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而生吧 关注:6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绿色“古董” 无价之宝—— 十堰保护古树名木见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3年,十堰吹响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考核指标,古树名木保护率要达到100%。据了解,目前十堰共有古树名木4157棵,其中一级624棵、二级908棵、三级2625棵,数量位列湖北省市州第二位。十堰是怎样保护这些古树名木的呢?日前,记者在市林业部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十堰为保护这些绿色“古董”,为古树让路、给古树搬家、帮古树扬名等,收到了显著效果。
为古树“让路”
竹溪县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不少古树及珍稀树种。几年前,为方便游人上下山,竹溪县在景区修建了一条公路。
修公路前,怎样设计“路线图”让大家犯了难:是为古树让路,还是为路挪古树?
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
大家达成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移动古树,做到修建道路、保护古树两不误。
经几易施工路线,最终,新修公路既让古树毫发无损,又让上下山的游人看到了古树风采。
据统计,近几年竹溪县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在工程建设中为20多棵千年古树让路,保护了一大批珍贵古树。
2013年,为了不移动郧县白桑关镇龙头村一棵500多岁的飞蛾槭古树,在新建高速公路时,将路面分别抬高了8至10米,并留出一定空间,让路与古树保持距离。
近年来,十堰正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但在制订公路设计方案时,设计单位始终坚持为古树“让路”的原则。
“为古树让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绿色和一种保护生态的理念。”市林业局副局长贺兴福说。
给古树“搬家”
2013年3月,一场特殊的“移民搬迁” 在丹江口市紧锣密鼓地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将出现新的淹没区。在淹没区内不仅有18.2万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还有21棵古树前途未卜。
就地保护不了,就要想方设法迁移保护,绝不能让古树毁在我们手上。丹江口市相关部门领导下定决心。
此后,一批特殊“移民”走上了迁移之路。
一棵约500年树龄的古树位于淹没区域内,因树冠太大不好搬运,相关部门研究后,专门为它修了一条7公里长的“绿色通道”。
据悉,为保护淹没区的古树,丹江口市林业部门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订周密的迁移方案,先后对淹没区21株古树进行迁移保护,包括皂荚、黄连木、枫杨、栓皮栎、刺秋、侧柏等多个品种。
为提高迁移成活率,林业部门先后采取了缠绕保湿绳、增施生根剂、吊挂营养液等保护措施,并积极为古树转移“户籍”、聘请管护人员。目前,迁移的古树已达到90%的成活率。
帮古树“扬名”
“走,到古树村‘泡吧’去!”每年盛夏时节,一些市民总会三五成群来到茅箭区大川镇浪溪河村千年古树群风景区观赏古树。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炎热的夏天,行走在郁郁葱葱的原生态山林里,空气清爽宜人,犹如走进了天然氧吧。
近年来,茅箭区大川镇发挥浪溪河村古树众多的优势,打造了千年古树群风景区,除了采取石刻标识、登记挂牌、建网围、明确专人看护等保护措施,还重点围绕古树做文章,帮古树“扬名”。
日前,记者在浪溪河村千年古树群风景区看到,各类古树分布在道路两旁,银杏、垂柳……一棵棵千年古树让人目不暇接。
走进浪溪河村,路边一块“银杏山庄”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山庄因一棵树龄1580年的银杏树而得名,吸引了不少游人幕名而来……
古树已成浪溪河村一张亮丽的“名片”。茅箭区林业局工程师贺国顶说:“我们帮古树扬名,也是为了强化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做好古树安置、森林保护等,促进了十堰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我们也应像他们一样去保护那一棵棵古树 让古树成为长沙的一张名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20 14: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