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蛇吧 关注:180贴子:936

【科普】三苏的书中出现的各种蛇以及现实中的原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里好冷清啊啊啊啊!为了暖吧我不得不水一贴【滚
顺便复习一下我的蛇类知识~
现在我家有三条蛇了XD,张小蛇是虎斑颈槽蛇,张二蛇是黑眉锦蛇,第三条是缅甸蟒(能长到6米长哦哦哦),还没想好名字呢欢迎给意见~

鸡冠蛇镇楼~注意正常意义上的野鸡脖子蛇指的并不是这种,而是虎斑颈槽蛇~没错我就有一条,而且也不是遍体红色。当然这个图也是网友制作的,来自百度百科~


1楼2014-04-19 23:40回复
    首先,盗墓笔记第一次提到蛇是“蛇眉铜鱼”(我们讲的是蛇好不好这样太犯规了)铜鱼的眉毛是两条海蛇。我一直觉得三叔在这里只是想故弄玄虚一下呢。。。结果张小蛇的眉毛下面也有一条蛇,难道张小蛇同学是一条鱼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4-20 00:15
    回复
      第二次出现蛇就是烛九阴。烛九阴是传说中的动物,基本上就是类似于小龙的存在了?
      说到这嘛我突然想起来别人给我讲过的那个“走蛟”的传说,具体可以去百度一下,有很多奇闻异事的。有这样的说法→_→要是你不幸被发配到山区,涨水的时候就经常可以看到很大的蛇随着水流的方向爬,你看到的话千万不要去碰它们,因为这些大蛇都是修炼了很久,跟着山洪去化龙的。要是在途中伤人,或者做了有害世间的事,就永远成不了龙了。看到他们你也不能大喊一声“蛇”,因为蛇成龙还需要借人言,也就是说你说他是蛇,他就化不了龙了。看到大蛇要说什么的话,一定要说是“龙”。当然啦。你可以觉得这是迷信,但是即使被人笑话我还是愿意看到大蛇说一声龙,因为。。。你想想它长这么大多不容易啊,现在这环境可不比古时候了,咱们四季分明的南方还这么冷热无常的,要是真有修炼成仙那回事那我一声“蛇”不就断送了人家的前程吗,人家修炼这么多年容易么,这就像在高考前夜把考生殴打致高位截瘫一样,太坑爹了嘛!
      跑题了,还是来说烛九阴。山海经上也有关于烛九阴的记载。(山海经这本书可以改名叫舌尖上的怪兽,几乎每一个怪物的介绍后面都有“这种东西吃来啥味道,有啥功效”这样的介绍,真真鸡肉味,嘎嘣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20 00:34
      回复
        暖贴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4-20 04:01
        收起回复
          刚从公交上下来挤死我了老太太和小学生应该是中国杀伤力最打的人群了。以后坐公交一定要带条无毒可上脸的蛇,看谁TM敢挤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4-20 09:11
          回复
            赞一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20 15:11
            回复
              盗墓里一开始出现蛇应该是三苏偶然为之,但是后来明显三叔开始在这上面做文章了。第三种,黑毛蛇。
              黑毛蛇的特性是攻击迅速,而且见人就咬,神经质。神经质一般用来形容其他的蛇也就是球蟒,黑眉,眼镜蛇,王蛇,还有很多种毒蛇。而且它有毒液,在没有血清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青铜神树》里被叮咬而没有死亡的——也就是拥有读取费洛蒙的能力的人——成为统治者?)
              其实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黑曼巴→ →行动非常快,神经搭错线,见人就咬咬完必挂基本上来不及上医院就诊我会乱说?但是其实长毛的蛇在中国的传说中像鸡冠蛇一样一直都有存在,甚至近代现代也依然如此,有人说是通体黄色,有的是通体黑色,但如此之多的目击依然一个活体样本都没有捕捉到过,真是奇了怪了。。。
              动物长毛,一般都是用来保温的。但是蛇是变温动物,通过环境变化调节体温,所以它身上长毛真是太奇怪了。。。但是有一种可能,就是黑瞎子说的孤岛物种,几千年都只针对极深的地底进化的话,确实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还记得鸟类是啥玩意进化来的吧,没错就是爬行动物恐龙,同时蛇也是恐龙进化来的——这样说不准确,应该是蜥蜴才对,在蜥蜴的原始种类里面,有一部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新的环境,四肢逐渐退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特征,变成了蛇,但是有一些蜥蜴虽然没有腿了但是依然没有变成蛇,保留了除了没有脚之外的一切特征,这就是蛇蜥。如果恐龙向鸟类和向蛇双向时存在一个中间物种,然后正好又适应了地底的环境,就会是黑毛蛇的样子。然后呼之欲出的解释就是,黑毛蛇其实是是恒温动物!=0=|||这样是不是可以解释它的亚种鸡冠蛇为什么有鸡冠了?
              图:黑曼巴
              黑曼巴并非通体黑色,大部分是棕灰色。名字中的黑就像黑崎一护的黑一样是用来形容衣服颜色的【并不!!
              骗你的,黑曼巴的黑字来自于它的口腔的颜色,话说这样会不会显得牙很白?

