没考上,本来我就不愿意,我说没考上那就是老师觉得我不适合干这一行,我就回去好好上学。我突然想想考中戏,为什么没考上?考中戏要求声音特别严格,在当时。

    何东:对你的声音他们还敢挑剔。

    邢佳栋:我的声音其实丝丝拉拉。

    何东:你的老师是谁?

    邢佳栋:姓周的好像。

    何东:我找他去。

    邢佳栋:三试检查身体,身体没问题,然后检查声带,让你把舌头伸出来,把舌头从你的嘴里拉出来,拿牙科的小镜子,伸到你的嘴里,让你张大嘴发1,人家发得非常光滑,我一发就丝丝拉拉、丝丝拉拉。

    何东:他们懂得什么叫磁性吗?(笑)

    邢佳栋:给我一个诊断证明,说我的声带天生闭合不全,就把我淘汰了。但是第二年,也是中间听到一个现在比较有名的也是当时在山西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大制片人,投资人,现在比较有名,大制片人。因为他跟我父亲都挺熟的,当时他说哎,在山西看到我,说你不是上中戏了吗?我说没有啊。他说你不是上中戏三试老师都特别喜欢你?哦,不是像我所想的,老师觉得不适合干这一行。完了我心里面又燃起了这种东西,第二年找了一份招生简章。

    何东:等我差一句,谁拉你舌头,是大夫还是中戏的老师?

    邢佳栋:中戏的校医,戴着口罩,戴着白帽子,基本上看不出长的什么样,拉我舌头。现在我没事了,觉得自己的嗓子状态不舒服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舌头拉出来,看看声音有没有问题。

    何东:给我地址,让他听听伍六一的碟,让他们听听伍六一的声音怎么样。

    邢佳栋:在我今年30岁之前所有的成功或者是失败,这些对我来讲都特别让我欣慰。

    何东:追你一句话,你是对自己期待的事情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邢佳栋:首先我很少期待一件事,期望很少,失望也很少。不代表我消极,就像张谦老师说的,很多事情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肯定是方方面面的。



1楼2007-12-08 12:18回复
    何东:我问一下邢佳栋,刚才咱们上一场已经讲到了你的个性,你和最初的工作挫折,和心理挫折接触的时候,你这人会怎么应对?怎么去消化?

     邢佳栋:其实我简单说就是接受,就是您刚才说的接受,我特别赞同。我之所以有那么一段时间孤身一人在无亲无故的地方,之所以会有那样,现在反过头去说是挫折,也是因为我自己的性格,就是有很多事情就闷在自己心里面,挺闷的,其实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我自己的情绪。

     何东:怎么意思?

     邢佳栋:情绪。

     何东:什么情绪?

     邢佳栋:就是所有的情绪,就是可能有些事情,比如说或者没钱,经济上,或者事业上,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直接到了我面前的时候,如果说我保持冷静的情况下我会非常好的处理好这些问题,不管这件事情在别人看来不管是多么的不可理喻或者怎么样,但只要我保持冷静这个事情就会很好。只要我不保持冷静,或者是郁闷,焦虑,或者像我刚才说的很多事情闷在自己肚子里面,但是又无从去所谓发泄的话,我一直不觉得会有一个发泄,只是自己怎么去对待这个问题,后来我就闷在肚子里面,然后情绪,全都是情绪,最后终于有一天这个定时炸弹一下炸了,炸了以后就引来了我后面所谓的人生低谷,现在反过头想就是那种挫折。所以我认为我这个人最可怕的敌人是情绪,这种挫折和人生的低谷,我认为是自己的心理感受,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刚才老段说他现在反过头去想会很享受,但是当时不是,我至少当时不是,我当时在哈尔滨的时候一个人住在一个很大的办公室里面,早晨大家上班来了,下午五点钟大家都走了,我在哈尔滨一个亲人,一个朋友都没有,12月隆冬的哈尔滨我一个人住在办公室里面,双层窗户,漏这么大缝,躺在床上是穿上衣服盖上被子冷,然后后来想把衣服脱了盖在被子上还冷,暖气基本上没有温的,当时我会很想家,很想朋友,想同学,但是当时很郁闷,很挫折,但是没办法,我总不能说人不接受又能怎么着?是去自杀?只有这条路没有别的路了?不接受,你不在哈尔滨了,或者我不在哈尔滨,我挪到别的地方去,我同样会面对类似于这样的东西,你只能接受,人是这样的。

     所以最后既然只能接受那就是一种心理感受了,如何把自己的心里对待这种困难或者说挫折,其实我说低谷,高谷也是一样,如何把自己的心理能够很正常地、很冷静地面对这些东西,最好不要有情绪,情绪最害人了我觉得(笑)无论是大喜还是大悲,非常害人。

     何东:你有一点儿好像,你也不愿意求人,碰到难事。

     邢佳栋:谁都不愿意碰着难事,但是很少张嘴求人。

     何东:能自己解决就自己把它给消化掉了。

     邢佳栋:对,打小就这样,打小连我爸爸跟我说,你到邻居家,咱们家钳子还是什么东西,原来是邻居家把我们家钳子借走,一直没还,你到邻居家把咱们家钳子要回来,我不去,这种事我不愿意去(笑)我跟我爸爸说,咱买一个去不就完了嘛,轴,这人就是轴(笑)


    2楼2007-12-08 12:19
    回复
      何东:所以下边我就要问问佳栋了,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憋着,我以前问过张译,当你和张译,还有你们的兵跟着记者回到云南拍摄三班宿舍的时候,当时张译在那儿看着那个窗,你依然像是剧里的伍六一似的看着窗外,站了很久,我问你,你当时心里想什么呢?

