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山海吧 关注:1,092贴子:44,170
  • 28回复贴,共1

【思旧社】第十期社课集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差点把这茬忘了,这期我表示要认真点,可能会比较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26 22:58回复
    感清明杂寄》
    昏歌行且饮,苦竹道中深。
    曲径风息去,空岗燕复吟。
    羁身凉数载,白发系千针。
    不过垂垂态,应能贯一簪。
    ~~~~
    初读平平,然细品之,恍见一子胸中苦闷,欲遁世。竹乃清幽之物,以苦字修饰,主人公心情可窥一斑。风无孔不入者也,风不得入何物得入耳?文曰:哀莫大于心死,但事无常态,一朝堪破,豁然开朗。
    人生苦短,何必自划囚牢,能行乐时且行乐。主人公形骸放浪,而自古放浪之人必生落寞,此情诗中可见。
    此诗情景拿捏极佳,颇有柳暗花明之意。
    我这半吊子古文:-[不许笑
    @修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27 00:03
    收起回复
      悼晦明
      忆及年时曾属文,而今抢地哭新坟。
      文园病渴怜风雨,邺架蒙尘隐饰纹。
      藏拙奈何天亦妒,守身从此笔须焚。
      临空酹酒遥相祭,倚遍阑干对夕曛。
      ~~~~~~
      乍看,流畅至极,似乎连修辞都木有,还趋近打油,如果碰到自以为是的“高人”肯定二话不说先贬低一顿。然而这正是此诗的优点。
      若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语言浅白恰恰是炼字的体现。从头到尾许多字都很有力度,比如:枪。哭、渴、怜等。
      再来看看真的没有修辞吗?当然不是。首联运用对比手法,感叹生命之脆弱,旦夕而已,祸福谁料?自古及今又有几个康节,唯听天意。颔联两个典故,进一步将作者的感慨延伸。
      是谁说过人定胜天?不过妄语耳。遇上天灾也只能空自伤怀,此情颈联尾联可见。
      优点已经说过了,我觉得缺点还是有的,就是太过于信手只能流于泛泛,出不了佳句。
      @宁墨莲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4-27 23:18
      收起回复
        担箩挈碗青山脚,祭扫插标门弟家。
        黄口追擒林樾木,耄年惋忆旧时花。
        来兮去矣成千古,北燕南归染鬓华。
        只在百花从中醉,何须留饮待黄沙。
        ~~
        偶今天不在状态啊,若是拖着大概会拖很久,这几天工作上的事搞得偶焦头烂额,暂时稳定不了,还是试着看吧。阿米豆腐,愿我早日解脱,别误会,偶怎么会想不开?话说清闲真好。
        言归正传,此诗细细读来还挺有特色的。
        第一'稳健有力。全诗意境处处透露出成年人的沉着、稳重,并且很有力,诸如:担、 挈、扫、插等字。
        第二,沧桑豁达。首联描绘出一幅祭奠故人的情景,颔联情景交融,即写出了景又抒发了情。黄口与耄年,一老一少。林樾木与旧时花,一虚一实。虽然不是绝对的工整,但出于不伤害意境,只能如此。毕竟律只是形式,实在守不住就扔了。
        跑偏了,我那个汗!接上,今日的老叟又何尝不是当时的少年呢?蓦然回首,才发现后人其实一直重复着前人的路,可悲可叹。
        年轻人谁能做到真正的豁达,不经历那么多的事,说看破之类的话都是妄言。而老人们风风雨雨几十年,什么事没经历过,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他们眼里何异于尘土?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
        第三,毫无拼凑感。此诗虽遵格律,但意却是顺着作者心意来的,看似信手而为实则收发自如,韵味十足。
        ps:好像进入状态了,我居然这么唠叨
        @青草池塘无蛙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4-28 23:52
        收起回复
          望江南
          文/耶律思闵
          春归也,风细杨柳斜。绿意满枝花如海,梨素桃红艳似霞。卓然好风华。
          清明时,青冢祭千家。烟雨杏花江南好,酥雨过后茗生芽。诗酒入新茶。
          清明小祭
          文/思闵
          断魂梨花又清明,寒烟青冢哭流萤。
          纸灰飞撒愁思祭,悲酒杏花黄泉饮。
          ……
          很遗憾的告诉你,那词跑题了,并且都有问题。
          这句:
          绿意满枝花如海,梨素桃红艳似霞。
          跟这句→_→
          烟雨杏花江南好,酥雨过后茗生芽
          一:不能承上启下 二:毫无层次
          这两句的出句范围太广,把对句都囊括进去了,比如→_→花如海,花海里面什么花没有,还用单提桃李?你都说江南好了,烟雨杏花,这个意象这么大,后面岂能用茗生芽?
          然而,还是有好的。比如→_→风细杨柳斜、青冢祭千家,
          再:诗酒入新茶、卓然好风华,虽为化用却无明显缺点。
          接下来说诗。大家都知道,诗与文最大的区别就是韵,无韵不成诗。古诗跟现代歌词不同,不能平仄通押。
          不说韵的话,意还是挺好的。
          建议看看《学诗百法》《王力诗词格律》
          ps:
          悲催的我不认识他id最后一个字,就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4-29 18:01
          收起回复
            【菩萨蛮•往事悲凉】
            秦箫湘瑟流年误,一帘幽梦成虚度。
            故里夜来香,疏林风欲将。
            独寻三叶草,残月清光皎。
            野冢草青青,眼波闻纵横。
            ~~
            此词有着浓郁的花间风味,如果再好上一点混在花间里也不会有人发觉是出自现代人之手。起句描绘了一个自缚身心的主人公,白天弹些曲子,夜晚贪恋好梦,一幅虚度光阴的画面。
            秦箫湘瑟→_→伤别之物,多指爱情,暂定主人公为情所困。
            一帘幽梦→_→宁愿抛掷时光,也要夜夜梦中虚会,可见用情之深。
            故里夜来香→_→怎么解呢?略加思索原来上一句是说漂泊,何处漂泊→_→秦淮、潇湘。刚刚我还认为流年误是个败笔,蓦然回首,我是如此肤浅。既然上句为漂泊,又冠以幽梦,那“故里”必是梦中,亦或许是此时回到家乡了。
            回到家乡之后,一个不眠夜里,听着风声在
            树林里回响,一抹花香悄然浮动,勾起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
            这时主人公要去寻三叶草,为什么寻它呢?其中肯定有故事。再说,夜茫茫怎能分辨草的种类,不过寄托而已。
            独寻三叶草,残月清光皎。→_→简洁、精炼,以月来衬托主人公的孤独、寂寞。
            结尾青冢→_→真相大白,居然是死别,呜呼哀哉!
            早年漂泊,归来已是阴阳相隔,用星爷的话来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此词铺垫、过渡、炼字都很自然,很成功。
            @倦了清风明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29 22:59
            收起回复
              清明悼高阳公主十个
              其一
              而今天下承平矣,便降琼英慰上皇。
              慈父君恩深且厚,赐之封号谓高阳。
              其二
              学步之余依父膝,时而哭闹扯朝裾。
              扯来扯去无回讯,犹在殷勤阅尺疏。
              其三
              贵气渐因年岁长,冰姿自与众人殊。
              短襟打马平林过,好个高阳出猎图。
              其四
              待得初妆能致客,婚书一纸或悲歆。
              从前偶有怀春梦,此后当存抱柱心。
              其五
              豆蔻年华出禁宫,嫁妆不与众姝同。
              或有财赀车二百,当时圣眷正兴隆。
              其六
              或许骄横因贵胄,平生举止不沉吟。
              竟因夺爵诬兄长,渐失高皇宠溺心。
              其七
              打马春风曾出猎,草庐之外会浮屠。
              巫山云雨翠绡下,记得从前女训无?
              其八
              浮屠丧命因金枕,公主伤心记旧情。
              更有禁宫高殿里,太宗震怒久难平。
              其九
              已因夺爵生嫌隙,更为浮屠怨父兄。
              待得帝崩无恸色,一心沈恨自纡萦。
              其十
              白绫一尺诚无奈,更累弟兄死或迁。
              大抵骄横能致祸,今之念此亦哀怜。
              ~~
              一口气玩十个还真是压力山大,明天楼下接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29 23:17
              回复