              唯一无法理解的是,恒温动物就没有办法像变温动物一样坚持很久不吃东西了,燃烧太多能量维持体温的后果就是不可能像一般的蛇一样整个吞下去慢慢消化,而必须要通过咀嚼增加消化速度,也就是说黑毛蛇很可能会成为唯一会咀嚼撕咬食物的蛇。


              8楼2014-04-20 20:00
              回复
                另外,沙海2的标题是沙蟒蛇巢,所以这货还是蟒蛇,非常原始的蛇类,泄殖腔两侧还有未退化完毕的残肢,蟒蛇都是无毒的,那它又怎么会有毒呢?


                9楼2014-04-20 20:47
                回复
                  来一张真正的沙蟒

                  食性:以蜥蜴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分布: 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肯尼亚至北非东北部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沙蟒是不容易攻击人的,因为它大小一般不到一米。其实正常的爬行动物都不喜欢招惹人,除非你踩到它们或者做出他们以为是攻击的举动当然,眼镜王这种变态晚意还是看到就跑吧,千万别以为他不会主动惹你,你跑的慢他还会追你,而且他绝对比你跑得快。
                  沙蟒的食性很广,当然,不排除个体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老鼠、蜥蜴、禽类,它们都会接受。沙蟒的饲养相对简单,而且此物种价格便宜,有兴趣也可以弄条养养~毕竟长不大,很方便


