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五中初一九班吧 关注:7贴子:251
  • 4回复贴,共1

作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给DU


1楼2007-12-08 18:24回复
    1、审题。审题就是分析文章的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审题包括三方面内容(1)找出重点词,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也叫“题眼”,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之类。(2)搞清写作的范围和要求,即时间、地点、人称、数量、内容等限制范围。(3)弄明白是写人的,是记事的,还是状物、写景的。
     
     2、确定中心。记叙文总要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道理或表现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确,对社会上正确的现象加以歌颂,错误的现象给予批评。中心正确,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对此必须首先要注意。中心还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个中心,各方面内容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写。
     
     3、选择材料。作文的内容就是材料。写作文要紧扣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的,要少选或不选。所选的材料还要真实、具体,真实就是不凭空编造,不夸大也不缩小。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颖、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够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点。
     
     4、安排结构。所谓安排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安排。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文章的材料,常用以下这些方法安排:(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2)按时间顺序;(3)按空间的顺序;(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
     
     5、列提纲。提纲,是结文章的总体设计,具体包括:(1)文章的题目;(2)中心思想;(3)写作的顺序;(4)详写,略写的提示。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景和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活动一般是命题作文。
     
     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
     
     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3、注意写好活动中人物的感受。


    2楼2007-12-08 18:2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写作文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交流感情, 就不能使用假话、套话、大话、空话,它们也都算是废话吧。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不扎实,难免在叙述或描写中,常常使用重复、累赘的语言,以至产生逻辑或修辞方面的弊端。这些重复累赘的语言,也当属于废话之类,如同是作文肌体上的肿瘤,惟有将它们切除,才会使作文更加简洁而富有生气。

      此文例举的废话种种,都是在作文中屡见不鲜的。比如 “星期日,学校放假” 、“暑假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以上见《快乐作文》)、“每个星期都有星期天” 、“每个人都有姓名”(以上见《作文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作文报》)等等,纯属人人皆知的常识,显然是多余的废话。题为《快乐的星期天》的一篇作文,开头即有不少废话:“今天是星期天,我既不想去公园玩,又不想到同学们家去玩,而是在家里和弟弟、妹妹捉迷藏。”作者完全可以直抒胸臆,不必这样兜圈子,作文岂不更为简洁吗?

      凡作文中不够简洁之处,大都是废话导致的结果。“只有妈妈一个人能够打开并掌握我使用电脑的具体情况”,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即妈妈能够打开我的电脑,并掌握我使用它的具体情况。这里,暂不说句中动宾词语搭配不当的语法问题,其中既写了“只有妈妈能够打开”电脑,又何须再提“一个人”呢?再如“妈妈告诉我说”中的“告诉”已有“说”的意思,也该省略另一个动词“说”。同样地,明明写”赃水溅在身上”已简洁明了,而”溅起的赃水弄在身上”,多加了一个动词,反而显得重复拖沓。还有写人物对话,既是面对面听对方讲述,就不必有过渡句“听了某某的话”之类。以上例举的废话,俯拾即是,不一而足。

      学生作文中的废话,需要加以纠正,但却没有引起重视。《作文世界》“名师”推荐、评析的作文,也存在类似情况。贾老师评析的《写春联》(载 2000年第5期)中“门外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鞭炮声”,以及同期的《陪伴孤独的外婆》中“没有人陪她聊天,没有人陪她说话”,“爆竹声”与“鞭炮声”、“聊天”与“说话”都是同义词,究竟何以重复出现呢?“东广周日作文”栏推荐的《妈妈的变化》中的“我们大家都欣慰、欣喜、欣然地笑了”,“我们”、“大家”似该任选其一,而“欣慰、欣喜、欣然”按《现代汉语词典》都作“愉快地、喜欢而心安、快乐”解释,似也不该在此叠加,是否显得有哗众取宠之嫌呢?

      作文除了要杜绝假话、套话、大话、空话之外,也要少点废话。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至少在使用语言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而使用语言是学写作文的基本功,可不能轻视它呵!


      3楼2007-12-08 18:26
      回复
        记叙文首先应该把握住记叙文的文体,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叙述和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里面主要涉及的是写人、记事、背景、赞物这样四种。从理念的中考情况看,记叙文主要是阅读写人的,记事的为多。真正的中考里面涉及到记叙文里面的写景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因为理解写景的文章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是要界定清楚文体,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分类。 

          第二,要知道记叙文的要素。我们知道记叙文有六个要素,从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阅读记叙文的时候,第一就是在能够辨识文体的情况下,确定这就是一篇记叙文,当然有的时候为了降低阅读难度,人家直接告诉你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提示,自己首先要确认这是一篇记叙文,这样的情况下,自己通读全篇,把握主要的内容。通读全篇,把握主要的内容是就这篇文章的框架谈的,有一个大框架,这篇文章大体上在议什么事,在写什么人。 

          写人的文章和记事的文章,有时候有一些交叉,但是要看它的落脚点。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如果说这篇文章就是记事的文章,我们落脚点往哪儿靠呢?就是这篇文章到底通过所记叙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掌握到这种程度,就可以把题干中的题带到原文当中去。下面就是审题干,把题干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老师命题的时候,这个题干的内容在原文当中什么地方出现的,在原文当中标志出来,然后就可以找到一个有效的阅读区间。根据这个阅读区间所给的内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做回答。回答完毕以后,再一次看题干,这样,自己的理解一般的来讲不会有失偏颇。


        7楼2007-12-08 18:29
        回复
          把上面的全连起来


          9楼2007-12-08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