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的细雨连绵》
清明节放假三天,这场细雨也断断续续地下了三天。
它不像夏雨般来得迅猛、来得汹涌,淅沥淅沥地打在雨伞上,发出连绵不绝的细小声音。听久了,也就习惯了。
习惯是件比人想象中还要可怕的事情。
出门从来不带伞的姜维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但是他比那些被雨淋个透的人要幸运得多。从公交车上下来,雨便停了,水洼里倒映着灰蓝灰蓝的天空。
被雨水冲刷过的山路是干净的,也是十分难行的。他沿着崎岖的石路走下去,麻石铺的小道蜿蜒着向山谷深处延伸,最后隐没在林海中。
姜维手里捧着一束花。他是趁着还有半天假期,来拜祭父亲的。说实在关于父亲的记忆他并没有太多,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那时候家里穷,正愁着没钱给他爸买个碑什么的,后来听说国家鼓励树葬,树葬的家庭还有补贴,他妈也就愿意了。他还记得种树当天妈搂着自己哭哭啼啼地说儿啊,以后见这棵树就等于见到你爸了。
至于自己有没有冲上去抱着树喊爹,他也记不清了。倒是后来小学美术课上要求画自己的爸爸,他认认真真地画了棵参天大树,被同学笑话了大半个学期。
人啊,净记得自己的糗事。
他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自己的愚笨,一下子分了神,脚一踏空,整个人从石梯上直往下滑。
活见鬼,明明穿的是防滑登山鞋,怎么就还是摔了呢?
屁股着地之前,他还真是这样想着的。
然而身为本作的主人公,他也有着一般人所不能有的幸运:在快要摔下去的时候,有人在后面抓住他的手,用力提了一下。也多亏了这一下,让他不至于摔下楼梯屁股开花。
姜维反应也快,马上稳住步伐,站直了身子,在确认不会再摔倒后,他才转过身来给这位“救命恩人”道谢。
说起来,那人手凉凉的,摸起来十分舒服。
姜维松开手,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开始打量这个人。
对于男性来说偏白的肤色,乌黑浓密的头发,端正的五官,一双眼睛透着锐利的光芒,身上虽然穿着T-shirt和休闲裤,还是掩盖不住那种古典的风雅。姜维在心里小小地吐槽了一下:如果他穿上古装那我就要小心是不是清明见鬼了。
对方点点头,说不客气。然后见话说得有点单薄,又补了一句天雨路滑,当以小心为上。
姜维当下有点懵,这人不仅长得古朴,连说话也是文绉绉的,还真是奇怪。
于是两人也就这样一直走着,没有再说些什么。
走过了长长的石梯,道路也变得平坦起来,一条大道蜿蜒向远方。
不得不说山里真的很舒服,特别是雨后,空气中弥漫着草香,穿林而过时稀疏几声鸟鸣,山上不知何处的泉水潺潺,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市区所感受不到的。
到了一个岔路口,姜维看了看路标便径直往右拐。他每年都会来,所以不担心会走错。倒是那人在路标前思索了一阵,然后快步跟上来。
又是两人并行不发一言。
姜维不大喜欢这种状态。来拜祭的人很少,路上除了他俩就不见人影了,这两人要是不聊点什么就太对不起这么幽寂的环境了。
“你也是来拜祭的吗?”姜维一把话说出口便直想扇自己两耳光。此去华山一条路,人家不去祭祖难道去植树?
他又勉强补充了一句:“刚刚看你好像不太认识路。”
“恩,前几次都是相约前来,所以不大认识路。”对方倒也不介意,自觉地接上话题。
“是亲人?”姜维有点后悔大学没有选修语言应用。
“不是,一个朋友。”
“……”姜维点点头,也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两个人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扯着,路还很远,漫长得看不到尽头。
如果真的没有尽头,那这个人是否会陪着我一起走下去呢?
姜维突然想起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想想萍水相逢还是意思一下吧。
“小姓诸葛。”那人答道。
“哦。”姜维点点头,“那个蜀汉丞相。”
“鄙人不才,幸得与千古名相同名。”那人也不见怪,温顺地说着。
姜维从来不相信什么缘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今天真是活见鬼了。
“好巧,我姓姜,单名一个维字。”他装模作样地朝诸葛亮一拱手,“我是否要叫你一声丞相?”
“呵,”对方会心一笑,“这倒不用,姜先生见笑了。”
两人说笑一阵,继续走着。
或许这路是没有终点的了。
渐渐,林间淅沥淅沥响个不停,从远至近,由小渐大,是细雨打在叶片上的声音。放晴了半昼,乌云不散,雨终是还要继续下。
姜维想着在林间有树荫遮蔽也没有太大关系,淋些雨还不至于会病倒。然而头上突然出现的白伞却让他冷不丁吓了一跳。
诸葛亮撑着伞,向他这边靠来。
“早春雨寒,容易感冒。”
“谢谢。”姜维打量一下两人的身高,“要不,我来?”
