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色天空吧 关注:3贴子:160
  • 2回复贴,共1
辉煌锦年——读《爱与痛的边缘》有感
看到后记时,我再也忍不住了,一股股充满悲伤的情绪卷席了我的整个秋天。昨天海叶看了第一张后说:我都想死了,他写得太悲伤了。我惊讶得看着她,“怎么会?他写得很灿烂呀。”现在才发现,海叶是敏感的人,而我是迟钝的人。她敏锐的察觉到,小四正以他特有的方式,拿着棒棒糖,戴着有毛球的绒线帽,无比灿烂地微小的,一步步地把作者引入他所设下的谜局中。正当我们好奇地走进去环顾四周有花有草有树木时,他在背后重重地关上了大门。于是一切都暗了下去。
海叶属于看到拐卖人口马上逃开的,大部分人属于看到小四关上门后大呼上当的,而我属于小四关上门后还在里面兴致勃勃地捉蝴蝶的。
结果蝴蝶飞了,我也狠狠得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小四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我饶有兴致地把他所有的忧伤收集起来,再从中挑出明媚把它们扔掉。于是我注定疼痛。
爱与痛的边缘。我十分喜欢的书名。因为在爱的同时,也逃避不掉青春特有的痛。
看到后记时,我突然觉得无比的忧伤。完了么?一本书就完了?16万字,两天就结束了么?我扔掉书,内心惶然地不安起来。
书上说:一个人注定要有一个人的战争,而且这种战胜必然孤军奋战。小四的战争在三月一触即发,那个莺飞草长的春天。而我的战争,不可抑制的爆发在九月萧索的秋天。
一个预示重生,一个走向死亡。这是不灭的事实。
九月的整整一个月,30天,我的头生生的疼了30天,而且毫无缘由。这一个月,我开始思考过去和未来,开始思考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这一追溯,便再没有了最初的勇气。我回首自己一路厮杀到现在的14岁,便越发觉得无力。事实上我已经不记得我10岁以前的事了,而对于十岁的记忆也只有一件。那一年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小学同学集体打雪仗。男生一拨,女生一拨。雪花漫天,铺天盖地的,重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肩上,以及笑脸上,沉甸甸的。只记得回家时已经是暮色四合了,我和住在附近的同学小颖一起回家。我的头发上的雪已经结成了冰,羽绒服里灌满了冰凉刺骨的雪水,可是我却从没觉得冷。
那是个扬花飘絮的年代,那样不被痛楚萦绕的岁月让我刻骨铭心。
过去被世代传唱的繁荣与苍凉,都在白驹过隙间,被风带走了。只留下一串残缺的记忆,和一地黯然失色的碎片。
那些夏天不曾到来。
我记得当时我咧着嘴对小颖说,真想再有那样的冬天。
黑暗里小颖的脸在路灯下有些孤寂,她扬着脸对我说,总会有吧。
那天看到她在她家楼底下遛狗,妈妈说,是小颖。
我冲妈妈挥了挥手说,快走吧,我累着呢。
这样烦躁的秋天,一场场连绵不绝的秋雨道破了漫漫夏日的宁静。古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确是这样。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温度急剧下降,水银柱上显示的数字让人惊心动魄。只要到了冬天,每天早晨我都要手脚冰凉的抵达学校。
我觉得我逐渐变成一个冷血的人。手脚永远是冰凉的。我已经可以想象有一天从伤口暴露的部分看到鲜艳的绿色血液。冬天就是我的恶梦。妈妈看了我的文章后叹着气很担心得看着我说,你怎么会那么难过呢?你在烦恼什么?
我一字一顿面无表情地说,如果一个人,在一篇很烂的文章里,说自己热爱文字,结果地了很高的分数。而我这个可以为了一篇文章熬夜不睡觉的人,却只能默默的收起作文纸不敢张扬分数,还有天理么?中国文坛还有戏么?
妈妈说:他们热爱的是写作文,而你热爱的写作。
我蓦地领悟到妈妈口中所谓的“写作”与“写作文”的差异,我转过身默默地哭了,然后拿起桌子上的眼药水往眼睛里挤了几滴,再转过头冲妈妈笑。
我热爱写作。我热爱用双手把漂亮的文字堆积起来,再像欣赏艺术片一样摆着看。文字本身是毫无美感的,但是把它们叠加在一起那韵味就出来了,这就是中国字博大精深的根本之所在,不是26个字母所能表达的。
我觉得我像一个年迈的老人,以平静的语气叙述他平生的故事,让听者心中波澜壮阔。我拿起笔写东西,感觉像是要把自己内心所有的感情倾斜出来,一点点地挖空,贻尽,最后也只剩下一颗七窍琉璃心。
我不适合当作家,当我憋出两片并不精彩的短篇小说而又遭到退稿时我得出了这个结论。我没有想象力,这是一个作家致命的弱点。它像一把明晃晃的刀直接的刺在我的心脏上,一招毙命。
可是我还是在享受文字带给带给我的快乐,我感谢上天送给我一支笔,让我写下我所看到的整个世界。



1楼2007-12-08 20:56回复
    • 211.160.80.*
    Enjoy.


    2楼2007-12-14 22:18
    回复
      • 211.160.80.*
      我知道你会把与(比你伟大一点点的)我有关的文章放在第一个的,哈哈~致顶得了~


      3楼2007-12-14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