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易吧 关注:70贴子:355
  • 0回复贴,共1

元氏山水总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元氏诸山之脉,则来自山西,历宁武、忻州、由平定、乐平等处,始及赞皇黄沙岭之嶂石岩,迤俪东北行,其连元境者曰“孤撮岭”。
孤撮岭东南旧志谓之“郡山”,今俗呼野立尖,又东南曰“黑石山”。
以上二山阳水南入槐。
又东北曰可兰山
又北东曰榆钱山。
由孤撮岭至此,山岭相连,皆以岭脊为界,岭西属赞,岭东北则元属也。
又东北曰无极山,距治三十余里。
又正东--九女山。
又东--灵山。
灵山之北--蟠龙山。
灵山之东为青龙峡,
又东--神岩山。
以上诸山,泜水流其南,潴龙流其北,二水之间距神岩山十五里,今石城也。
昔人以无极以下诸山为邑治之来脉者是也。
神岩山之南为万花山。
山东为南壶山。
又东北为出碑山。
又少东为中牟山。
以上诸山,泜水经其北,槐水经其南,至中牟山东,治南之水合流焉。
孤撮岭东南为鹿台山,以北为青峪岭。西界山西平定州,又北为苍岩山道口,西界井陉,又北为铁裹门口,即苇箔岭。又北为新岭,道路初辟,土人呼为新岭云。
又北为大石板沟口,其东为黄山,俗名珍珠山。
山南为九女山,东南为马岭山。又东南为常山,又东北为石榴山。
以上诸山,邑水之源于岭东,经其南者为潴龙河,石榴山东即金水河发源也。
北为壶山,壶山之东为粟山。
以上诸山,邑水之源于岭东而流于其北者为北沙河。
石板沟口之北为割髭岭,又北为湘山岭,岭名见普济寺碑。寺之东北界获鹿,西北界井陉,其地盖凸入于二邑之间者。
湘山岭之东为三公山。
又东为白石山,二山皆封龙西偏,与封龙山相连者也。
又东为封龙山,山之阳,书院在焉。
又东为白羊山,则封龙之东偏也。
北沙河流其南。
元山之最高者“磨盘山”,特峙乎诸岭之西。
岭上二村,曰佃户营,割髭岭。
其水皆西流于井陉,封龙山以北之水流于获鹿。


IP属地:河北1楼2014-04-26 13: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