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13,850贴子:993,648,169
  • 10回复贴,共1

发本小说,喜欢玄幻的朋友可以来看下,非黄非YY非小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别的意思,写小说完全是爱好,不图赚银子糊口,就感觉自己一个人写听孤独的,没人看的小说是最悲哀的,也欢迎大家给出意见,好的坏的,小弟全收下了,不过莫要人身攻击。


1楼2014-04-27 15:31回复
    呵呵
    。。。。。。。。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4-27 15:31
    回复
      楼主 你看我屌大吗


      4楼2014-04-27 15:31
      收起回复
        第二章 染血之旗 动人之鼓
        出潼关以北十七里处有座湖,湖名苏堤,方圆几十里,算不上名水,算不得大湖。此时雍秦帝国的前线部队已经至此,这天的天气格外好,桃花盛开,花瓣开始在春风中洒洒落下,加上刚刚又来一场春风化雨,空气格外清新,湖畔边依依杨柳,湖中红鱼鲫鱼开始冒起了泡沫,天地祥和。
          苏堤旁萧家村仅住着一户人家,雍秦帝国的人来了,村里的人都去了关里。萧红印不是没想过举家逃难,不过父亲萧沧的脊寒病又犯了,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犯,这几天萧沧的病变得越来越严重,怕是根本受不了牛车上的颠簸就要出事的。
          母亲也不愿走,说是自己走了,没人照顾爷俩的吃食。家中最小的小妹哭着赖着不想走,不过这个时候,顾不得萧笑这个小人的心思,硬是把她塞进邻里家的推麦车上,小家伙哭哭戚戚想从车里蹦出来,不过大眼睛瞅了瞅高度,哭的更加凶了。
          萧红印揉了揉萧笑的脑袋,柔声说道:“小妹,不管遇到什么事,无论走到哪里,记得,要多笑笑。”萧笑认真的点了点头。车子渐行渐远,“喂!给哥笑一个先。”萧红印大声朝着车队喊道。车这边,小笑笑捂着鼻子哭的身形抖颤,人闻人怜...
          秦军帝国先锋营第七校尉折眼,策马于萧家村前,居高临下俯瞰这座空荡荡的村子,身旁副校尉高俅儿赶紧拍马屁:“将军威名远扬,瞧瞧此地,大燕国人也不过尔尔。”
          折眼道:“大燕国门户未开,不知何时我大秦国铁骑能在大燕国的土地上驰骋自由。”高球儿接着话茬溜道:“燕国人羸弱,将军不必多虑,小的为将军马首是瞻,死而后已。他日兵临落炎城下,将军铁骑必能踏碎燕国城门,一雪前耻。”
          折眼听到最后一句话,脸色难免不悦,吓得一旁高球儿浑身僵硬。转瞬折眼脸色缓和,驱马进村,高球儿身前传来一句借你吉言,高俅儿这才放的松来,但也再不敢语一声,赶紧上马跟前。高球儿怕这位正校尉,一点反抗的心意都不敢有。
          要知这折眼,十年前在漠北江湖上便杀人如麻,后来又进了大秦国征北军,后随当时雍秦国万人之上的摄政王秦落衣参与了燕秦战争,在摄政王被杀后又随百里川屠了潼关万人。
          那可是真正不把人命当回事的主儿,虽说在后来被西北猛虎王在追击中亲自斩了一眼,不过还是活了下来,而且愈发的深不可测。要知当时十二万征北军活下来来的不过寥寥数百人这才是硬生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阎王!