       邢佳栋:其实您这个问题在传媒大学的时候有学生问过我,我当时确实说的是真话,我就回答了他,我当时心理感受,我站那儿不像演戏那样笔直的站着,其实我还是半靠在墙上,我虽然看窗外,但是当时我不知道张译在屋里面,我当时觉得真是时过境迁了,就这么恍惚一年就过去了,我当时想的东西跟《士兵突击》这个戏本身没有太多的关系,我只是在想这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也就在想这些。

       何东:心里有什么情绪?

       邢佳栋:当时很平静,怎么说呢?其实您刚才在问我这个问题之前不是说了那些吗,我一直在琢磨您之前说的那一大段话,就是个人能力跟这个社会的认可。

       何东:两回事,有能力和被社会认可,我后来发现是两回事,270篇稿子不理我。

       邢佳栋:还是接着您刚才说的当时有一种情绪,其实我刚才说完了上一段,回答您的问题之后,这个时候这段过程当中我也在想,其实我觉得对峙这个情绪,首先我想到的是这个情绪是不是我的,也跟您刚才说那个社会的认可,跟那个个人和社会的碰撞有关系,我在想您刚才在说的时候我就在想,其实这是个标准问题,包括许三多进入钢七连,连长和我,还有好多人都看不上他,其实是个标准问题。后来我发现其实每个人心里面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标准,然后只要是某一个人的标准跟这伙人的标准不同那个人就被摒弃了,所以我觉得钢七连有一个标准,那个标准不是许三多的标准,不是一开始许三多的标准,也不是邢佳栋的标准,其实后来连长在宿舍楼之前跟许三多在那儿踹垃圾筒那场戏,那场戏我觉得他把钢七连,以至于我本人心底的一些标准能够说出来,社会的这个标准还是通过我们很小的时候受到的一些道德上的教育,还是各方面的教育,才在我们脑子里面应验出来这种标准,而这种标准是不是真的确实是我们自己的呢?不见得,情绪也是基于自己的标准,和这个标准不符,这就迷茫产生了,或者在没搞懂到底为什么迷茫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失落,要是完全契合,或者甚至于外面一个大于自己的东西,把自己捧到一个荧光灯下的时候,那个时候情绪又来了,满足,骄傲,我觉得这种东西可能触动了一些可能咱们中国人说的,因为从小受的是儒家的教育,一些道德标准常识性的东西,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缺的不是诚实,缺的是那种可能是弹起来没什么用,就是说起来没什么实际效用的东西,是一种务虚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没有标准的,也可以说我自己的标准就是我的世界,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

       何东:说清楚了。


      3楼2007-12-08 12:20
      回复
        何东:现在扭一下这个话题,前边说了新兵排,草原五班,钢七连,现在说到老A部队,老A这个人特别有象征性,因为袁朗一来就宣布,就告诉他,你看他把许三多骗进去之前还没说,然后他告诉他,这个部队是万里挑一,当时万里挑一来了以后什么人来了,吴哲,还有那个少校,直接对抗,而且我注意到连许三多拿什么都当稻草的人他也不愤不愤的,这个段落我觉得在这个电视剧里非常有象征性,你不是牛嘛,你从新兵排,草原五班,钢七连这锅老汤过来了,到老A一般以为得涩,齐桓一出手你打回到零的位置上,因为无数人告诉我从零开始,我就发现你真让他从零开始他跟你急,所以我下边第一个要问的是想问佳栋,士兵8组里头有几个跟我比较熟,《士兵突击》播出以后跟我讲这么一个事,有一个记者,邢佳栋对张译去看两个孩子,然后说凭什么?现在我接触的社会也是问凭什么,但是都是反过来问的,好像天上馅饼就不砸到自己头上。这种话我听太多以后就很触动于邢佳栋说的这个话,包括我的博客里永远有年轻人向我求教,你有人生的药方吗?告诉我一个,我以后就全解决了。我从《士兵突击》里感觉到有一个特别深的印象,就是我感觉邢佳栋是一个意志力,自控能力都非常强的一个人,你这种自问就是凭什么的自问,是很久以来的,还是《士兵突击》以后才有的?

