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谎言吧 关注:3贴子:39
  • 0回复贴,共1
一直想整理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供14级考研学生参考,到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谈谈了。我是工作后才决定考研的,所以这里重点讲怎样高效率的复习那些繁琐和枯燥的知识。
由于各种原因,我是去年国庆决定考研,仔细算下来,我复习的时间不到一百天。在这期间,我基本上每天早上8点去自习室,中午11:30去吃饭,午休一个小时,下午两点去自习室,下午17:30吃饭,18:30开始上自习,晚上22:00从自习室出来。之后经常在塑胶厂或是校园溜达,算是放松大脑吧。到了晚上22:40回到小屋洗漱,躺在床上看会儿政治、新闻或是和网友(几乎是研友)聊聊天,关注考研动态什么的,互相挖掘新消息。到了晚上12:00便睡觉。
在这里我啰嗦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而且规划好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半个月这个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之后你会自觉的去做这些事情。因为我时间有限,我就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每周,我都会在周四和周日早上给自己放半天假,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洗洗衣服、上网查看新闻或是处理其他一些事情,总规就是给自己放松放松,告慰自己一下。
在这里我给大家个建议,希望能找个研友一起复习。由于我是工作后才考研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深知一个人复习的痛苦和寂寞,有时连续好几天除了买饭吃饭,几乎都不说一句话不张口。即便不是同一个专业也没关系,你们可以互相探讨其他科目,一起监督,一起鼓励,肯定比一个人强。此外也可以通过QQ等聊天途径多结交些研友,经常和他们聊天相互交换资料和信息,切记,这方面的吝啬最终害的是自己。假如都成功你们还可以成为好朋友,何乐而不为呢。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
先给大家说一下我用的复习参考书吧。
政治:《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肖秀荣最后四套题》
英语:我用的都是张剑的黄皮书,包括《基础过关150题》、《历年真题解析》、《热点作文预测》,其中历年真题建议从1996年开始做。
数学:我用的都是李永乐序列,包括《复习全书》、《基础过关660》、《历年真题》、《全面冲刺135》。
专业课:我专业课选的物理化学,包括胡英主编的课本、傅献彩主编的课本做辅导、课后习题答案书以及习题集、历年真题。
对于每天的复习时间安排大概也差不多。由于复习时间紧凑,我一般是四科一起复习。在复习初期,早上先花半个小时看政治,之后上午便是看数学了,然后会在其中抽二十分钟做一篇英语阅读。下午同样先花半个小时修改上午的英语阅读,之后是复习专业课,期间同样抽出二十分钟做一篇阅读理解。到了晚上要就是数学了,期间修改下午做的阅读。回到小屋后也会有半个小时看政治,之后便可以休息了。我觉得这样分开复习比集中复习一门有更好的效率。
等到后期就是开始研究真题以及巩固的时候了,具体看后面的单科复习介绍。此外,我并没有报考研班,我个人觉得用处不是很大,有时上课还不如自己看,如果报了,可以适当选择去听听,尤其是最后的考试技巧、解题以及押题等。
对于政治:我十月份每天早上和晚上各看半个小时,在复习其他累时也可以看看,换换脑子,这个月以《大纲解析》为主。十一月份集中看《风中劲草》,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一般是早上看知识点,下午抽时间和晚上回去做题,对答案,改错,整理易错的,这个月政治时间保证每天两个小时。等到十二月开始,每天背一道大题,到考试时就会背30多道了,同时要不时回顾之前背过的,此外要开始大量做模拟题(只做选择),以近两年的肖秀荣的四套题为主。对于时事政治部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复习,只需留意你做的模拟题那些就够了。由于时间紧迫,我放弃了马克思的复习,由于它比较多又难,只是做题时看看答案解析,把四套题里的背了。最终成绩64分,在北京地区不算低分,因为北京阅卷特严格。
对于英语:我个人英语不怎么样,四六级勉强通过。在复习英语中,我从没去记单词,对于我这种情况记单词太浪费时间。十月,一天两篇阅读理解(掐时间做),做后尽量当天翻译一遍并明确为何错了,或者尽管做对了,是否和人家答案所说的一样,并为练习翻译做准备,这个月以《基础过关150》为主。十一、十二月上旬,开始做真题,一般是一个星期两套,这时只做阅读和完形,阅读一起做时间控制在70分钟左右,方法和上面的一样。此外,到了十二月,开始看作文,对于作文不要死机硬背,我觉得多看多分析,找好词好句,自己整理出适合自己水平的模板,但是不要太高,否则自己写的和套的是两个层次,《热点作文》那本书挺不错的,到后面掐时写作。最后十天,可以自己模拟一下考试环境,就按照三个小时做两套题,一来合理分配时间,同时避免考试紧张。翻译我也放弃了,因为那个很难,即使花很多时间也拿不到多少分数,所以时间紧迫的同学依照自己情况可以适当选择放弃。最后下来英语61分,个人还是比较满意吧。