          折眼刚入村寨,村南头也紧随冲出两骑,着燕国军服,不过一骑的军服已是有些老旧了,这骑胯下也是一匹老马,马上的燕兵也老了,随着马的脚步胸膛起伏不定,嫣然一副随时都可以掉下来的模样。
          折眼下令停下冲击,怕是后面有燕军的伏击,不过两个时辰过后,两骑之后还是未见动静,前方斥候也来报,前方未见燕军,潼关那边也没有动静。这是高俅儿策马而出,要说这高俅儿,气势还是有一许的,此人重三百斤,立于马上,可见威风。
          高俅儿使足了劲儿为自己壮胆,吼道:“前方何人,敢档我大秦铁骑,速速投降,我们大将军许会发发善心,给尔等一个全尸。”全尸,估计地上全都是尸首吧,折眼会有这等善心?不过这马屁算是拍到位了,高球儿心里仔细琢磨道。
          不过马上老骑扬声道:“老晶儿,你还没死,还做了千人校尉?就你那会破胆儿,你们摄政王也是白痴死的,领了像你一般胆小的一群废物。当年还妄想马踏我大燕,到头来被童将军手撕。怎样,今天,你个败军之将还敢再来犯我大燕国?”
          折眼被刀斩掉的一只眼睛无力的翻动着,脸色变得愈发难看,嘎嘎笑了起来:“可伶一个即死之人,遗言倒是说不得不少!”说完便带五十亲兵冲将了过来,气势汹汹。这边父子两骑也开始冲锋,父前子后。不过片刻,老人已经身中十余刀,显然只是靠一口气,不过他身边也已躺了七人,折眼暴怒,从马上跳下来,使出浑身气力抛出手中长枪,竟已有风雷之声,老人淬不及防,被生生定死在村中屠夫家的木质柱子上。
          “父亲!”萧红印悲痛欲绝,拨开周围所挡刀锋,下马跪在萧沧身前。萧沧摸着萧红印脸颊道:“印儿,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一点,倔牛脾气,随爹这个废人。不愿听爹话,随着大家伙一同逃去。爹知晓你是放不下爹,别哭了,爹不想死,阎王爷也不敢收留。”
          村南头此时竟有一户人家烧起了炊烟,烟雾缭绕,飘忽不定,像极了空中飞舞的战旗。萧沧手中紧握长枪,使出最后力气,拔枪而立,鲜血四溢。望向北方,歇斯底里:“至正三年莫家军前锋营斥候小队长萧沧,今日为大将军开旗!”
          父亲死了,我也断然不能护着娘亲安然走了,萧红印心想。再看着几步之外,足足站了一千雍秦铁骑,他紧紧攥着手里的精钢长剑,这把剑是去年临走时师父送予他的,剑筒是师姐送的。剑虽说是普通精钢,但是萧红印一直视若至宝。
          想想五年前,十五岁的他,懵懵懂懂,满腔少年豪气,为了小时候的一个做大侠的梦,背着父亲当年的一把破剑,孤身一人去了落炎城南边的千头岭。千头岭,从落炎城最高处看,山群连绵不绝,好似大军阵中的步兵营地,密密麻麻。
          师门在半山腰里,北地修行之门并不远远不及帝国东部,落安门这种小门小户当然算不上有几多名气,入门门槛极低,最重要的是入门费用不过一两银钱,而且在山中兼职做做活计也是可以赚上不少工钱的。所以还算不上凋零,每年都有不少北地穷酸游侠儿前来慕名。与其说是慕名,也不过讨个住处罢了。
          小门小户的罗安门大师父成公敦不计较这些,和善慈目,坦坦荡荡,尽管是来者不拒。萧红印如同大多北地男儿一般,为人实诚,沉稳内敛。刚上山那会儿,也不多修行,成日做一些得赏的活计,没日没夜三个月,硬生生赚回十两银钱。
          师兄妹们笑他心眼儿都穿在钱眼了,他也不辩解,乐呵呵的盯着他们笑,笑起来呲牙咧嘴。时间一久,山里的人总觉得萧红印是有点痴傻的。师姐姑苏如叶喜欢找他玩,因为这傻小子笑起来有她的风采,一般的是没心没肺。他们总是合伙计算着去偷师父的秘笈,开始出这种胆大包天的主意的当然是师父最**爱的苏大小姐。