         邢佳栋:肯定是很久以来的,《士兵突击》在很久以来当中产生一个其实是个导火索,其实这事只是赶上《士兵突击》播了以后有很多人喜欢,然后给了我一个莫大的荣誉和喜爱,我当时基于这个条件问出来凭什么。其实之前所有的那些反面凭什么我也问过,还是觉得这事应该,从各方面考虑都已经应该是我的,或者不是我的时候,也没有到我这儿,反正就是正反两方面都有,我也问过凭什么,后来我发现那不是我自己想的,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我的了,就是所有的事方方面面条件都具备了,就已经应该是我的了,或者方方面面都具备了,已经不是我的了,那都不对,我还是凭什么方方面面都具备就应该是你的了,或者应该不是你的了。我其实说白了,我深深的想过这个问题,就是这个凭什么。

         我举个例子,首先一个文质彬彬的例子,很早以前在看《战争与和平》的时候,那个上将曾经对战争的爆发阐述,他说战争根本就不是两个国家或者两个军队依靠什么确实产生了某个争论,然后仅仅这两个原因打起来的。不是,可能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打群架,在那个桥底下,本来就打不起来,但是突然谁走火了就打起来了,所以太多原因了这种事。我之所以问这个凭什么,是当时我觉得我只是作为一个演员,从打进了实验话剧院开始,那个时候我们那个《纪念碑》的导演,当时他给我排戏的时候,包括一开始我一个电影学院毕业的人参加话剧排练,我当时心里面就有打鼓,但是经过那一段时间,我就简短说了,经过那段时间的排练我自己告诉我自己,其实这就是一个职业,演员就是一个职业,我还有个哥儿们也是搞电影的,他跟我说他的观点,他说干我们这行的就是个技术活儿,他说的更那个什么,他说就是个技术活。我左想右想,我说我这个职业跟毛纺厂的工人跟所有的,说白了没有任何不同,可是现在我们整个状况好像显得我们做演员的,或者做导演的,或者做编剧的,做文艺这行是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之下,所以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了,其实归根结底是一样的,我不是说标榜我自己的这种平等观念,其实我打心眼儿里边确实是这么想的。
        包括演员的横向比较也是一样,这个演员跟那个演员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因为形象或者气质各方面不同才产生后面的一些东西。所以我相信我还会一直对这个东西,还会再思考下去,因为我这个人比较较真,比较愿意闷着都在那儿想。 

         何东:而且你传染了我,从你那个话里我又掰出一句话来,就是凭什么,刚才高峰也讲这个事,哪儿哪儿没赶上,我一开始很无奈,很堵气,后来我在电脑上敲了一行字,接受一切不可改变的,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佳栋插话:这很好.)有些东西你努力吧,那个谁刚才讲了,转转转,有戏不让我拍,我没事了它没戏了。


        4楼2007-12-08 12:21
        回复
          主持人:问一下佳栋,这一点戏里还有你,作为一个老兵要进入最后这个,赶上这个东西,但是在最后给折掉了,筋就真的折掉了,你面目都是很狰狞的,许三多,你赶紧过去。《士兵突击》这段我看的是最多的,因为它跟我年龄有关系,人一生中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你如何评分你自己?

           邢佳栋:心有余而力不足。

           何东:我们还有心,但是有时候力量不足。

           邢佳栋:对,我明白,可以说现阶段的许三多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渐渐渐渐的这种情况已经几乎没有了,快没有了,可能还会偶然蹦出来,这是一种习惯思维,这种习性的思维下意识的,慢慢慢慢的会越来越少,以前不光是我,我周围的很多人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心里面会装着很大的梦想,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还是事业上的,包括情感上,爱情,包括家庭,包括亲情,都有很多东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最后我是这么想这个问题的,迷茫之所以迷茫,之所以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因为无知,是因为对自己心里面想要的那个东西不了解,以至于对对象不了解,翻过头来对自己的心也不了解,会产生无知,然后才会产生心有余力不足带来的一些失落。

           举一个特别简单的生活当中的例子,比如说我想要吃一顿美餐,我对那个美餐的认识,人和人的不一样,比如说要是对健康非常有了解的人,他会对那个东西特别了解,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然后紧接着后来他就发现其实那个东西并不是我们最需要的,其实自己这个内心对那个东西产生的想像,那种心里面所想要那些东西的梦想,其实是一种造作,那个不是真实的东西,很多人,我周围也有一些做生意的朋友非常有钱,现在我们很多物质生活比较低下的人们都会想,我要有大的房子,我要车什么什么这种东西,但是他现在的力量不够,他心有余力不足。我有很多做生意的朋友他们那些东西都有,但是他们还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呀?我曾经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就会困惑,我说为什么你们所要的东西跟他们所要的东西完全都是,后来发现这个东西跟物质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来我就想那是情感上的东西,亲情上的东西,后来同样的类比,也不是,后来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根本不是,这就是我们心里面那个梦想,其实跟我们心里面那个东西都是人们造作产生的,这是不了解,等了解了以后就会对这种心有余力不足看的很清楚,然后就会OK。


          5楼2007-12-08 12:21
          回复
            6楼2007-12-08 12:23
            回复
              不错~~


              7楼2008-03-10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