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乱贴吧 关注:0贴子:161

数一数历史上的诸多美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此处资料精心的收集是没有考证过的,仅供娱乐
请大家多多包涵,欢迎补充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4-05 16:29回复
    1
    卫武公,姓姬名和,春秋朝歌人,卫国第十一代国君。虽然我们的卫大帅哥杀兄夺位,但在位55年期间,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兴办牧业,政通人和,百姓和集。还作了首诗“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不失为一位好国君。
       我们如何看出卫武公是位帅哥?史册上没有记录他的外貌,但是诗经上有。《诗经.国风.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翻译过来就是: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真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哇,这位君子性情稳重尔雅,举止庸容高华。性情如骨般硬朗,如象牙般高贵,如玉般光洁,如石般坚定不移。举手投足之间,丰神俊朗,如金锡圭玉白璧般流光溢彩。单有外貌是不行滴,尤其是作为国君来讲,还要有内涵才行滴。我们的卫大帅哥就是一个美贤国君!
    复原图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4-04-05 16:31
    回复
      2
      公孙衍,本姓姬,字子都,春秋初期郑国的宗族子弟。《东周列国志》描述子都:“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孟子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这话是孟子说的,孟子啊!孟子是圣人,连圣人都说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子都美,不知道子都美的人是没有眼。当时“春秋第一美男子”的称号非子都莫属!
         《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当时郑国少女们都以能见到那位帅名满全国的子都为荣,为了能见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几个小时。全国女子都是子都的粉丝啊!当然不排除还有一些暗恋他的男子。
         子都还是一位少年将军,武艺高强,善骑射。同时为人心胸狭隘、心狠手辣,简单来讲就是小气得很。
         话说郑庄公联络齐国和鲁国,准备攻打许国。郑庄公大阅兵马,为了鼓舞士气,做了一面长三丈三尺,旗面宽一丈二尺,上面镶着24个缀金铃的“奉天讨逆”大旗。郑庄公在校场上宣布,有能够举着大旗,奔走如常者,谁就担当先锋的重任。大将瑕叔盈自告奋勇,举着旗帜向前走三步,又退后三步,然后把旗插入车中,博得满堂喝彩。大将颖考叔说,举举有什么稀奇,我能舞!说着,他把大旗拿在手里,象杂耍一般舞起来,大家看得惊心动魄。庄公大喜,赞曰:真是一员虎将啊!就让你当先锋吧。站在旁边的美男子公孙阏。他觉得庄公太抬举颖考叔了,于是大步走上前说:难道就你能舞,我不能舞?考叔见他来势凶猛,于是驾着车,扛着旗跑了。公孙阏大怒,拿起自己的方天画戟,追了出去。“别追了。”庄公下令,当即将“车霸”给了考叔,令他为先锋大将,先行率军会合鲁齐二国军队,进攻许国。“哼。”子都气得眼都红了。后来在攻打许国的时候两人奋勇争先。眼看功劳被颖考叔抢了去,他老人家成为第一个登上城楼的时候。公孙阏一怒之下,乘乱给了颖考叔一箭,射死了这位大功臣。成语“暗箭伤人”就来自这里。
         后来据说郑庄公要彻查此事,还找到回来天天举行迷信活动,诅咒那个射杀颖考叔的人。再后来不知道怎么子都就自动承认是他放的箭,然后不知道怎么就死,据说是自杀,据说是病死。
         于是天下第一美男就这样香消玉殒。据说子都下葬时,全郑国的美女都来了,甚至楚国、晋国、秦国的美女都来。
      复原图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4-04-05 16:32
      回复
        3
        弥子瑕,姓弥名瑕,春秋时期卫国的嬖大夫。因为他姓弥,大家喜欢叫他弥子,名瑕,叫着叫着就变成“弥子瑕”。
          昔日,弥子瑕是卫灵公臣子,卫灵公宠爱弥子瑕。当时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连夜把消息告诉了他,为了尽快赶回家,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驾着君王马车回家。后来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呵!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某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游果园。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蜜桃,咬着吃了起来。当他吃到一半的时候,想起了身边的卫王。弥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递给卫王,让他同享。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弥子瑕吃剩的桃子。还称赞说:“你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