          姑苏大小姐那时只有十四岁,恼人的是偏偏入门比萧红印要早上一天,这是萧红印当时最想不通的事情。这个身高只及他肩膀的女孩,每次见他:“小师弟,小师弟”的叫个不停,就像山里师父养的雀儿般欢快。萧红印每次见到她心情都很开心,她总能让萧红印想起家中的小妹,如她一样,这般恼人。说起偷秘笈这件事,一直到下山,萧红印也没见道秘笈的影儿。
          有一次成公敦摸着姑苏如叶的头慈详的说:“叶子,咱们宗门是没有秘笈的,修行于天地,修为在人心,秘笈终究是外道呀。”萧红印觉得这话是在理的,劝过姑苏如叶。结果姑苏大小姐大眼睛滴溜溜一转,盯着他说:“小红,你是不是害怕了?那老头说出这话肯定是心虚的,哼哼,他肯定害怕咱两偷了他的秘笈到时让他当徒弟。”
          说完这番话的姑苏大小姐莫名的委屈起来,看这架势,萧红印知道要赶紧认错,不然这位小姑奶奶哭起来那叫一个伤痛欲绝,没完没了。“小师姐,我错了,你别哭了,我都听你的。”
          “作真?”姑苏如叶脸色缓和。
          “大丈夫一言九鼎”“哟,还大丈夫吆,掏出来师姐看看?”说完转身却不见了萧红印身影。这小子多半是跑路了,不过老娘我喜欢上你了,姑苏如叶掩嘴含笑。不远处拐角,萧红印气喘吁吁的停下来休息了一小会,继续逃去。十五岁的萧红印,怕极了这位小他一岁的小师姐姑苏如叶。
          萧红印下山时,包袱背了攒了五年的钱,共七十一两三钱,全部在药铺买了治疗父亲脊椎的草药……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冲杀了,萧红印已经筋疲力尽,倒在他旁边的已不下二十骑了,萧红印再次策马回旋,身上又多了三支流矢。他已经没有力气提起长剑了,只好斜斜的拄着,村南头的炊火停了,烟雾尽数散去。
          一位中年妇人安静的从南边走来,妇人望着柱子下丈夫的尸体有点害怕,有点恐慌。妇人不懂为什么他们要杀他的亲人,为什么北边帝国的人这么喜欢杀人,她不懂,也不想懂,她只想着一家人安安静静,平平淡淡过着这一生,看着马上斜倚长剑的儿子,看着对面数不清的骑兵,妇人的脚步变得稳了下来。
          我儿子还没吃饭,吃不饱怎么和人打,妇人心想。“印儿,娘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茄子庚鱼,吃完饭先。”妇人从包袱里取出饭盒,放在萧红印的马背前,然后又踮起脚尖,摸了摸儿子滴血拄剑的手又说道“儿子,有娘在,别怕。”
          萧红印看着母亲红肿的眼睛,咬了咬牙齿,捧起饭盒认真的吃起来。“娘,下次多放点辣椒,印儿现在已经不怕辣了。”萧红印将最后一口菜吃光,将饭盒交给母亲。看向对面折眼,平静的说了三个字“来,来战。”
          这一刻,萧红印的气势攀升至极点,天地仿佛都凝结了,视天九等直入一等猛虎!刹那间逼退折眼,直入雍秦军阵中三个来回剑斩七十余骑,铁甲再生十六箭。随后下马扶母亲上马,向潼关疾奔,折眼下令急速前进,数百铁骑紧跟萧红印身后。
          萧红印从来没想过死亡,死亡这个问题他甚至从来没有去深思熟虑过,他才而立之年呀,人生才过短短二十载,以后还有几十载的人生大好时光呀。
          此刻,开始在马背上咯血,背上的箭伤和刀伤开始裂开,他知道是因为颠簸所致。他开始有点害怕,他害怕自己的死去,他害怕潼关里的小妹以后注定被人欺负。他也开始有点自嘲,自嘲他可能保护不了自己的母亲,自嘲自己可能要成为修行史上甚至帝国历史上第一个被马颠死的猛虎境强者。萧红印的精神开始恍惚起来,伤口的血流的更加多了,恍惚间他看见了濒死时悲怆的父亲,被马骑踏过满衣是血的母亲,甚至还有自己被高高悬挂的人头….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他好像听到了战鼓的律动。萧红印的剑在动,他在醒!


