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这个词迅速在中国流行,与“屌丝”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土豪”带有某种程度的贬义,类似“暴发户”,但是随着各种以iPhone5S为代表的“土豪金”产品的流行,“土豪”变成了一个中性词。犹如很多人自嘲“屌丝”一样,很多人也开始自称“土豪”,“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土豪”、“宁和土豪做朋友,不与愤青做闺蜜”,土豪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现象,而成为一个消费群体、一种消费行为的代名词,土豪不仅仅指那些家财万贯、富得流油的富裕消费群体,也指那些渴望“土豪化”的群体。如何捕获土豪芳心、与土豪做朋友成为品牌的机会。
土豪是怎样炼成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推动土豪消费?
彰显自我与身份识别的心理。一项针对中国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名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身份”,而且这个比例每年以3%~5%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与发达国家的市场不同,中国的消费市场还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人们利用名牌来装点自己、彰显自我、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无论是屌丝群体还是富豪群体,用品牌装点自我成为一股潜在的推动土豪消费的重要力量。
主动炫耀与摆阔心理。中国当前的富裕阶层,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抓住了机遇,白手起家而获得财富的,早年也曾经历了艰难困苦的阶段。因此,当他们拥有财富之后,就急于证明自己的“不同”,也是为了向社会展示自己努力赢得的成功,这种主动炫耀与摆阔的心理,给很多的昂贵的奢侈品和稀缺性土豪产品创造了市场机会。而这种心理也影响到今天很多还处于社会的中下层的“屌丝群体”,他们本身非常向往土豪的生活,但现时还没办法企及,这让他们心目中有一种隐藏的土豪化消费心理,加上很多信息的渲染,屌丝一旦翻身,立马变成土豪,这也是“屌丝逆袭”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
小富即奢的心理。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较之美国年轻25岁,目前主力群体集中在25?45岁,而月收入万元以上的人群有50%左右都是奢侈品的消费者。世界奢侈品平均消费支出水平占个人财富总量的4%,而中国有部分年轻的“月光族”,奢侈品支出往往会达到个人收入的40%以上,甚至很多消费者即便吃的差、住的差,也得消费奢侈品,这也造就了中国特殊的一种消费文化,即“小富即奢”。
社会阶层的群体演练。很多时候,人们通过消费实践、透过消费模式中的符号使用,建构他们的自我社会群体认同,因此,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可以使用的实用商品,还要透出这样的信息:消费者本人近似某种人或对某种生活方式拥有主张。这个现象在中国尤其明显,很多人的消费都是在做“阶级演练”,即不管你是不是土豪,是不是富豪,任何阶层都在通过自觉性的或者偶发性的消费,来试图寻求阶层的认同感,或者标榜自己也属于那个阶层,也因此,中国是一个跨界、跨位、跨阶层消费文化风靡的国家,土豪就实现了从暴发户、高富帅到屌丝的完整穿越。
结合法国哲学家齐美尔《时尚的哲学》看,中国有两种力量在推动着土豪消费:首先,下层群体力图爬上社会流动的阶梯,因此追逐土豪化的符号;而那些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土豪群体,则不断追求新的消费符号,以确保自己不被模仿,从而建立土豪的独特区隔。这种土豪的同化和异化的博弈和互动,让“土豪”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现象。
土豪是怎样炼成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推动土豪消费?
彰显自我与身份识别的心理。一项针对中国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名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身份”,而且这个比例每年以3%~5%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与发达国家的市场不同,中国的消费市场还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人们利用名牌来装点自己、彰显自我、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无论是屌丝群体还是富豪群体,用品牌装点自我成为一股潜在的推动土豪消费的重要力量。
主动炫耀与摆阔心理。中国当前的富裕阶层,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抓住了机遇,白手起家而获得财富的,早年也曾经历了艰难困苦的阶段。因此,当他们拥有财富之后,就急于证明自己的“不同”,也是为了向社会展示自己努力赢得的成功,这种主动炫耀与摆阔的心理,给很多的昂贵的奢侈品和稀缺性土豪产品创造了市场机会。而这种心理也影响到今天很多还处于社会的中下层的“屌丝群体”,他们本身非常向往土豪的生活,但现时还没办法企及,这让他们心目中有一种隐藏的土豪化消费心理,加上很多信息的渲染,屌丝一旦翻身,立马变成土豪,这也是“屌丝逆袭”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
小富即奢的心理。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较之美国年轻25岁,目前主力群体集中在25?45岁,而月收入万元以上的人群有50%左右都是奢侈品的消费者。世界奢侈品平均消费支出水平占个人财富总量的4%,而中国有部分年轻的“月光族”,奢侈品支出往往会达到个人收入的40%以上,甚至很多消费者即便吃的差、住的差,也得消费奢侈品,这也造就了中国特殊的一种消费文化,即“小富即奢”。
社会阶层的群体演练。很多时候,人们通过消费实践、透过消费模式中的符号使用,建构他们的自我社会群体认同,因此,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一件单纯的、可以使用的实用商品,还要透出这样的信息:消费者本人近似某种人或对某种生活方式拥有主张。这个现象在中国尤其明显,很多人的消费都是在做“阶级演练”,即不管你是不是土豪,是不是富豪,任何阶层都在通过自觉性的或者偶发性的消费,来试图寻求阶层的认同感,或者标榜自己也属于那个阶层,也因此,中国是一个跨界、跨位、跨阶层消费文化风靡的国家,土豪就实现了从暴发户、高富帅到屌丝的完整穿越。
结合法国哲学家齐美尔《时尚的哲学》看,中国有两种力量在推动着土豪消费:首先,下层群体力图爬上社会流动的阶梯,因此追逐土豪化的符号;而那些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土豪群体,则不断追求新的消费符号,以确保自己不被模仿,从而建立土豪的独特区隔。这种土豪的同化和异化的博弈和互动,让“土豪”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现象。
![](http://e.hiphotos.bdimg.com/album/s%3D1200%3Bq%3D90/sign=01edb001e7dde711e3d247f497dff56a/3812b31bb051f8195297034ed8b44aed2e73e700.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