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劫吧 关注:70贴子:2,731
  • 3回复贴,共1

政治哲学(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商君书》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进化思想 特别注意的是作者认为历史演进的原因不在社会外部,而是由社会内部矛盾引起的,即个人与社会及财产的分配、权力斗争等矛盾引起。尽管贤者圣人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但又是前一个时期社会矛盾发展激烈的产物,是应运而生的。
《商君书》作者在此处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不法古,不修(循)今”。改革必须向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根源开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24 10:01回复
    二,人性好利说
    慎到持人性好利说,《商君书》作者继承这一思想。指出生活中的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为了利益,还分析了利益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土地与住宅。(《商君书&徕民》:“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
    很有眼光,切中了战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由原来的“公”向“私”发展的时代脉搏。
    《商君书》作者教导君主们要懂得政治诀窍,就是利导(利益导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4-24 10:25
    回复
      三,力的原则
      社会政治关系主要是由力量的对比决定的。孔子罕言力,不过他不想对此多谈而已。墨子明确提出了“力”,并说明在政治中的作用。而《商君书》的作者,讴歌力,指出这个时代是以力的较量为特征的,《商君书&慎法》说,一个国家有成千上万的兵车即使有像有夏桀那样的君主也不会向敌人说半句软话。反之,一个国家进不能攻,退不能守,即使有尧那样的君主,也不能不屈服于强国。
      同时又指出了,力量是提高国家与君主地位最根本的凭借,力量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藏于民间。《商君书&靳令》说:“圣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故能用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24 14:02
      回复
        进化、利益、力量三者构成了《商君书》政治理论的基础。
        由进化观得出的结论是改革,不改革就没出路。但改革必须切中时代的脉搏,抓住人民的意愿,这就是利益。
        但作者并不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是以利益有诱导,从人民中像钓鱼一样钓出巨大的力量。
        这就叫“国不蓄力下用也”。君主掌握这种力量,一方面打击敌人,争王,图霸。另一方面又要给人民以利益,使人民服从接受管理。
        三者合一,政策为目的而服务,必须与时代相适应。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4-24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