        8楼2014-04-27 15:38
        回复
          第三章 先人血
          潼关上,一个女人不顾士兵的阻拦,冲上了城墙之上。
            女人穿着一袭梅花长袍,头发不如西北的女人一般包起来,而是散散的如瀑布般垂下来,身型高大,臀部高挑,宛若有两座小山坐落。女人的脸稍显点婴儿肥,眉毛首尾丰盈,如有悬犀,宛若新月,目明有神。
            士兵们看着这个女人,眼神肆无忌惮,也不知道哪位汉子有这等福分,这么好的娘们来寻,是自己定是要供起来,光这高臀,啧啧、最起码得玩个十天半个月的。
            女人站在城楼上,看见了她的那位人儿,他高了些,壮了些,一身甲盔的他看起来让她觉得骤生豪气。他受伤了,马脊上的他看起来有点飘浮,不过目光一如从前那般,清澈、坚毅。是她的小师弟,那是她的人儿,她姑苏如叶的男人。
            “萧红印,你可给老娘撑住咯,老娘还是个雏呢!”姑苏如叶大声喊道。城外七里,折眼又在萧红印全无防备之时刺中了萧红印,萧红印淬不及防,被枪身传来的力道险些震出马背。
            忠儿也中箭了,能驼他娘俩到这儿已经全然力竭了,萧红印感受着坐下马的气息波动。这匹马叫忠儿,是萧红印从北漠草原上驯服的野马,本来西北的人们是不给马起名字的,怕伤了家里的佛气。不过萧笑硬是要叫它忠儿,还说哥哥这么威风,马没名怎么可以,萧红印**着她,便由着她一天在马棚边“忠儿、忠儿”的叫,后来萧红印心里对这名字也认可了。
            “娘,让忠儿先背您过去,印儿杀两个敌人再过去。”萧红印在马背上极力忍着颤抖平静的对母亲说。萧红印母亲转过身伸出手在摸了摸萧红印藏在面甲里的脸,轻轻的嗯了一声,萧红印落马,萧母强忍着这场面转过身去,渐渐远离。
            “萧红印你这王八蛋,过来呀,你他么不过来老娘就去落炎城里卖春去,天天给你扣一顶绿帽子。”城外三里,萧红印再一次倒下了,城墙上的姑苏如叶哭的歇斯底里。
            咚、咚、咚咚咚咚,城墙上的战鼓响了起来,萧红印从血泊中手臂弯曲这,然后他看着城墙上慌忙攒动着的士兵的身影,躲在城墙角落里哭的伤心欲绝的萧笑。萧红印的目光随着鼓声上移,他在茫茫人群中,看见了那抹长袍如雪。她为他擂着战鼓,一如多年前她为他在山中洗衣裳时那般倔强,那般不熟练却从不收敛。她比下山时要高上许多,丰满上许多,萧红印笑了,笑的肆无忌惮……
            折眼看着这个如神明一般疯狂的再次站了起来的男子,眼中竟流过一种不察觉微的恐惧,恐惧,是的、是恐惧。眼前这个男的右手断了,浑身插满了箭矢,脸上都挨了好几刀,刀刀可见白骨,可就是这种眼神,死死的盯着他,折眼又一次有了十年前快挨上落飞炎战刀的感觉,无力、恐惧,仿佛白日里独自遇见了死神。
            可是他折眼不能退,他的家族已经全部绑进了这次战争。不能退,如果退却了,他和他的家族将永无出头之日,折眼使出全身勇气对自己说。
            雍秦帝国的骑兵开始了无休止的冲锋,萧红印身影模糊起来。在这种冲锋中,一个人的萧红印看起来就像是在秋天的风中从树上刮下来的叶,随时都有可能**下来在不知名的角落。
            “不要在撑了,萧红印你安心得睡吧,娘和小妹我会照顾着好好的。”姑苏如叶肝肠寸断。此时的萧红印俨然已经没了人形,浑身已经没有一处不是伤口,全都是一片血肉模糊。此刻雍秦人已经再也没有人敢上了,即使面前者这个人已经是弥留之际,折眼不敢、高球儿更不敢,他两身后,横横竖竖,八百秦骑尸体。
            萧红印头面向北方,眼神在那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唇齿微微的动:“爹,印儿今日先为您开冥道。”言后倒下。鼓楼上那身白袍也缓缓坠下楼身。
            至正十七年惊蛰,潼关门外,燕秦两国兵力未曾交战,秦军一日之内损失九百余骑,前锋营骑兵校尉折眼,成了秦军中乃至秦国大小市井中一个笑话。
            把这位威风凛凛,位高权实的边塞将领从高高的马背上托下来的只有两个人,一个老卒子,十年前便不惧财狼,十年后依旧自拥英雄的豪杰气概;一个后生仔,潼关城外猛虎初生,潼关城外一人杀尽千人军。
            但财狼出,谁家儿郎曾辱谁家血?


