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题<?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和顺平的相遇纯属偶然,那是大二的时候我心血来潮选修了哲学,那年暑假,学期末教授布置了一篇关于佛学的论文,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来说,这是一个灭绝人性的课题,而佛教作为一个东方宗教在国内盛行,这个题目又颇具人情味,为了拿到那微乎其微的学分 ,我每天抱着笔记本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佛学经常让我想起西游记上法力无边的佛祖,这是我对于佛的最基浅的认识,随着90年代西游记被搬上荧屏,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金缕袈裟,盘膝而坐,要么挥挥大手,弹指间山崩地裂,要么说一些世人听不懂的佛语,奢华的外表下散发出无限神秘的气质。随着研究的深入,看起来晦涩的佛经特别耐人寻味,原本任务式的论文已经有了实质的东西,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能给予安静以生命的佛经佛颂。也许正式因为佛经的抽象,在图书馆看佛的人并不多,佛书的书架也被安排在偏僻的墙角,难得的是每次我去找书的时候,都会看见一个人,有时身子倚在墙上低着头安静的看书,墙角的光线并不好,所以看书的时候几乎把整个脸埋进了书中;或者坐在地上,双腿和上身曾直角,头微微上仰,紧闭着眼睛,像是在养神,又像是在沉思,自始自终,他都没有看我一眼。直到那天,我在图书馆寻找金刚经的解析译文,毫无预兆地有人拍了一下我的后背,
“你很喜欢佛学?”
我转过身来,看到一张木呐的脸,“一半为了论文,一半因为好奇。”突如其来的“问候”让我冷汗直流。
“嗯。。。感觉怎么样?”
“挺玄乎的,它的神秘与强大在吸引着我。”
“你认为佛的缺陷在哪里?”
这个确实让我很懵,我从未想过此类对佛不敬的问题,我从脑子里搜刮了半天,硬挤处两句话
“没有统一辩证的思想观念,所以它的宗旨流传有偏失。”
“何出此言?”
。。。。。“诸佛的思想犹如树状图般分叉错节,很难保证没有一部分枝桠会扭曲或者折断,还有,佛是矛盾的,佛崇尚深居简出,意在宁静中参悟一切自然界客观规律,却在奢华的装饰下给自己蒙上神秘的色彩,这与其初衷有着本质上的差距。”
顺平用手托住下巴,似乎在沉思,过了一会儿,问道:你读佛多长时间?”
三个星期,我说。
”那我建议你再读三年。”
。。。。
那是我第一次和顺平的对话,顺平显得较为沉着却又透露着傲气,让我很不适应,顺平留了我的手机号码,那天晚上他邀请我一起吃饭。那一顿饭吃了很长时间,我们从佛学聊到西哲,最后又谈了文学,平时一向酷爱读书的我在顺平的汪洋浩博下显得力不从心,他对于文学的态度和对作品的解析刷新了文学在我心中的定义,我从未有过如此强烈地汲取感,我似乎想把所有的卷帙浩繁都拥入怀中,细细地抚摸它们,让它们在我心底扎根。我从原先对顺平的排斥已经完全转变成了崇敬,而我对于他,或者只是一类可以共同欣赏佛学的人,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那天以后,顺平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也顺利地完成了我的论文。
顺平和我一样是中文系的,他学的是古典文献,身上有一种浓厚的古人气息,好像与生俱来一般。中文系的课程比较繁杂,不管主修还是选修的课程,我都非常感兴趣,每天课程都排得满满的,因此曾经一度为文学的魅力诧异好久,作业堆积如山,往往直到寝室熄灯还在纠结。在得知顺平有同样的烦恼之后,我们决定从寝室搬出,合租一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