对于数学,是大多数同学最头疼的事儿。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我主要是课本和复习全书结合着去看,课本只是大概过一遍,没做课后题,留个印象,重点在全书,我一向重视基础,所以偏题难题大都放弃,关键练习掌握基础。我是高数和线代交叉复习,在考试中,线代基本是送分题,只要按部就班就没什么大毛病,失分主要是高数。全书上的题相对难些,侧重学到多少而不是做对多少,对于例题一定先做再看。边看边做行不通,因为是你看会了不是做会了,过几天肯定会忘,不信可以试试看。线代知识点复杂,容易混淆,线代的复习不可中断,容易忘记,一定要通过练习曲琢磨,《660题》上面的选择和填空都很经典,建议做两遍。可以把一些注意的或不知道的标记一下,并记录下来方便最后冲刺时复习,同时把错题和不会做的题有个标记。多和同学交流,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么,一个人复习真心很痛苦。虽然13年线代偏难,但我觉得线代还是捞分的,只要踏实复习,基本上拿30分没问题。对于数学,最害怕计算错误,告诫大家平时练习时必须亲自计算,不可计算器,那些公式也要牢记,13年有两道大题就是记着公式就能算出结果,好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记住公式而失分了。对于真题,一定掐时间做,尽量放在上午考试时段,时间久了,上午数学的头脑会比较清晰些。我数学考的不好,124分。
下面重点讲一下专业课,我专业课选择的是物理化学。北科的物化在全国是有名的难,也是我们专业三大天书之一,可见它的复杂。对于物化,公式繁多,使用条件很多,靠记忆不可取,要靠推理和逻辑一步一步分析。我个人觉得胡英的书比较难懂,对于那些很深奥的部分不予细抠,知其理即可。这几年物化考的很散很细也很常规吧,难题不太多,但计算量大,很容易出错。虽然需要大量做题去理解公式以及如何用,但我不建议题海战术,如果不理解即使再多的题也没用,反而会打消锐气。我觉得胡英的课后题还是不错的,可以通过这个先练手。
十月份,我主要是看课本、PPT、做课后题。一章一章来,先看课本,然后PPT,之后开始做课后题,网上有答案书,可以参考,一个星期复习两章,正好十月份看完了。待到十一月,是找了本傅献彩编的习题集,名字记不住了,那本书很不错,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通过那本书我觉得物化一下子学通了,对于那本书,大概花了一个月吧,顺便配套傅献彩的课本,讲的很好,上面的选择题很经典,好像还有原题出现,12年的一道大题就出自那上面。到了十二月,就开始做真题,我是从03年开始做的,但是我认为从10年开始真题才有效,前面的只当练手罢了,我11和12年的真题做了三遍,其他都是一遍。大家都说11年难,其实很常规,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尤其是一些公式的使用条件和推导,比如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等。对于那些易错、容易忽视的知识点,一定要记下来,随时去翻看,肯定会很有帮助的,那些错题的整理和数学一样。最终,我物化考了140,有些出奇吧,不过也料到了,因为考场上感觉不错,应该在130左右。所以选择物化的同学不要害怕,一步一步来,不过选择物化的考生在复试时会吃亏,这是我亲身经历的。
好了,啰嗦这么多,希望对14年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吧。我建议考前和你的研友们最好模拟一下考试环境,考场上一定要镇静,这时心态很重要,即使一开始不顺,一定要深呼吸,花几分钟调整,然后再开始答题。
我来讲讲我考试时遇到的。考前认考场,可第二天考试时考场变了,学校不仅没通知,还怨愤这个考场的考生,我差点都迟到了,但当时想着心平气和,不能因小失大,所以答题开始,我先在桌子上爬了会儿,才开始答题。而我考试住的地方晚上施工,发动机整晚的响,睡眠肯定不好,考专业课前的中午也没休息,我进考场那会儿感觉快睡着了,而且口渴,可监考老师不让喝水。考数学时只给发一张草稿纸,面对这些,只能当做和我没关系,我觉得这也是我成功的原因之一吧。所以在考场上心态决定一切,我想这个大家都明白的。建议考前半小时可以喝点葡萄糖,可以缓解紧张,也可以防止饿,也可以吃块儿巧克力。考前半个月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不可夜猫子,各方面尽量做到规律,这个主要就是看自己了。
对于复试,我成绩还不错,笔试135,面试130,总分654,排名挺靠前的。最后预祝大家14年考研顺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10 21: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