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现货实时指导吧 关注:5贴子:36
  • 0回复贴,共1

IPO不应成为市场下跌的替罪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上篇博客《农产品大幅上涨 农业板块影响几何?》中,“笔者指出:蓝筹热点青黄不接之时,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一如前期炒地图,持续性很难长时间维系,故而对此类题材股的炒作上,大家还是注意把握节奏,不宜过度追涨。”今天地图概念股全线退潮,河北、舟山、皖江及滨海等区域板块跌幅居前。上周五晚上11点半,证监会突然放出28家拟IPO公司的招股申报稿,预示着IPO企业预披露正式上路。周一两市股指顺势大幅震荡,上证指数下跌1.52%,深圳成指下跌1.37%,市场再次陷入“融资猛于虎”的焦虑之中。但新股IPO真的市场下跌的元凶吗?个人以为,多少年来每逢市场下跌,都将责任归结于新股发行是不科学的。IPO蒙受着不白之冤,成为市场震荡的替罪羊。首先,历史上看,在2011年之后市场整体融资规模出现整体性下降,由2009-2010年月均800亿元左右降至2011-2012年月均500亿元左右规模,而在2012年9月新股暂停后,市场融资规模进一步下降至月均400亿水平。实际上,在市场融资规模整体下行的格局下,A股市场也是震荡下行为主,我们认为市场融资规模的大小与A股指数走势难以适用简单的因果关系解释。
市场融资与上证指数走势对比
其次,从历次暂停之后重启市场反应来看,基本都是短期(一周内)影响居多。在重启一个月之内的市场,几乎都是按原定的节奏运行,并未出现重启导致跌多涨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历次新股暂停与开启后市场表现
最后,投资者很少考虑到,开闸有诸多积极意义。比方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可以值得投资的标的物,让投资者选择性增强。更重要的是,开闸为许多上市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并为未来经济增长埋下伏笔。企业运行情况的改善,就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提高,从而推动股市向高位震荡。
因而,本文希望为IPO正名,市场下跌或者上涨,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否认,IPO肯定对市场短期心理产生冲击,但不是市场下跌罪魁祸首。大牛市当中IPO审批速度很快,但市场并未因此停止上涨的脚步。更何况监管层已高度意识到市场的承受能力,出台政策之选择在夜半,可见其小心冀冀和良苦用心。IPO重启对本周市场影响偏空,对中期市场影响中性。短线受益板块包括:
一、参股型公司,比如参股海汽股份的海南高速、海峡股份,参股龙马环卫的大众公用、凤竹纺织等;
二、创投类公司将明显受益,比如鲁信创投、钱江水利和大众公用等。
三、券商板块将受益于IPO重启,比如中信证券、方正证券等等。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几家欢乐几家愁,新股开闸对高估值的创业板预计将产生不利影响,在比价效应刺激下,高估值板块将走下神坛。
创业板动态市盈率排行:


1楼2014-04-21 16: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