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一件“塌天”大事,在《红楼梦》中竟然没有反映。——真的没有反映吗?如果雪芹想对这样一件大事作出暗示,那么朝中“老太妃”薨逝的情节,真是再好不过的契机了。这也符合曹雪芹活用素材的手法:真的写作假的、老大变身老二、太妃影射先皇……
由于帝王丧制禁乐长达一年,故此解散家庭戏班,是贵族之家的惟一选择。生活中的曹家,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吧?不过曹家一定也像小说中的描写一样,把优伶们暂留家中,不曾发遣。因为曹家组建家班,是为了应付皇差的。如若将家班彻底遣散,一旦再有皇差,该何以应对?而只要伶人还在,戏班恢复就容易得多。——小说中的贾家把优伶留养家中,应当也有这样的考虑吧。
至于日后抄检大观园时,贾家将众女伶二次遣散、彻底驱逐,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在以后的博文中,还会有所解答。(我的《红楼梦贵族生活揭秘》一书,对此也有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