诸葛亮温顺地把伞交过去。
伞下这几尺空间仿佛把两人从这广阔的天地间分隔出来。温暖的气流在这小小的空间内流转,相对于外面的细雨淋漓,这里面的一切都让人留恋。
人总是对美好的事物有无限的留恋。
但是事物之所以美好就因为它本身带着无限的遗憾。
身后的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踏起的水花溅落到四周。
他们俩同时回头,见一女子从远处跑来,撑着的浅蓝碎花伞给单调的视野带来一抹亮色。
女子身穿白色雪纺长衣,配着青色七分裤,一双粉色运动鞋踩碎了映着天空的片片银镜。
她跑近了,才小声说道:“孔明,你怎么在这儿?大家都在那边等着。我看你这么久都没到,就来看看了。”
诸葛亮一脸歉意,说:“抱歉,月英,我不认识路。辛苦你了。”
被称为月英的女子爽朗地笑了笑,伸手拨了拨垂肩的长发说:“没关系啦,我们快去吧。哦对了,这位是……?”目光落到姜维身上。
“恩,方才所识。”诸葛亮转向他,“姜先生,这位是我夫人。”
姜维目光定格在月英右手无名指的戒指上。他笑了笑,说:“你好。”
诸葛亮往前走了几步,从一把伞进到另一把伞下,自觉地接过月英手里的伞,然后回头对姜维说:“那么就此别过。姜先生,再见。”
姜维也说:“再见,诸葛丞相。”
诸葛亮又是抿嘴一笑,身旁月英有些不解地看向他,他作着解释,两人一路卿卿细语,渐行渐远。
石道在林间穿行向远方,待两人的身影没入丛林中时,姜维才醒悟手中的伞不是自己的。下意识地想追过去,视线内已寻不得那人的身影。
人总是经历过后才会明白,能追上的东西便不叫回忆了。
姜维回过身继续往前走,这次他不用担心了,就算前面下着冰雹,他也有伞可遮。
阳春的细雨密如银丝,淅沥淅沥地打在雨伞上,化出烟云缕缕。
-END-
————————————————————————————————————————
私心想着要是有这么一个平行世界里两个人并不认识只有这么一面之缘大概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写了,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嘛(摊手)
文是去年清明节写的=。=因为我太墨迹所以一直没发,现在看来真是一辈子最高的文力了。作文平均40分的人哭死orz
那么非常感谢你看到这里。
我们有缘6月后见~(火速溜走)
清明节放假三天,这场细雨也断断续续地下了三天。
它不像夏雨般来得迅猛、来得汹涌,淅沥淅沥地打在雨伞上,发出连绵不绝的细小声音。听久了,也就习惯了。
习惯是件比人想象中还要可怕的事情。
出门从来不带伞的姜维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但是他比那些被雨淋个透的人要幸运得多。从公交车上下来,雨便停了,水洼里倒映着灰蓝灰蓝的天空。
被雨水冲刷过的山路是干净的,也是十分难行的。他沿着崎岖的石路走下去,麻石铺的小道蜿蜒着向山谷深处延伸,最后隐没在林海中。
姜维手里捧着一束花。他是趁着还有半天假期,来拜祭父亲的。说实在关于父亲的记忆他并没有太多,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那时候家里穷,正愁着没钱给他爸买个碑什么的,后来听说国家鼓励树葬,树葬的家庭还有补贴,他妈也就愿意了。他还记得种树当天妈搂着自己哭哭啼啼地说儿啊,以后见这棵树就等于见到你爸了。
至于自己有没有冲上去抱着树喊爹,他也记不清了。倒是后来小学美术课上要求画自己的爸爸,他认认真真地画了棵参天大树,被同学笑话了大半个学期。
人啊,净记得自己的糗事。
他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自己的愚笨,一下子分了神,脚一踏空,整个人从石梯上直往下滑。
活见鬼,明明穿的是防滑登山鞋,怎么就还是摔了呢?
屁股着地之前,他还真是这样想着的。
然而身为本作的主人公,他也有着一般人所不能有的幸运:在快要摔下去的时候,有人在后面抓住他的手,用力提了一下。也多亏了这一下,让他不至于摔下楼梯屁股开花。
姜维反应也快,马上稳住步伐,站直了身子,在确认不会再摔倒后,他才转过身来给这位“救命恩人”道谢。
说起来,那人手凉凉的,摸起来十分舒服。
姜维松开手,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开始打量这个人。
对于男性来说偏白的肤色,乌黑浓密的头发,端正的五官,一双眼睛透着锐利的光芒,身上虽然穿着T-shirt和休闲裤,还是掩盖不住那种古典的风雅。姜维在心里小小地吐槽了一下:如果他穿上古装那我就要小心是不是清明见鬼了。
对方点点头,说不客气。然后见话说得有点单薄,又补了一句天雨路滑,当以小心为上。
姜维当下有点懵,这人不仅长得古朴,连说话也是文绉绉的,还真是奇怪。
于是两人也就这样一直走着,没有再说些什么。
走过了长长的石梯,道路也变得平坦起来,一条大道蜿蜒向远方。
不得不说山里真的很舒服,特别是雨后,空气中弥漫着草香,穿林而过时稀疏几声鸟鸣,山上不知何处的泉水潺潺,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市区所感受不到的。
到了一个岔路口,姜维看了看路标便径直往右拐。他每年都会来,所以不担心会走错。倒是那人在路标前思索了一阵,然后快步跟上来。
又是两人并行不发一言。
姜维不大喜欢这种状态。来拜祭的人很少,路上除了他俩就不见人影了,这两人要是不聊点什么就太对不起这么幽寂的环境了。
“你也是来拜祭的吗?”姜维一把话说出口便直想扇自己两耳光。此去华山一条路,人家不去祭祖难道去植树?