            弥子瑕年纪大了后,容颜没有之前好看,卫灵公对他的爱变淡了,稍有得罪卫灵公时,卫灵公不再像过去那样去迁就他,还要历数弥子瑕过去的不是:“过去曾擅自动用我的车子;把没吃完的桃子给我吃。”
            弥子瑕的言行举止从来没有变过,和当初一样。之前的行为被称贤,之后却获罪,是因为卫灵公对他的喜爱变了。弥子瑕何其无奈也!再次证明伴君如伴虎啊!帝王薄情啊!
           当初卫灵公对弥子瑕的宠爱,可以肯定弥子瑕是卫国一大美男子。“余桃”典故来源于他和卫灵公的故事。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14-04-05 16:35
        回复
          4
          安陵君,春秋人,姓啥名啥不详,与楚共王是一对。据说安陵君贵族出身,有文化,有修养,而且精于世道,很会做人。少年时俊美可人,青年后潇洒诱人,学识渊博,性格沉稳。
             安陵君深受楚共王的宠爱,某日,谋士江乙劝导安陵君说:“您在楚国没有一寸封地,也不是皇亲国戚,却身居高位,享受厚禄,楚国的民众见到你,都要必恭必敬地向你行礼跪拜,这是为什么呢?”安陵君说:“那是大王抬举我,不然我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地位。”江乙说:“因为钱财而结交的人,钱财没了,交情也就没了;因为美色而交往的人,当美色衰退,爱情也就变质了,所以有爱妾床上的席子还没睡破就被遗弃,宠臣的马车还没用坏就被罢黜的事情。现在您独揽楚国的权势,却没有可以与楚王结成深交的东西,我很替你担心。”安陵君说:“那我该怎么办呢?”江乙说:“希望您向楚王请求随他而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必然得到楚国长期的尊重。”安陵君说:“谨遵先生教导。”然而接下来的三年,安陵君都没有任何行动,江乙沉不住气了,再次拜见安陵君说:“我为您谋划的事情,怎么到现在还不见您行动呢?既然您不采纳我的计策,从此我也不敢再拜见您了。” 安陵君说:“我实在不敢忘记先生的教导,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后来有一天,楚共王到云梦山游猎,车马成群结队,声势浩大,篝火烧得天空像起了彩虹,而动物的咆哮声像雷霆闪电。突然有一头犀牛发了狂似的朝车轮横冲过来,只见楚共王拉弓搭箭,一箭便射死了犀牛。楚共王拔起插在路边的一根旗杆,接住犀牛的头,仰天大笑。楚共王说:“今天实在是畅快了,要是百年之后,我还能和谁一起享受这种快乐呢?”安陵君立时泪流满面,上前对楚共王说:“我在宫内和大王同坐席,出外则和大王同车乘,大王百年之后,我愿随同大王死,在黄泉之下也做大王的垫席,不让蝼蚁侵害您,更何况一起享受这种快乐呢?”楚共王听了内心大为震动,于是正式册封他为安陵君。这就是“安陵之好”的来源啦!看来安陵君是个挺有计谋的人。
             阮籍诗曰:“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宿昔同衾裳。”连阮籍这美男子也这样称赞安陵君和龙阳君,可见他们二人的美貌可谓倾倒众生啊!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4-04-05 16:35
          回复
            8)
            宋朝(真的是人名)
            宋国的公子朝。其余不详,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啊!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只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虽然这句算不上对公子朝的称赞,不过看出了他的美。
               公子朝,美男是美男,但是人品就不咋的!据说卫灵公的美貌动于天下夫人南子和公子朝的青梅竹马,两人相爱,但是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同时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得宠于灵公,暗地里都和南子私通。公子朝怕私通之事泄露,就勾结了一帮人作乱,逐把卫灵公逐出卫国。后来卫灵公复国登位,公子朝只好和南子出奔晋国。可是卫灵公还恋爱着公子朝,就以母后想念儿媳妇南子为由,把公子朝召回卫国。这三角关系复杂得很啊!卫灵公,估计你年轻三十年的话,胜算会大些。话说卫灵公,你不是有弥子瑕了吗?还那么贪心!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8楼2014-04-05 16:39
            回复
              (11)
              潘章,战国时期人。潘章少有美容仪,时人竞慕之。楚国王仲先闻其名,来求其友,因愿同学。一见相爱,情若夫妇,便同衾枕,交好无已。后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于罗浮山。冢上忽生一树,柯条枝叶,无不相抱。时人异之,号为共枕树。哇!模范夫夫啊!
                 翻译过来就是:潘章长得眉清目秀,非常漂亮,当时的人都特别爱慕他。楚国公子仲先早就听说过他,找到他诉说自己想和他交朋友,而且还与他一同求学。他们一见钟情,像夫妻一样,食则同桌,睡则同床。若干年以后,他们竟在同一天死亡。家里人很是哀伤,把他两人合葬在罗浮山。他们合葬的坟墓上忽然长出一棵树,所有的树干、树枝和树叶都相互搂抱着纠缠在一起。人们感到惊异,给其起名“共枕树”。

