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的假面吧 关注:142贴子:1,335
  • 10回复贴,共1

【转】8个被误读最深的名言警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古风遗韵吧


1楼2014-03-31 13:56回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是劝读书!    老师常用这句话激励你吧?其实大错特错!
    原文释义:鼓励人们抓紧时间玩乐,不要没事就埋头学习。
    原文出自《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有些“误读”最初是成心的,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直被许多人用于鼓舞学习者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但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养生主》,在这两句之后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傻得没边了啊。也就是说,这段话本来非但不是鼓励人们抓紧时间学习的,反倒恰恰是鼓励人们抓紧时间玩乐、不要没事就埋头学习的,很显然,最初利用这个典故的人出于自认为的善意,把这个原本的“偷懒格言”加以剪裁,包装成了“励志金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3-31 14:03
    收起回复
        言必信,行必果”不是夸人的!
        多少人拍着胸脯子说这句话啊!其实根本就不懂,这句话根本就不是夸人的!
      原文释义: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言必信、行必果”,现常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可这个典故最早的意思却不怎么样:《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却加上了“硁硁然小人哉”(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的评价。其实纵观全文,这个评价是有背景的——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认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称孝、乡党称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比上面两种人才逊色得多,但“抑亦可以为次”(也还是可以算稍差一等的人才),比被他鄙薄为“斗宵之人”(器量浅薄的废物)的“今之从政者”(当代官员),那还是强很多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3-31 14:07
      回复
            说你“铁中铮铮”不是好事儿
            如果有人说你“铁中铮铮”,先别高兴!好好看看是什么意思吧!
        原文释义: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
        此句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这种原本是有褒有贬、很有节制的称赞,却被后世误读为大事褒扬的典故为数不少,如“铁中铮铮”,如今常被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出众,但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系汉光武帝刘秀接受赤眉军投降时,认为赤眉军将领徐宣回答得体,所给的当面评价,全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这位徐宣投降后被“待以不死”,赏赐了一些田宅,稀里糊涂过完下半辈子,很显然,刘秀对此人的才能评价,也就不过如此,用这句话称赞他人的才能,对方如果明白典故出处,弄不好会给您个耳刮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3-31 14:09
        回复
             “不战而屈人之兵”究竟是啥意思?
              总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你以为你真的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原文释义: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
          这种望文生义并无大错,结合前后文就满拧的典故误读是很多的,比如《孙子兵法》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被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甚至认为孙子有“和平思想”,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还是世界上最早系统提出“因粮于地”(在敌占区筹措给养,说通俗点就是烧杀抢掠)的“总体战专家”。不过孙子兵法是一部哲学性很强的军事理论书籍,十三篇各自成篇,分别阐述军事哲学的不同侧面,上面这段话见于《谋攻篇》,谈得就是战争准备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在这里提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是顺理成章的——但硬把这几句单独拎出来,当作《孙子兵法》甚至孙武思想的内核,就有些扯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03-31 14:11
          回复
                “空穴来风”不是毫无依据
                这句话一直被理解为“毫无根据”的意思,其实却是恰恰相反!
            原文释义: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
                “空穴不来风”本意是“这事有点影子”,如今却被用作“空穴来风”,意思正好相反,“空穴来风”的准确含意是事出有因的意思呢!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
                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若怕用错,可将“空穴来风”同“未必无因”连用。例如,“说她对丈夫不忠,大概不是乱讲。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丈夫不在时她浓妆艳抹迎客送客,不是迹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4-03-31 14:13
            回复
                 “愚不可及”不是骂人
                  如果有人说你“愚不可及”,先别生气哦!因为这句话不是坏话!
              原文释义:装傻充愣的意思,指人为了逃避眼前不利局面而假装糊涂逃避责任。
                  现多为愚蠢之意,但原意却是装傻充愣的意思。
                  诗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原话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这滑头,国家有道时丫就展露智慧,国家无道时丫就装傻充愣。
                  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孔子的意思是: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国家政治开明,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很有见地的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可见难得糊涂早已成为政客们的一种权术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3-31 14:15
              回复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可惜“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便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度”就是度量、气度。
                原文释义:气量小的人称不上君子,肚量小的人不是丈夫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不应误解。”
                “无毒不丈夫”辨误 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成了行凶作恶或野心家、阴谋家的思想行为的“理论根据”,并以此作为他们下毒手的信条。 其实,这句话是以讹传讹而来,并非原句原意。它的正品是由“无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两句寓意深刻的对联式谚语组成的。意思是心胸狭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丈夫和君子。这里的“丈夫”,是指有远见卓识、胸怀宽广的“大丈夫”之意,“无度不丈夫”中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恰成“度量” 一词,其本意有如“宰相肚里可撑船”一词的意思。 后来,“无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这句话民谚在长期辗转流传中,音义皆变,结果以讹传讹,竟错成“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凶言恶语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4-03-31 14:18
                回复
                  因为《论语·阳货》中一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孔子便被认为歧视我们女性同胞,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大多数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个别人不相信这个大圣人会歧视女性。所以,即使是现代也还是有人在为孔子鸣不平,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自始至终给老夫子戴着一个意识形态的帽子,因此这些辩护的声音也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
                  《论语》中总共有19个“女”字,其中有18字通假“汝”字,意思是“你”。因此,有人认为这一句中的“女”字也应该做“汝”字解,但是“汝子”(你们这些人的意思)一词太过生硬,显然不是圣人应有的水平,那么这一句中的“女”字是现代汉语中的“女性”的意思吗?当然也不是。
                  古文有其特定的语法,纵观《论语》其中句式多用对偶。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样的对偶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也是这样的句子,从语法来看,这里的“女子”和“小人”应该是意思相近或者是相似的词汇,论语中“女子”只此一处,但是“小人”一词却用的很多,诸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在《论语》中“小人”一词与“君子”一词是意思相反的,那么和“小人”一词词义相近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人之阳曰男,人之阴曰女”,这里的“女”其实是一个形容词“阴性的”,组成“女子”一词引申为“内心阴险狡诈的人”。
                  那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意思就是,那些内心阴险狡诈、人格卑鄙龌龊的人是最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恨。所以,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是与女性无关。


                  16楼2014-03-31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