          9楼2014-04-27 15:40
          回复
            哼哼哼就你们这渣渣网速还想和我抢二楼大声告诉我我是几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4-27 15:44
            回复
              第六章 一路顺风
              出征第五日,燕国兵车辎重在官道上缓缓前行,估摸着日子,明天早上大军前锋便可抵达潼关了,官道上不知是哪位粗犷的汉子唱起了那首知名的民谣。“
                清早把**下,扫地把桌抹,
                耳听人言话,何人到我家?
                战场埋骨地,尸首谁来拔?
                甲身依然在,何人到我家?
                咿呀嗬嘿~,何人到我家?”
                八万燕国军伴着动人的民谣在第二天的清晨破晓前,悄然来到潼关,潼关守备沈弘文带全家老少披麻戴孝,下马跪地迎接。
                沈弘文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为人胆小怕事,做起事来也畏手畏脚,早些年是个富有的商人,后来想混个官当当,这些年里里外外四处打点,加上早年经商毒辣的眼光,让他生生爬到今天这个位置。
                那天萧红印在关外三里与雍秦人厮杀,这位谨慎的守备硬是下令全军戒备,不得出城迎敌,萧红印活活被耗死在潼关城下。后来才知道那位如杀神一般的年轻人,是西北王的亲外甥,吓得好几日都没睡个好觉,这才有了今天早上这一出。
                一见莫飞炎过来,立马连滚带爬,一把鼻涕一把泪说道:“小的该死,实是不知那天的那位小将军是大将军的外甥呀,要是知道,肯定带全城儿郎们与那贼子决一死战,救出小将军。”莫飞炎走过来便是一脚,踹得这位守备痛的都说不出话来。
                “滚你娘的,好一个你不知道,老子问你,那天城外多少雍秦人?城内多少守军?”“小的知错了,大将军绕过我吧。”莫飞炎又是一脚“老子在问你那日城外多少雍秦人多少守军?”沈弘文呜咽道“城外雍秦骑兵九百余众,城里两万守军。”
                莫飞炎再问:“你为何不出兵营救?就因为你不知他是我莫飞炎的外甥?”“小的怕敌人有埋伏。”沈弘文声如蚊呐。“好好好,我问你关外三十平原,如何埋伏?”莫飞炎冷冷的盯着沈弘文、目光如钢针般扎入沈弘文心底。
                “小的该死,是小的胆小,怕万一输了,小的这小半辈子可就完了,是小的害了小将军。”沈弘文在地上不断的磕头,石板地上也渗出不少血来。“起来滚吧,去落炎城谋个文职去干吧。”说完径直往外城墙方向走了,地上空留了一个满脸鼻涕和血迹的沈弘文。沈弘文望着莫飞炎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叹息一声。
                大将军呀,小的天生胆小怕死,这个小的知道,不怕您笑话,带上一万人出城捡捡军功这种事小的也是敢做的,不过您看看这次来的雍秦人的军器装备呀,我大燕国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呀,我若出城,万一损失大半,这种时候,我们大燕国一场仗都输不起呀,这是沈弘文不曾对莫飞炎说的,说了也没有用的,沈弘文心里知道。
                莫飞炎站在城墙上,望着十里之外浩浩当当敌军,密密麻麻的黑色,几乎染黑了大半个天空,整整三十万铁骑,覆盖着天的那头,莫飞炎甚至想不出要用什么书上的韬略将如此之多人打退,更别说是打败了,莫飞炎的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了。
                出征前的第三日,他收到一封来自帝都安蝉的手谕,背面写着:弟,莫飞炎亲启。内容是这样的:吾弟飞炎,见字如面,十年前,弟为大燕一战安定帝国西北,更是将大燕国西北疆域延伸七百余里,十年前弟之雄姿英发,依旧历历在目,如今南方战事吃紧,东北更有虎狼伺机而动,朝廷已无一将一卒可用。兄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奈何天道不公,令我大燕国四面楚歌。此番雍秦人倾巢而出,兄不能驰援于弟,深感愧疚,如今兄于安蝉加紧征兵造械,望弟万万守住落炎,六个月后,援军即到。他日若能功成,有我大燕国的大陆,莫家永不没落!
