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45贴子:87,746,522

唯愿天下太平,苍天诸神护佑我中华民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藏菩萨镇楼!


1楼2014-04-22 17:11回复
    本来不想说,但实在忍无可忍,就说两句吧!
    网上总是流传着各种声音,当然,包括本吧,也会有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乃至于各种不同目的人充斥其间。所以各种言论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指鹿为马。让本该清静正义的宣传主流常常被曲解,夸大,渲染乃至于当做反面教材。
    楼主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什么国家干部,只是一个平常的老百姓,只是在这个越来越二的吧里还算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正常的人而已。


    2楼2014-04-22 17:16
    回复
      有些人,见不得国家好,人民好,好象我们中国人过得好一点,生活得安逸一点,快乐一点,就触动了他们那根敏感的神经。总是想或多或少得来障碍一下,刺激一下,扰乱一下。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单就这样倒是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心智未成的人或者心理比较阴暗的人看到这种言论,就犹如打鸡血一样兴奋,辟如听到这儿着火了,那儿地震了,那儿又出了人为或非人为事故啦,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就被某些人无限放大,利用,渲染乃至于当成攻击时弊的法宝。甚或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也被当成真理口口传扬,好象每一个人都成了救世主,每一个人都成了卫道士,每一个人都成了主宰天下苍生的神。
      事实上,我们都是凡人,枪暴了头,我们也会死,刀砍一下,我们也会疼,生病了,我们也会难受,同理,如果社会真的出了问题,最最受到伤害的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6楼2014-04-22 17:26
      收起回复
        愿党妈千秋万代,一桶浆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22 17:33
        回复
          完了完了,菩萨都不愿现身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22 17:33
          收起回复
            易经上有句话叫做:祸福无门唯己自招。有些人喜欢预言,殊不知相信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有些未知的东西相互感召。这个可能不是太容易理解,打个比方,你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心血来潮的想感喊一个故人的名字,而刚好有条狗也叫这个名字,这样你一叫,狗自然就跑来了。这还只是一条狗,假设不是呢?
            所以,如果没有事,可以看看书,不要去相信或者想一些玄奥的事情。不是不可以,而是在你心智尚未成熟前,不要随意去感召感应。


            10楼2014-04-22 17:36
            回复
              顶,楼主,与君共勉!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4-22 17:38
              回复
                易经是上一个文明或上上文明的智慧结晶。只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和战火的侵蚀,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是以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易经的原貌。大家看到的是经过一代代人为注解颠倒周易。它到底还有多少营养已不得而知,不过,它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所以,也就变成了一本书而不再是智慧。当然,比起现下的碌碌众生来说,或多或少还会有用。因为,即便失去了精义,也不有骨肉,即便没有了骨肉,也还会有一点皮毛。所以古往今来,得皮毛者有之,而得骨肉者就不得而知了。


                12楼2014-04-22 17:46
                回复
                  不存“中华民族”这个词,这个词只是个臆想。


                  13楼2014-04-22 17:56
                  收起回复
                    前几天和几个居士聊天,有个女居士说如何如何,然后就问她:
                    有没有锁门后走不远总觉得门没有锁好,甚至再回去看看的现象?她说有。我就明白了。原来,她有轻微的强迫症。
                    同室一共大约有十几个人,令人意想不到的说有雷同现象的竟有三分之一还要多点。这不由得不让人深思。同时也让我联想到某项民调说咱们大约有多少多少的百分比率心理健康问题。当然说心理不健康,不一定非达到变态的程度,但它肯定是有障碍,有心理障碍的人,行为处世或多或少会有很多偏激的成分。
                    其实看你是不是正常。就要多很多方面入手。而不是别人说一句,你立刻就反驳,不问青红皂白。


                    14楼2014-04-22 20:51
                    收起回复
                      孔子形容颜回的品质曾对鲁哀公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其实我们想想,这确是一种了不起的品质。首先不迁怒,请问各位,有几个人做得到?明明是我们的错,我们却一定要怨别人,明明是自己的原因,却一定要让别人替我们受过?
                      不可否认,有时候别人也有错,但如果自己一点错没有,这种事就不可能继续发展。请各位扣心自问是不是这样?在外面受了气,回来就把气撒到老婆孩子身上。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就把气撒到父母身上。有的人自觉面壁十分钟。
                      不贰过更难做到,虽说同样的错,有些人却一犯再犯。明明知道不对,还要一意孤行。这和国家有关系吗?和信仰有关系吗?


                      15楼2014-04-22 21:00
                      回复
                        有些人盲目攻击宗教。说是迷信。
                        见到这种人,我就很想问一句:什么是迷信?了解了,明白了,知道了,叫正信,反之叫迷信。但是迷与不迷是建立在你已经了解的基础之上。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就象学生的考卷,学生答完题,你是教这科的老师,有标准答案,你可以阅卷知道对错,如果你根本也不懂,你就乱下断语,说这题是对是错,请问,这是正信还是迷信?
                        有一次,有个信基督教的朋友在一起聊天,问:你信什么?我说信佛法。她就说:你那是迷信,你信那干啥?不如信基督吧?我笑笑反问:你读过金刚经吗?她说没读过。我又问:圆觉经呢?她说也没有。我就又问,那楞严楞枷经你听过吗?她还是说没有,我最后又问,那佛教的经论你读过任何一本吗?她说没有。我就说:你即然都没有读过,你如何知道它是迷信?是不是迷信,等你读完了三藏十二部,引经椐典地和我讨论,如果你真的说服了我,那你再下断语才是科学的,不然,就凭你听别人的三言二语就认为迷信。这科学吗?


                        16楼2014-04-22 2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