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吧 关注:2,291贴子:33,673
  • 6回复贴,共1

不解周汝昌先生关于曹雪芹生年的坚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过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我仅仅是看过这本小书而已,对红楼梦本无研究。拜服周先生的人品学问之深厚,真可谓“高山仰止”,凡人难以企及。
但全书看完留下一个疑问,曹雪芹生于何年?周先生书中把各种异见摆出,最后很认同自己的推断,他深信诗中所言是四十年华,即曹雪芹死时在40岁左右(前后误差在1、2岁之间),并且通过死时时“壬午除夕”往上推,得出是“雍正二年”(1724年)的判断。
主流的意见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前后差了9年,当然是很大的差异了。其实我也是通过周先生书中所言的一些史实,加上略显简单的逻辑推理,认为“雍正二年”这个结论是不合理的,其中一个史实是曹家被抄家(有档案可查):
雍正六年六月,曹頫获罪入狱,曹家在江南的家被抄家,但没有将他们逮捕。曹家从南京举家迁北京,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朝廷给了十七间半房供曹家落脚。
蒜市口当时是北京的外城,四方住的多是中下层的平民,而此时曹家主持家务的是两个寡妇人家了,一个是老祖母,一个是曹顒的妻子,可以说曹家在康熙一死,因为在政治上和雍正不是一党,其败落已经是注定的了。 当然后来乾隆上台,曹頫被释放,加上曹家旧有的一些亲戚关系,曹家一度又有小繁荣,不过这也没好上几年,后来曹家是彻底的败落了,乾隆十年前后曹雪芹几度搬家,甚至住过寺庙。
不管怎么说,如果曹雪芹出生在雍正二年,也就是曹寻芹是5岁时来到北京的(周先生也是这么说的),那曹家至少在雍正一朝是不甚得意,家境也是很一般的,谈不上大富大贵。而雍正在位13年,对应曹雪芹的年龄在5-12岁,恐怕他的童年是不太幸福的,这和《红楼梦》一书描写贾宝玉从小的成长环境就是无忧无虑,锦衣玉食,享尽浮华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是胡适先生说的恐怕赶不上“繁华”了,而周先生却说胡适这种看法有点生拉硬扯,为了赶所谓的“繁华”非要曹雪芹早几年出生。这种大的格局上抵牾,我想周先生肯定是了然的,但是他 20多岁时的观念一经提出,后面就不再考量,书前后翻印了数次,诸人早已指出的失误依旧,这种固执倒是未必妥当的。


1楼2014-04-08 16:02回复
      曹家首次被抄是1728年,如果曹雪芹生于1715年,那么这年他14岁。如果没有二次被抄,那么这一次就是彻底败落。
      魇魔法回说青埂峰一别转眼十三(也有作十五)载矣,如果以贾证曹(胡适亦如此),那么(暂以14岁被抄为准)此时曹家行将被抄(13岁)或已然被抄(15岁),但在小说中离被抄显然还早。可证周先生的观点,首次已抄,二次被抄还有时日。
      1715年至壬午(或癸未)除夕前后48(或49)年,已近50,说四十年华似乎也未必妥当。
      周先生的自信或许源于他排列的年表。
      不知楼主是否看过诸版新证,比如2012中华书局版,倘若没有,最好不要先入为主。


    2楼2014-04-08 23:34
    回复
      说实话,没看过红楼梦,改天找个时间补充一下,暂且不谈文本。我想说的是如果曹雪芹5岁就离开江南,对于他创作《红楼梦》在逻辑上有很大的问题,不合常理。一个5岁就离开江南之地的曹雪芹,何以在红楼梦中留下那么多江南生活的痕迹(前辈学人说的),比如说书中出现不少吴地的方言。一个5岁的孩子,如何的早慧早熟,什么样的刻骨铭心的经历?能让他却在今后数十年后,念兹在兹,难以释怀?
      其实周先生对“四十年华”的理解完全可以从另一角度来阐释,比如曹雪芹活了48岁,敦诚哀叹他短短40年就去世了,实在可惜,当然往少了说!难道要说活了50年去世了,实在令人哀叹啊这样的口吻?况且还有张宜泉的“年未五旬而卒”可以旁证,诗为了工整对仗,就算是41岁、42岁......,你让敦诚如何做诗?诗歌不是精确的算术,四十年华就是死死的表示40岁?以此倒推生年,我想不妥。


      3楼2014-04-09 10:04
      回复
        曹雪芹的生年没有确切的史料,才需要各种“麻烦”的考证,因此,对各种关于生年的说法,都能找到不能必定”如此、唯一可靠的缺欠口。这样的话,从大的范围上,39岁~49岁这个区间,都有可能是曹雪芹的生年。要问,周先生为什么坚持曹雪芹生于雍正二年的学术观点,我的看法是,其他说法的“考证”论据、论点,都比不上周先生的考证切实、综合周顾、互相联系支撑。


        IP属地:河北4楼2014-04-11 06:45
        回复
          正是雍正生年的看法大不周密,我才发了这个感概~


          5楼2014-04-11 11:10
          回复
            周先生在燕京大学查到《懋斋诗钞》,写了《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发表是在1947年,此时周先生是30岁,而且,从与胡适先生的六通信札之交流开始,到《红楼梦新证》,以致后来多年间对红楼梦的研究,都对早年间的红楼观点、论断进行深入的研究、考证、阐释、以及发展、创新,哪里是“固守”最初的观念不变呢?之所以未有大的“改变”,那是因为见地深刻、确准,限于各时的条件,可能存在不周密之处不少,但不伤根本。


            IP属地:河北6楼2014-04-11 14: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