              (12)
              邹忌,战国时齐国大臣,齐威王的相国,封于下邳,称成侯。
                关于他的美貌,《战国策》里记载“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说他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他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国力渐强。时势造就英雄,邹忌有才华有才干,大度颇有君子风范.是齐威王的得力助手,帮助他持政,出谋划策.后孙膑、田忌威望提高,邹忌因担心相位不稳而置田忌于死地。《邹忌讽齐王纳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话说里面邹忌自己提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里面还有一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看来城北徐公是比邹忌更美的男子。

              (13)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晚期楚鄢郢人,相传是屈原的弟子,好辞赋,是屈原之后辞赋家,“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都出自他。
                宋玉虽美,但仕途之路就比较坎坷,侍奉楚顷襄王和楚考烈王,最高职位也就是议政大夫,还经常被冷遇。
                 通常史书对人外貌的貌似比较少,加上宋玉没有特别出色的政绩,史官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的。不过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那里看出宋玉的美貌。里面记载: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叫“登徒子”的人在楚王前讲宋玉的坏话,说宋玉长是长得美,善于言词辨,但很好色千万不能让他进宫啊!宋玉反驳,说我隔壁那个绝色大美女,在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我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我好色。又说登徒子妻子是个那么丑陋的妇女,都生有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当然,楚王相信的是宋玉。帅哥说的话总有说服力嘛!
                 宋大帅哥在仕途上没有啥进展,但在文坛上就那个出色啊!其作品文字华丽,对事物刻画入微,在屈原骚体的基础上变化出一种新体裁----赋。自他的《九辩》一出,自古文人便有悲秋一说。那个影像深远啊!悲秋就是我们的宋大帅哥带头的,秋天何其无辜啊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04-05 16:41
              收起回复
                (18)
                籍孺,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帝刘邦所宠幸的宦官,是绝色男宠。
                   高祖时有籍孺。以婉媚贵幸,与上同卧起。有疾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樊哙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籍孺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和惫也!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上笑而起。高帝宠幸,盖止一籍孺矣。

                (19)
                李延年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在宫内管犬,其“性知音,善歌舞”, 曾在武帝前演唱《佳人难再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将妹妹推荐给汉武帝,汉武帝把他妹妹封为嫔妃后李延年更加得宠被封为乐府协律督尉,“佩两千石印授,而与上卧起”。他妹妹就是著名的美貌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后来,由于李夫人早卒,李家渐渐失宠,更由于李广利降匈奴,李季奸乱后宫,李氏家族包括延年在内都被汉武帝诛杀。
                   李延年是当时能歌善舞,是乐师又是舞者,古代能成为乐师舞者的都要貌美,何况他更是汉武帝的男宠,肯定是一个美男子。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4-04-05 16:45
                回复
                  (20)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族,蜀郡人。西汉大辞赋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最为众人熟悉,他凭着一曲《凤求凰》令卓文君倾心,夜逃与之私奔,过了一段恩恩爱爱的生活。后来,他终究是负了卓文君。
                    说到他的俊美,只有《美人赋》里提到,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赞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从邹阳那段话看来司马相如是个貌美而有才情的男子!
                     顺便一提,“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的巨大历史以及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传至于今日。OIZ

                  (21)
                  冯子都,名殷,字子都,西汉长安人。
                     "大将军霍光监奴冯子都,有殊色,光爱幸之,常与计事,颇浃,权倾都邑。后人为语曰:“昔有霍家奴,型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光卒,显寡居,与子都乱。
                     冯子都是西汉权臣霍光的宠奴,有美好的姿色,受霍光的宠爱。常与计事,朝廷百官争与交结,卑身服事。霍光死,妻显寡居,常与之淫乱。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话说我从来没有想过霍光居然都有男宠。汉朝的民风好开放啊!