                9楼2014-04-30 06:47
                回复
                  接8楼
                  这一组诗写高阳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种种故事串联起来发人深省,好多句子可圈可点。
                  “天下承平”可以看出皇帝治理的很好,连上天都感到十分欣慰,便赐个孩子慰劳皇帝。而父爱与君恩的叠加更显得皇帝的喜欢。
                  扯来扯去无回讯,犹在殷勤阅尺疏。
                  自己喜爱的女儿又哭又闹全然不理,仍在打理朝政。这是对天下承平进一步阐释。依父膝,扯朝裾。可见小高阳多么顽皮可爱。再者皇帝被这么闹腾还不生气,得多么溺爱。
                  短襟打马平林过,好个高阳出猎图。
                  从前偶有怀春梦,此后当存抱柱心。
                  虽然风姿出众但命运不会总是眷顾谁,下一秒钟谁能料得到?
                  或有财赀车二百,当时圣眷正兴隆。
                  这句是诗人的猜测,为什么并不美好的婚姻却要如此隆重呢?应该是有政治目的。
                  打马春风曾出猎,草庐之外会浮屠。
                  巫山云雨翠绡下,记得从前女训无?
                  个人感觉最好的就是这个了
                  @司马青衫只为民


                  10楼2014-05-03 12:45
                  回复
                    下期 @青草池塘无蛙 来出题


                    11楼2014-05-03 12:46
                    回复
                      清明有记
                      见说人生不似真,三更起夜自梭巡。
                      窗含远黛浮磷火,灯映帷帘曳病身。
                      瘦去形容多露骨,肥来思绪慢劳神。
                      清明节至年年问,庭训而今何处陈?
                      把自己忘了,补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5-16 1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