                  10楼2014-04-21 21:30
                  回复
                    话说,蛇怎么养?像幻境里面说的一星期喂一次就够了么?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4-21 22:25
                    收起回复
                      说到这就干脆讲讲一些对蛇的普遍误解。
                      1.视力。大部分蛇的视力确实不好,但是像瘦蛇这样的种类甚至拥有和人类相当的三维视力。所以三苏说蛇只能对震动产生反应并不准确。
                      2.蛇可以吃肉吃虫子能吃下几倍于自身的东西【汗
                      蛇,尤其是蟒蛇和部分毒蛇,肠胃是非常娇贵的,那虫子连中国人都不敢吃别说蛇了。。。食性最杂的赤练蛇都不会碰它的。而且蛇必须吃点猎物的骨头补充钙质,吃肉肯定会营养不良,别说肉干了。而且肉干也容易划伤肠胃。那年头也还没有钙片啥的能代替骨头。
                      还有,蛇确实很能吞,但是没法咀嚼,中学生物可能大家忘了,口腔就是消化系统的第一环节。蛇少了这一环节,所以它的胃液的消化功能很强。正式因为这,所有蛇的主人都提心吊胆的计算按蛇体重的十分之一给它食物,少了怕吃不饱,多了很可能会吐食。你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吐酸水得时候,喉咙和口腔是不是很难受?蛇更难受!因为他的消化液的腐蚀性非常强,一半以上的口腔炎就是吐食引起的。口腔炎对你来说不是大事对不对?可我们是人类,蛇要是在没有相当的卫生条件的情况下得了口腔炎,那几乎就是必死无疑了。(蛇祖啊你好歹心疼心疼你的蛇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4-24 00:40
                      回复
                        唔,忘说了。三苏在文中对黑毛蛇的命名叫 “闪鳞黑毛蛇”。
                        原文如下
                         我见过这种蛇,在西藏的时候,这种蛇我还带回来,进行过非常权威的研究,这应该是一种类似于闪鳞蛇的亚种, 是非常特殊的品种,普通的闪鳞蛇,鳞片有极其诡异的金属光泽,但它属于无毒蛇的一种,这种亚种却有剧毒。
                          当时那个教授仔细地研究了我带过去的标本,就告诉我,这似乎是一种居间种。这种蛇似乎和眼镜蛇非常接近,所以我之前看到过的,红色的种类,可能是这种蛇和中华火蛇或者红眼镜蛇人工配种之后的产物。而这种带有毛的蛇,有可能是一种中国已经绝迹的古蛇交配的产物
                         现实中,不同种的蛇是不可能交配的,但是我带来的那种蛇似乎是一种古蛇,它处在进化的上一个阶段,由它进化出来的一系列种群似乎都可以和它配种。
                          这种蛇叫做毛蛇,也叫做猫蛇,也是眼镜蛇的一种,中国民间传说中,到处都有这种蛇的存在。据说这种蛇的毛和毒牙都有剧毒,能模仿猫的叫声,来捕猎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4-25 12:32
                        回复
                          这段足以看出三苏的文字游戏功底多么深厚,要不是我见过闪鳞蛇我估计从此听到闪鳞蛇都得抖三抖。私以为闪鳞蛇这玩意是我见过的最恶心的蛇,没有之一。第二恶心的应该是某种盲蛇(千万不要搜索哦括弧笑)
                          闪鳞蛇确实是一种很原始的蛇。不过我不太清楚这么好欺负的蛇杂交出来会有多凶悍⊙﹏⊙b
                          其实蛇这玩意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除了身体都是长条形之外,有的种类和种类之间的差异大到我无法想象,有体长几厘米连眼睛都没有,吃蚂蚁蛋和虫子的盲蛇,也有身长十米能吞下鳄鱼的网纹蟒,甚至两条看上去相似的蛇的染色体数量都不一样,生殖隔离很严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4-25 12:52
                          回复
                            z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4-27 06:39
                            回复
                              唉。。说说最近我特别想入但是又买不到的一种。盲蛇。
                              说起这个我还是想起张小蛇眉毛里那条小黑蛇了。不过盲蛇是吃蚂蚁幼虫的
                              以下百度
                              盲蛇 即 钩盲蛇 。
                              钩盲蛇(学名:Ramphotyphlops braminus)是蛇亚目盲蛇科下的一种无毒蛇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亚洲,不过现在钩盲蛇的分布已推广至世界各地。钩盲蛇是栖息于地洞的蛇种,由于体型细小,加上善于掘洞,因此经常被误认为蚯蚓,唯一分别就是钩盲蛇的身体并没有分成明显的段节。另外,钩盲蛇的学名,是由印度教名词“Brahmin(婆罗门)”拉丁化而来的。目前钩盲蛇下尚未有任何被确认的亚种。钩盲蛇在中国亦被称为地鳝及铁丝蛇。
                              不同地区的盲蛇,形态特征都略有差异,体现为物种的多样性。钩盲蛇体型细小幼长,平均体长约只有6至17厘米。它们的头部与尾巴两端外表是一样的,身体上也没有明显较为幼细的颈部,双眼已经退化成两颗小圆点。头部的鳞片非常细碎,而且与身体其它部位的鳞片大小相同,而尾巴末端则有一枚很细小的尖鳞。成年的钩盲蛇身体呈亮灰色或紫色。钩盲蛇的细小眼睛上盖有一片透明薄膜,显示其双眼已经失去视能。它们的眼睛并不能构成影像,不过仍有一定的感光能力。
                              盲蛇科(Typhlopidae)约150种小型、营洞穴生活的蛇类。眼退化,隐藏于头部鳞下。多属盲蛇属(Typhlops),分布大部分热带地区。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蚁和白蚁,有的种类体长达75公分(30吋),但多不到20公分(8英寸)。
                                头钝;体躯圆柱形,光滑,发亮;尾圆钝,末端呈短刺状;牙细小,通常仅见于上腭。盲蛇科动物有时被称为蠕蛇,但蠕蛇之名用于某些游蛇科种类似为更妥。
                              细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的线形蛇或称细长盲蛇;产于非洲和热带美洲;外貌似盲蛇,共60多种;具发达的骨盆和内股骨;有些种类的肛门两侧具外爪。委内瑞拉的Leptotyphlopsmacrolepis最大,体长达30公分(12吋),多数蠕蛇则体长10~17公分(4~7吋)。蠕蛇以昆虫(主要是蚁和白蚁)的幼虫为食。有的种类在白蚁洞内产卵,白蚁洞可保护蛇卵,并为幼蛇提供食物。
                                盲蛇,又称钩盲蛇,为台湾地区所产蛇类中体形最小,体长不超过20公分,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鼻鳞有一沟将鼻鳞分成前后两半。体鳞20列。尾部短而呈钝形。全身大致为黑褐色或褐色。
                                蛇目的一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1]
                              现有种类
                              中国已知有4种:高雄盲蛇,仅见于台湾省;大盲蛇,见于云南金沙江边和海南岛,体内曾发现14个充分发育的胚胎;钩盲蛇,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已知最北纪录为宜昌和重庆,产卵2~7枚,卵径12毫米×4毫米;白头钩盲蛇分布于香港。本科蛇类体型较小,最大的非洲巨盲蛇可达750毫米,一般种类全长在200毫米以下。吻端略扁。眼隐于眼鳞之下,口小,位于头部腹面。上颌骨横置,与头骨连结疏松,其上着生少数牙齿;前颌骨、腭骨和翼骨均无齿,少数种类的下颌齿骨前端尚有一枚牙齿。脊椎骨具椎弓突与椎弓凹。有残余的腰带,或仅为一棒状骨,或完全退化消失。仅有右侧的输卵管。大部分种类营穴居生活,或潜伏于砖石、缸□之下,雨后到地表活动。以蚯蚓、多足类、白蚁以及其他昆虫为食。卵生。
                              盲蛇不只有黑色,还有蓝色粉红色之类的,可惜到处都没卖的QWQ


                              16楼2014-05-01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