                  霍去病,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人,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
                    霍去病十七岁时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十九岁是被任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霍去病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战神”。二十三岁,“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史书上没有记载霍去病的相貌,但在我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个英俊的少年将军!(这是偶的私心
                  (22)
                  张放,长安人。
                     富平侯张放者,大司马安世曾孙也。母敬武公主。鸿嘉中,汉成帝欲尊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放以公主子,少年殊丽,性开敏,得幸上。放取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两宫使者,冠盖不绝,赏赐以千万数。放为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幕府,仪比将军。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常从为微行出游,北至甘泉,南至长阳五,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是时上诸舅皆害其宠,白太后。太后以上春秋富,动作不节,甚以咎放。于是丞相宣,御史大夫方进,以灾异奏:“放骄蹇纵恣,奢淫不制,请免归国。”上不得已,左迁放为北地都尉。数月,复征入侍中。太后以放为言,出为天水属国都尉。永始、元延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放,玺书劳问不绝。居岁余,征放归第视母公主疾。数月,主有二出放为河东都尉。上虽爱放,然上迫太后,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后复征为侍中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岁余,丞相方进复奏效,上不得已,免放,赐钱五百万,遣就国。数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张放身居富平侯,他的曾祖父是大司马,他的母亲是公主之女。他年少英俊,而且聪敏,为成帝所宠幸,皇后的侄女嫁给他,婚礼铺张华丽,金赐赏以千万计。他除了和成帝“同卧起”外,并且经常一起微服出行。后来引起许多贵族的忌恨,在太后面前进谮,以致太后将张放逐出宫廷,放逐至远地。成帝与张放涕泣而别,因为思念不已,常写信给张放,从未间绝。后来,成帝将张放召回来任光禄大夫,丞相又进谏,成帝逼不得已把张放放逐。几个月后成帝驾崩,张放因思慕成帝而哭泣至死。
                     ORZ,看赵飞燕那故事,不觉得成帝是一个这么长情的人!敢情他后宫众多,最爱的其实是张放?因为思念之深,所以纵情声色?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4楼2014-04-05 16:46
                  回复
                    29
                    程昱——美须髯
                      三国时魏国名臣,字仲德,长八尺三寸(191厘米),美须髯(眉清目秀,这帅哥美则美,但是留胡子)。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IP属地:广东17楼2014-04-05 16:50
                    回复
                      31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对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崔琰在给杨训的书信中写道“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认为此句有不逊之意,因而将崔琰下狱,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赐死。
                        崔琰幼年质朴木讷,喜爱剑术、武艺。二十三岁时,乡里举他为正,才感奋而读《论语》、《韩诗》。二十九岁时,结交公孙方等人,在郑玄处读书。不到一年,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郑玄和门人到不其山避难。那时,粮食缺乏,郑玄就把学生都辞掉。崔琰被遣送之后,因盗寇充斥,往西的道路也不通,于是专捡荒野的路,绕经青州、徐州、茺州、豫州,东下寿春,南至长江、太湖。自从离家之后,四年才回到故乡,以弹琴读书作为消遣。(帅哥真有情趣啊!)
                        崔琰的外貌在《三国志》里有描述:声姿高,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又是一个留胡子的帅哥)关于崔琰最为人熟知的故事就是“床头捉刀”了。话说曹操要会见匈奴使者,觉得自己相貌太差,怕有损国体。便让崔琰扮作自己去接见匈奴使者,自己则扮作拿刀护卫站在崔琰旁边。会见过后,曹操派人去询问匈奴使者对曹操的印象,使者说“曹操相貌不凡,古今罕有,但站在他傍边的侍卫才是真正的英雄”。崔琰以一人之仪表,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他的容貌由此可见一斑。《三国志》一向是惜墨如金,但对崔琰的外貌却不惜以大段篇幅来描绘。在中国古代,对帅哥的评定标准首先是有一把好胡子,小白脸在当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崔琰须长四尺,很符合这个标准,是个名副其实传统型帅哥。
                        后人有赞曰:“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十二》中:崔琰高格最优,鲍勋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大雅贵“既明且哲”,虞书尚“直而能温,自非兼才,畴克备诸!
                       
