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吧友
@飞过_乌鸦 的点评,很精彩!
春风拂面花香浓,玉指折枝向面容。
疑是佳人脂粉浅,欲从桃花借点红。
女儿诗,诗风柔美,后两句用意巧妙,佳人借红以佳人衬桃花,突出桃花红粉之容,好评。前两句不佳,构境不精,差评。
园内风开几片痴,淡红娇小似当时。
怜卿不必通言语,自欠桃花一首诗。
(这首诗不太敢评啊,作者大手笔之人也!)首句一个痴字意境全出,细读几遍,笔外之意,似空谷回声,余音袅袅,意味隽永,不可多言。风字用的也是很妙,如果是我,可能简以‘吹’字弥之,可细想来‘风’字更照应‘园内’二字,一如‘风满楼’之意,比起吹字除了动态,更多了一种充实整个空间的意思在里面,可见作者炼字功夫之深!第二句实写桃花的同时于有意无意间为后文做了铺垫,意在笔先者也。第三局让我想起了【幽梦影】中一则,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怜爱美人当如此人,妙哉。末句朗声诵出,大有读太白诗之清丽洒脱,大丈夫语,君子语,此诗赠与桃花,安能使桃花再慕东君耶?
一绽人间皆作粉,争相匀面盼人歌。
此枝更胜前枝艳,君又知奴是哪棵?
除末句皆为平常语,末句有令人思摸之处。假使‘我’为‘君’此诗当为艳诗。假使‘我’为‘奴’此诗当为羞诗。妙极!读者请细品之,不做赘述。
病里人生浑似酒,东风催动木兰舟。
遥遥两岸惊春色,一树桃花万朵愁。
悲诗上品,立意新,不写桃花悦动,娇艳之美,却以自家愁绪写出桃花之愁,作者的雄浑笔力可见一斑。首句作情感铺垫,借杜诗【登高】,沉郁之息一笔带出。二句‘木兰舟’化用‘高楼不近木兰舟’隐晦地交代出背景,即苦情诗一则。末两句中‘惊’字堪妙,舟中之人病重饮酒,待兰舟行出许久,酒气渐醒,忽然发现满岸春色,熟不知此‘惊’是惊喜还是惊恐啊!一树桃花,读到这里停下,似乎还有可能作者想说满岸春色带来的是惊喜,可是接下来万朵愁三字一出,唉,无限惊恐啊,又到了这百花齐放,勃勃生机的春天,‘我’又如何安放我的愁绪呢,惊恐之意不言而喻。情感上的波澜起伏是本诗亮点。(刚才打字惊喜的发现,万朵愁不正是万多愁嘛,一语双关,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