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庸》即视天为‘为物不二生物不测’之创生实体,而以‘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明‘天之所以为天’,此即以‘天命不已’之实体视天也。”“实体”二字乃牟先生所爱用,但只见其使用,而一直未见其正面解释,不知诸君如何理解?
又说“其(西人)所讲之实体、存有或本体皆只是一说明现象之哲学(形上学)概念,而不能与道德实践使人成一道德的存在生关系者”。毅所见,西人大都以“实体”指物体的各种可感性质背后的、承载着各种可感性质但不即是各种可感性质、造成了人的认识但却在人的认识之前或之外的那个真实的“物本身”,如坚、白、凉是石头的性质,这些性质的承载者,即我们称之为石头的那个东西,则是石头之实体。牟先生既不满于此种实体概念,那么他对实体概念有何种新的阐释,以至于实体概念区别于西人所言并能够来言说人的道德实践及宇宙生化的先天根据呢?
又曰“实体带着气化,气化通着实体”,则其所言之“实体”是否是气化之外的、光辉闪烁的物事呢?
又说“其(西人)所讲之实体、存有或本体皆只是一说明现象之哲学(形上学)概念,而不能与道德实践使人成一道德的存在生关系者”。毅所见,西人大都以“实体”指物体的各种可感性质背后的、承载着各种可感性质但不即是各种可感性质、造成了人的认识但却在人的认识之前或之外的那个真实的“物本身”,如坚、白、凉是石头的性质,这些性质的承载者,即我们称之为石头的那个东西,则是石头之实体。牟先生既不满于此种实体概念,那么他对实体概念有何种新的阐释,以至于实体概念区别于西人所言并能够来言说人的道德实践及宇宙生化的先天根据呢?
又曰“实体带着气化,气化通着实体”,则其所言之“实体”是否是气化之外的、光辉闪烁的物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