                       


                      IP属地:广东20楼2014-04-05 16:56
                      回复
                        32
                        周瑜——三国第一美男子
                          终于到我们的周郎周大帅哥了!
                          周瑜不但是在三国中“帅名昭著”,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帅名远扬”。古代称帅哥为“郎”,因此江南之人都称周瑜为“周郎”,这个称号响亮大气,也恰如其分。周瑜通音律,好琴瑟,有“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话传世,由此可见周郎是才貌双全呀。与《广陵散》并称当时的《长河吟》相传就是为周瑜所作。周郎三杯薄醉后,如果发现有人弹错了,就一定能听出来,听出来也罢了,还要一定回头看。可见周郎雅擅音乐造诣极高。
                          周瑜,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汉太尉。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美姿貌”《吴地记》),志向远大。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后来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
                          在《三国志》里孙权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孙策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史上对周郎的外貌描述主要在陈寿《三国志》“长壮有姿貌”,陆广微《吴地记》“美姿貌”,萧常《续后汉书》“美丰仪”,许嵩《建康实录》“少有姿貌”。呀呀呀!这样描述还不是一个大帅哥,是什么!!


                        IP属地:广东21楼2014-04-05 16:57
                        回复
                          33
                          卫玠,表字叔宝。关于卫玠的美,《晋书》里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他为人喜怒不表于形,总之是个面无表情的玉人。这孩子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洛阳居民倾城而出,夹道观看小璧人。可这玉人特爱开口。当时风气最盛行清谈:手里拿个麈尾模样悠雅地侃侃而谈。刚开始时,“清谈”主要谈老庄之道,还有点哲学氛围,后来变成了天南海北乱侃,比如谈论人家的长相和行为(两晋美男子多出名,也有这方面原因)。爹妈怕卫玠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政治问题太敏感,最好避开,就限制他说话,真叫人吃不消。(我们有时候对着进不去的BBS也时不时会唉声叹气一翻)
                          八王之乱把西晋政权闹成一锅糨糊,胡人势力乘机进入中原,天下大乱。卫玠费尽口舌说动母亲南下。他兄弟不肯走,后来死在匈奴人手上。他们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汉),妻乐氏经不住旅途疲惫,死去(热死了?)。征南将军山简赶快来抢这个钻石王老五,把爱女嫁给他。卫玠带上新妇又往东行,来到了大将军王敦镇守的豫章(今南昌)

                          王敦见他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很是器重。卫玠并不买帐,他感觉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乱,不可依附,于是再次转移,投奔东晋都城建业(今南京)。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江东人士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这个典故就是《世说新语》中的“看杀卫玠”。(所以我们的fans在追星的时候都应该斯文一点,小心把偶像给看死了)
                          卫玠一生,没在政治上兴风做浪,没为中国文艺或科技的发展做贡献,军事方面更是碰也没碰过。这么个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可见“美男子”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传记里反反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俊美,二是会嚼舌头。(前后一串,倒是挺适合做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
                          一千多年前的卫玠同样舌头痒痒,一遇机会,定要冒两句,使听众个个惊叹。清谈高手王澄(小名平子)对卫玠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人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卫玠会说,脑瓜也明智,看得准形势,懂得保身避祸,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
                          顺便再八卦一下,你们知道卫帅锅爱好什么?驯牛(这个囧),烹调(居家好男人),纺棉纱(喷)。他在家无聊的时候,专门在书房开辟一角,数月不打扫,然后看老鼠在灰尘上跑来跑去……再无聊的话,就是采集茶叶,收集昆虫翅膀(帅锅的大脑结构……果然异于常人)。      他老婆也是个杯具,叫乐氏(不是乐百氏)。乐氏的老爹名士乐广,也是个鼎鼎大名的美男子。于是当时群众(十有八九是同人女)就说了,你老爹有“冰清之资”,你老公有“玉润之望”,他俩才是真正的绝配啊。弦外之音就是你真多余,赶紧闪边儿呆着去。可怜的乐氏,就这样被hll地炮灰了。