                那天莫飞炎拆信看完之后,久久沉默不语,传口谕的宦官回去只带了一句话:清明,八万莫家儿郎出兵潼关。
                莫飞炎据守潼关第二日,步兵都尉蓝青山率众出城迎敌,交战一个时辰,双方互有胜负,燕军折损七百六十二人,秦军死伤六百一十三人,秦军前锋营校尉折眼杀二十一人,历史上长达七年之久的燕秦战争便在此日悄然拉开了序幕…这天莫飞炎站在城墙上目睹了全部战况,如果说十年前的雍秦士兵只是一群咧着嘴巴的豺狼,如今的雍秦是兵则是一群伺人而嗜的狼群,是穿着精良铁甲的一群。
                夜里,潼关军枢大院里,所有燕国西北高层将领集结于此,分析今天的战斗和以后燕军的军务。蓝青山孤零零的跪在院中,一脸不甘心。莫飞炎走来扶起蓝青山问:“青山,你觉得今日雍秦军如何?”“青山有辱大将军之威,请将军责罚。”“责罚暂且不论,今日雍秦与十年之前如何?”蓝青山答:“末将性子直,就直说了?”“旦说无妨,否则早晚吃大亏。”
                “今日与雍秦人一战,末将观秦军士兵内正于身、外正于行,此次秦军的寒光铁衣,寻常箭矢竟无法穿透,即使一番冲撞,却能在最短时间重整阵容,比如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说完底下便议论纷纷,仿佛一下炸开了锅。
                “陈同甫,明日便由你率三千铁骑出城一战,可好?”
                “末将领命!”陈同甫满脸自信的领命而归,心想着,蓝青山这个匹夫,老了老了还霸这都尉的位子不放,这回好了,打了败仗,还托词说一大堆秦兵之如何如何厉害,惹怒了大将军。
                不过还要感谢这个老蠢货,若不是他,老子怎么在家族里继续耀武扬威呢,哼哼。陈同甫今年二十三岁,是落炎城陈家长子,陈家家大业大,独独少个军政上的,这不,此次出征陈家家主不惜万两白银捐做军饷,硬生生把他这个眼高手低的长子扶上了一名实权校尉。
                落炎城城主府,长女莫飞丹硬是吵闹着要去帝都安蝉,母亲萧书瑶心里舍不得却不得不妥协,一来长大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二来西北战事不稳,让她去帝都也是能安全些的。莫书丹是那种说走便走的性子,当天傍晚便已收拾好了行李,一路上萧书瑶千叮咛万嘱咐。
                莫书丹有点不耐烦了嘟囔着“好了好了,晓得了,晓得了。”临走时莫书桃萧书瑶母女俩泪眼婆娑,三弟莫飞腾今天也出奇的没去捏他那些难看的泥塑,莫飞丹上马时,莫飞腾小小声的说:“姐姐一路顺风。”声音随即被马蹄声淹没到不知道何处。
                马背上背身过去的莫飞丹嘴角歪歪的扯了扯。
                前行的路上,给你爱的人,会永远陪着你;你爱的人,会永远陪着你。


              13楼2014-04-27 15:45
              回复
                吃口饭去,没人吗?哎


                14楼2014-04-27 15:50
                回复
                  没人呀


                  15楼2014-04-27 2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