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古镇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授予“中国灯饰之都”称号。
简介
在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华美灯光映衬下,“鸟巢”显得分外璀璨夺目,尽情传递着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那美丽闪亮的“中国红”惊艳了世界。这种叫“中国红”的外观效果立面照明系统就出自广东省中山市的古镇镇。
古镇镇,位于一代伟人孙中山故里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部。改革开放以来,灯饰业成为古镇的支柱产业,2009年该镇总产值达141多亿元,已形成庞大的灯饰产业集群。截止到2013年,全镇共有灯饰厂企12500多家,从业人员16万多人,其中灯饰商铺2600多家,产品占全国民用灯具市场60%的市场份额,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之一。
历史
“教父”卖灯带出“黄埔军校”
生产“中国红”的厂家是古镇灯饰业的龙头企业——华艺灯饰集团。“从接到‘鸟巢’室外灯具合同到交货期,仅有不到50天时间。”在犹如灯饰博物馆的华艺集团总部内,边喝着广东的功夫茶,记者边听着华艺灯饰集团的董事长区炳文的回忆。“‘鸟巢’心脏部分要求明确融入‘中国红’元素,同时又不影响钢架的外观和结构。时间紧,任务重。奥组委在最后关头选中我们,看中的就是古镇的实力。”
在古镇,区炳文被戏称为灯饰业的“教父”,不仅因为他是古镇从事灯饰行业最早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从他的企业先后走出了100余位灯饰老板。古镇人都亲切地称他“文叔”。
文叔当过大队会计,做过花木种植场老板,是古镇第一代“万元户”。1986年,经常走南闯北的区炳文突然发现一个秘密:内地灯具,比广东落后了好几代。于是他与人合伙租了几十平方米的树皮房,办起了华艺灯饰厂。先是采购一些配件,进行简单的组装,拼凑成当时流行的吸塑环形灯,然后带到成都、兰州、浙江去推销。看到商店、宾馆有好看的灯具,他们就拍下来,然后迅速仿造,四处推销。
就这样,一年下来就赚了200多万元。“华艺”发了财,许多人觉得灯饰有利可图,于是纷纷效仿。“夫妻店”、“兄弟店”,家族企业在古镇迅速遍地开花。
简介
在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华美灯光映衬下,“鸟巢”显得分外璀璨夺目,尽情传递着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那美丽闪亮的“中国红”惊艳了世界。这种叫“中国红”的外观效果立面照明系统就出自广东省中山市的古镇镇。
古镇镇,位于一代伟人孙中山故里广东省中山市西北部。改革开放以来,灯饰业成为古镇的支柱产业,2009年该镇总产值达141多亿元,已形成庞大的灯饰产业集群。截止到2013年,全镇共有灯饰厂企12500多家,从业人员16万多人,其中灯饰商铺2600多家,产品占全国民用灯具市场60%的市场份额,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之一。
历史
“教父”卖灯带出“黄埔军校”
生产“中国红”的厂家是古镇灯饰业的龙头企业——华艺灯饰集团。“从接到‘鸟巢’室外灯具合同到交货期,仅有不到50天时间。”在犹如灯饰博物馆的华艺集团总部内,边喝着广东的功夫茶,记者边听着华艺灯饰集团的董事长区炳文的回忆。“‘鸟巢’心脏部分要求明确融入‘中国红’元素,同时又不影响钢架的外观和结构。时间紧,任务重。奥组委在最后关头选中我们,看中的就是古镇的实力。”
在古镇,区炳文被戏称为灯饰业的“教父”,不仅因为他是古镇从事灯饰行业最早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从他的企业先后走出了100余位灯饰老板。古镇人都亲切地称他“文叔”。
文叔当过大队会计,做过花木种植场老板,是古镇第一代“万元户”。1986年,经常走南闯北的区炳文突然发现一个秘密:内地灯具,比广东落后了好几代。于是他与人合伙租了几十平方米的树皮房,办起了华艺灯饰厂。先是采购一些配件,进行简单的组装,拼凑成当时流行的吸塑环形灯,然后带到成都、兰州、浙江去推销。看到商店、宾馆有好看的灯具,他们就拍下来,然后迅速仿造,四处推销。
就这样,一年下来就赚了200多万元。“华艺”发了财,许多人觉得灯饰有利可图,于是纷纷效仿。“夫妻店”、“兄弟店”,家族企业在古镇迅速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