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4日凌晨5点
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新学期的起点,更是身份的转折点。从低年级博士转变为高年级博士,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轻松过渡,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反思与努力才走到今天。当初进入博士生涯时,我满怀斗志,期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大展拳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条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漫长。
这几年,我选择了潜心专研,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实验室和书本中,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少了和同学朋友的联系,也少了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活动。并不是不愿意与人交流,而是逐渐明白,学术的道路上有很多事情需要静心思考,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在深夜里独自面对。焦虑、困惑、疲惫时常侵蚀着我,尤其是当实验失败,或者写作瓶颈时,我时常会感到彷徨和无力。这种孤独感有时候让我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但我知道,这条路本身就意味着承受孤独,承受不确定性。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为短期的成就感或挫败感所左右。我明白,博士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一篇篇文章和几个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这是一个在探索未知中成长的过程,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教会我如何调整思路,如何重新定义问题。我曾经数次遇到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不匹配的情况,每次都不得不重头再来,重新设计实验,这种反复让我明白,科研不只是追求最终的结果,过程中的思辨、纠错、调整同样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终于交出了两篇二区的论文,也成功在top一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还有几篇其他领域的文章也相继发表,几项专利申请终于获得了授权。这些似乎是在为我多年的努力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然而我深知,这些仅仅是我在博士研究中的一部分积累。除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发表相应论文,我还承担了作为多个国际知名SCI期刊审稿人的责任。这个角色让我从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扩展到了另一个层次,站在学术的前沿,去审视他人的工作。这种体验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对我的学术眼光、判断力和专业知识的考验。通过审阅他人的研究,我也不断反思自己论文的写作和研究方法。每次审稿都会让我对自己的研究过程产生新的理解和改进的想法。例如,有些论文在结构上清晰简洁,逻辑严密,让我看到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论点;有些则在技术细节上非常精细,令我警醒自己在数据处理或实验设计上的任何疏忽。事实上,审稿人这一角色让我在学术的旅程中获得了双向的成长,我不仅帮助了他人,也在此过程中提升了自己。
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固然重要,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终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落在了祖国的空天领域,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学术生涯的肯定,更是对我内心情怀的一种回应。
在毕业路上还有最大拦路虎的盲审/质量监控。对于我们这种特色的学校,研究的都要落地,几乎都偏向工程,特别是硬件领域的大团队。在偏向工程实验的研究中,数理创新确实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短板,尤其是当面对盲审这样严格的审核机制时,心中难免会产生很多不安和担忧。数理创新在学术论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证明研究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意义的重要指标。然而,对于以实验为主的工程类研究来说,如何平衡实际应用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看到很多同事因为盲审未通过,尤其是审稿标准如此严格——所有审稿人的评分都要在85分以上,哪怕只有一个低于85分就无法通过,这样的高要求让我们这些投身于实验研究的人倍感压力。相比那些拥有深厚数学基础和理论创新的研究,工程实验虽然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在盲审中,往往难以与那些富有数理深度的论文相提并论。这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盲审过程中特别令人担忧的地方。面对这种局面,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无力。作为研究者,我们希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同时也希望它们能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往往两者难以兼顾。在工程实验中,我们主要依赖数据和结果的实际表现,而并非复杂的数学模型或推导。虽然这些实验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审稿人眼中,这种缺乏理论创新的研究可能显得不够"学术",从而在评分上难以获得高分。
又是一个学期的开始,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新学期的起点,更是身份的转折点。从低年级博士转变为高年级博士,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轻松过渡,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反思与努力才走到今天。当初进入博士生涯时,我满怀斗志,期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大展拳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条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漫长。
这几年,我选择了潜心专研,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实验室和书本中,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少了和同学朋友的联系,也少了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活动。并不是不愿意与人交流,而是逐渐明白,学术的道路上有很多事情需要静心思考,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在深夜里独自面对。焦虑、困惑、疲惫时常侵蚀着我,尤其是当实验失败,或者写作瓶颈时,我时常会感到彷徨和无力。这种孤独感有时候让我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但我知道,这条路本身就意味着承受孤独,承受不确定性。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为短期的成就感或挫败感所左右。我明白,博士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一篇篇文章和几个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这是一个在探索未知中成长的过程,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教会我如何调整思路,如何重新定义问题。我曾经数次遇到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不匹配的情况,每次都不得不重头再来,重新设计实验,这种反复让我明白,科研不只是追求最终的结果,过程中的思辨、纠错、调整同样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终于交出了两篇二区的论文,也成功在top一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还有几篇其他领域的文章也相继发表,几项专利申请终于获得了授权。这些似乎是在为我多年的努力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然而我深知,这些仅仅是我在博士研究中的一部分积累。除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发表相应论文,我还承担了作为多个国际知名SCI期刊审稿人的责任。这个角色让我从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扩展到了另一个层次,站在学术的前沿,去审视他人的工作。这种体验不仅仅是一个荣誉,更是对我的学术眼光、判断力和专业知识的考验。通过审阅他人的研究,我也不断反思自己论文的写作和研究方法。每次审稿都会让我对自己的研究过程产生新的理解和改进的想法。例如,有些论文在结构上清晰简洁,逻辑严密,让我看到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论点;有些则在技术细节上非常精细,令我警醒自己在数据处理或实验设计上的任何疏忽。事实上,审稿人这一角色让我在学术的旅程中获得了双向的成长,我不仅帮助了他人,也在此过程中提升了自己。
发表论文和获得专利固然重要,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终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落在了祖国的空天领域,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学术生涯的肯定,更是对我内心情怀的一种回应。
在毕业路上还有最大拦路虎的盲审/质量监控。对于我们这种特色的学校,研究的都要落地,几乎都偏向工程,特别是硬件领域的大团队。在偏向工程实验的研究中,数理创新确实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短板,尤其是当面对盲审这样严格的审核机制时,心中难免会产生很多不安和担忧。数理创新在学术论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证明研究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意义的重要指标。然而,对于以实验为主的工程类研究来说,如何平衡实际应用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看到很多同事因为盲审未通过,尤其是审稿标准如此严格——所有审稿人的评分都要在85分以上,哪怕只有一个低于85分就无法通过,这样的高要求让我们这些投身于实验研究的人倍感压力。相比那些拥有深厚数学基础和理论创新的研究,工程实验虽然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在盲审中,往往难以与那些富有数理深度的论文相提并论。这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盲审过程中特别令人担忧的地方。面对这种局面,很多时候我们会感到无力。作为研究者,我们希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同时也希望它们能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往往两者难以兼顾。在工程实验中,我们主要依赖数据和结果的实际表现,而并非复杂的数学模型或推导。虽然这些实验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审稿人眼中,这种缺乏理论创新的研究可能显得不够"学术",从而在评分上难以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