他又勉强补充了一句:“刚刚看你好像不太认识路。”
“恩,前几次都是相约前来,所以不大认识路。”对方倒也不介意,自觉地接上话题。
“是亲人?”姜维有点后悔大学没有选修语言应用。
“不是,一个朋友。”
“……”姜维点点头,也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两个人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扯着,路还很远,漫长得看不到尽头。
如果真的没有尽头,那这个人是否会陪着我一起走下去呢?
姜维突然想起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想想萍水相逢还是意思一下吧。
“小姓诸葛。”那人答道。
“哦。”姜维点点头,“那个蜀汉丞相。”
“鄙人不才,幸得与千古名相同名。”那人也不见怪,温顺地说着。
姜维从来不相信什么缘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今天真是活见鬼了。
“好巧,我姓姜,单名一个维字。”他装模作样地朝诸葛亮一拱手,“我是否要叫你一声丞相?”
“呵,”对方会心一笑,“这倒不用,姜先生见笑了。”
两人说笑一阵,继续走着。
或许这路是没有终点的了。
渐渐,林间淅沥淅沥响个不停,从远至近,由小渐大,是细雨打在叶片上的声音。放晴了半昼,乌云不散,雨终是还要继续下。
姜维想着在林间有树荫遮蔽也没有太大关系,淋些雨还不至于会病倒。然而头上突然出现的白伞却让他冷不丁吓了一跳。
诸葛亮撑着伞,向他这边靠来。
“早春雨寒,容易感冒。”
“谢谢。”姜维打量一下两人的身高,“要不,我来?”
诸葛亮温顺地把伞交过去。
伞下这几尺空间仿佛把两人从这广阔的天地间分隔出来。温暖的气流在这小小的空间内流转,相对于外面的细雨淋漓,这里面的一切都让人留恋。
人总是对美好的事物有无限的留恋。
但是事物之所以美好就因为它本身带着无限的遗憾。
身后的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踏起的水花溅落到四周。
他们俩同时回头,见一女子从远处跑来,撑着的浅蓝碎花伞给单调的视野带来一抹亮色。
女子身穿白色雪纺长衣,配着青色七分裤,一双粉色运动鞋踩碎了映着天空的片片银镜。
她跑近了,才小声说道:“孔明,你怎么在这儿?大家都在那边等着。我看你这么久都没到,就来看看了。”
诸葛亮一脸歉意,说:“抱歉,月英,我不认识路。辛苦你了。”
被称为月英的女子爽朗地笑了笑,伸手拨了拨垂肩的长发说:“没关系啦,我们快去吧。哦对了,这位是……?”目光落到姜维身上。
“恩,方才所识。”诸葛亮转向他,“姜先生,这位是我夫人。”
姜维目光定格在月英右手无名指的戒指上。他笑了笑,说:“你好。”
诸葛亮往前走了几步,从一把伞进到另一把伞下,自觉地接过月英手里的伞,然后回头对姜维说:“那么就此别过。姜先生,再见。”
姜维也说:“再见,诸葛丞相。”
诸葛亮又是抿嘴一笑,身旁月英有些不解地看向他,他作着解释,两人一路卿卿细语,渐行渐远。
石道在林间穿行向远方,待两人的身影没入丛林中时,姜维才醒悟手中的伞不是自己的。下意识地想追过去,视线内已寻不得那人的身影。
人总是经历过后才会明白,能追上的东西便不叫回忆了。
姜维回过身继续往前走,这次他不用担心了,就算前面下着冰雹,他也有伞可遮。
阳春的细雨密如银丝,淅沥淅沥地打在雨伞上,化出烟云缕缕。
-END-
————————————————————————————————————————
私心想着要是有这么一个平行世界里两个人并不认识只有这么一面之缘大概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写了,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嘛(摊手)
文是去年清明节写的=。=因为我太墨迹所以一直没发,现在看来真是一辈子最高的文力了。作文平均40分的人哭死orz
那么非常感谢你看到这里。
我们有缘6月后见~(火速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