                          IP属地:广东23楼2014-04-05 17:08
                          回复


                            IP属地:广东29楼2014-04-05 17:38
                            回复
                              44
                              贺兰敏之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人纷纷应始知。    童鞋们,此篇在阅读之前lz善意提醒,贺兰娃是个重口味帅锅,雷倒者后果自负(被pia~~~~)。    贺兰敏之,男,字常住,唐朝人。人称大唐第一妖孽(震撼吧)。贺兰童鞋的老娘是女皇武则天的姐姐,外婆是大唐号称荣国夫人的杨氏,可见贺兰童鞋是出身贵族。而贺兰这个姓也属鲜卑族后裔,因此可以说荷兰童鞋是个混血大帅锅。出身好,又是帅锅,这得多好的rp才能修来的福分啊。    但是!老天爷他是公平的!你帅,你享受荣华富贵,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lz前面为什么提起贺兰娃的外婆杨氏?那是有原因的(废话)。贺兰娃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显出个绝代风华的帅锅胚子,老外婆杨氏看在眼里,yy在心里,终于按捺不住变成了狼外婆,把美貌的贺兰娃给吞了(泪奔,真他xx的老牛吃嫩草哇)。那时,狼外婆杨氏88岁高龄。    这场xx的婆孙恋(要喷就喷吧)对当时年纪还小的贺兰娃性格塑造起了决定性作用。不然,你以为妖孽是怎么生出来的?他才华横溢出身高贵,都挡不了那股从内心扭曲出来的妖孽!    这还不算什么。贺兰娃有个妹妹叫荷兰敏月,敏月和他老娘都是美女,高宗(武则天她正牌老公)这家伙是个色鬼,母女俩他都爱,都想霸占。御姐武则天怒了,丫有没有夫德?!于是偷偷给两人投毒,把贺兰娃的妹妹和老娘给毒死了。可怜的敏之不过一日的时间连着失去两个亲人,扑上去大声嚎哭不止,口中念叨,不对啊,这事情不对啊!武则天一听,不满道,这娃竟然怀疑我!(可不就是你造的孽啊)从此就开始讨厌贺兰帅锅了。   贺兰娃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是谁杀了老娘和妹妹。他恨,他怨,可那是大唐盛世高高在上的女王啊,那是一个他再美再有才也杀不了的女人啊。于是他开始变相报复。    正史用四个字概括了贺兰童鞋的行径:挟爱佻横。贺兰童鞋桀骜不驯,满腔怒火化成了实际行动:你不是杀我亲人吗?我杀不了你,我也可以毁了你的亲人啊!我把姓李的姓武的所有皇族女人都勾引遍了,跟她们通奸败坏她们名声,伤她们心让她们被我捏在手心里,你能拿我怎么地?武则天你个歹毒女人,你能拿我怎么地?!!我就是tmd传说中让人万劫不复的妖孽!    桃色新闻就这样一件接一件地层出不穷。从12岁的太平公主到太子李弘即将迎娶的貌美未婚妻,从侍女到太子妃,他无一不染指,纵情声色,也将自己的放荡事迹演绎到最高潮。他为了挑衅女王,连自己的性命搭进去也在所不惜。最终,贺兰帅锅被女王武则天数出十多条罪状,流放岭南。女王大概觉得还不够解气,又命人在流放途中将他刺杀(狠心啊)。    纵观贺兰帅锅一生,那就是生长在帝王之家的杯具。美色毁了他的少年时代,而武则天又毁了他生活中最后的一块净土。一个人扭曲变态不可怕,但是如果他连心底最后一丝希望都被毁掉,只剩下绝望,那就真的玩完了。贺兰童鞋这大唐第一妖孽的名号,可以说也算是这个帅锅一生的写照吧。


                              IP属地:广东36楼2014-04-05 1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