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43,932贴子:104,601,353
  • 5回复贴,共1

陕西公祭轩辕黄帝 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陕西公祭轩辕黄帝 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2014年04月05日 19:5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陕西公祭轩辕黄帝港台同胞反响热烈
新华网西安4月5日电(记者李树峰 冯国)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大典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的代表以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部分受访同胞表示,祭祀大典让自己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上午9时50分,当再现黄帝乘龙归天情景的巨龙腾空而起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来自台湾的黄茂铭刻意强调自己姓黄,是“黄帝的子孙”。“来到祭祖现场,才真正感受到慎终追远的感觉。”他告诉记者,自己来大陆很多次,能深刻感受到这些年来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
来自台湾屏东县的颜金成是台湾原住民祭祀团的团长,共有16位来自台东、屏东等地的原住民来参加此次祭祀活动。颜金成说,通过祭祀大典,他感受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重,自己也很受感动。
潘裕隆也来自屏东县,是排湾族人。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台湾原住民,但从小就接触中华文化,“祭祀大典非常有意义”。
香港人杨豪第一次来参加祭祀活动,在采访中,他重复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没想到”和“震撼”。“完全想象不到,说不出来,就是很感动”,他说,亲身参加祭祀大典,自己能强烈感受到参加者对祖先的怀念和追思。
香港人王联章是香港18人观光团的团长,他戏称自己的团队是“十八罗汉祭黄陵”。“很振奋、很兴奋,很感动,很感恩。”他说,祭祀大典让自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香港和内地根连根,心连心”,王联章说,“希望更多香港人来参加祭祀大典,他们肯定会感动。”
香港艺术家林鸣岗是第一次来黄帝陵,也是第一次参加祭祀大典。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席地而坐,认认真真地描绘轩辕庙里的黄帝手植柏树。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林鸣岗说,“我在国外漂泊几十年,来到这里有回到家的感觉。”据他介绍,香港艺术家代表团共11人参加祭祀大典,“大家都很激动”。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看完大典我特别感动。”香港艺术家代表团成员陈锦华说,“香港和内地有着共同的传统和文化,两地一定会越走越近。”


1楼2014-04-05 22:16回复
    坐前排是一件很害羞的事。width="30" height="30" changedsize="false" src="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5.png" >
    Y     `  /  /
     イ● 、 ●  ⊂⊃〈  /
     ()  へ    | \〈
      >ー 、_  ィ  │ //
      / へ   / ノ<| \\
      ヽ_ノ  (_/  │//
      7       |/
      >―r ̄ ̄`ー―_有人说我是来水经验的,我转身给丫电晕了,你那不废话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05 22:48
    回复
      2025-05-23 20:01:21
      广告
      神爱之家的基督神棍攻击黄帝陵祭奠,炎黄子孙有什么话要说??


      4楼2014-04-05 22:50
      回复
        祭祀大典让自己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IP属地:浙江5楼2014-04-05 22:55
        回复
          黄帝是咱陕北人
          历史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祖先也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但当我们在浩瀚的史籍中找寻,却发现即便是被奉为“史家之经典”的《史记》,也没有任何关于黄帝及其部族起源地的说法。《史记五帝本纪》中只交代黄帝驾崩后葬于桥山。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却给沈长云的考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首先按照唐人为史记做的注解《索隐》的记载,埋葬黄帝的桥山,在汉代属于上郡阳周县(今子长)。其次在东汉班固所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又交代了桥山位于阳周的南部,既印证了唐人的说法,也和如今的行政区划相吻合。
          而除此之外,《汉书地理志》又说上郡肤施县(今榆林)“有黄帝祠四所”,按照古人就近埋葬及祭祀的习惯,在沈长云看来,这些史料基本将黄帝部族活动的区域划定在了陕北榆林地区。
          而随着石峁遗址被发现,则更加坚定了沈长云的推断。“距今4000多年,城池面积史前最大,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修筑有城墙、祭台和宫殿,这些最新的考古成果,刚好和史料记载相互印证,所以黄帝部族的居所就应该在石峁。”
          当然也会有人质疑,如果黄帝部族兴起于陕北,石峁是他们的居所,那么《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又该如何解释呢?
          “逐鹿”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张家口市,黄帝在这里击败了蚩尤,才正式确定了对中原地区的掌控。在沈长云看来,黄帝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是一个不断融合壮大的部族的祖先,未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所以“邑于逐鹿之阿”的人,未必是黄帝本人,可能是黄帝部族或者黄帝后裔的一支,将黄帝和蚩尤的故事传播到了这里,为了纪念祖先,并最终在此定居。
          “而且张家口与石峁离得不算太远,当时两地间应该存在着文化交流及人群往来。”沈长云说。


          6楼2014-04-08 23:54
          回复
            犬戎也是黄帝后裔 夷夏其实是一家
            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而华夏民族则是汉族的前身。自古以来,居于中原之地的汉族人,按照方位将周边的民族划分为“北狄”、“西戎”、“南蛮”和“东夷”,并特别强调“夷夏有别”。
            但据沈长云考证,所谓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其实也是犬戎的始祖。他的依据来自于两部史料,一本是汉代王符所作的《潜夫论志氏姓》,书中称“隗姓赤狄,姮(姬)姓白狄……短(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另一本则是成书更早的《山海经》,里面很直接的写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而直系后裔,并与黄帝同姓‘姬’的周人,就是出身于陕北的戎狄之中。”沈长云补充道。只是到了古公亶父时期,部族迁徙到“岐”后,才“贬戎狄之俗,而营城郭宫室,而邑别居之”。
            那些影响汉族千年的礼仪制度,是由出身戎狄的周人创立的。而有意思的是,灭掉西周王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周人的同宗犬戎。


            7楼2014-04-09 0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