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人之所以会焦虑会忧愁有喜怒哀乐,大抵就是因为与旁人有发生必然的联系。人前的表现必然不是自我,及时那人极力的想表现的真实,那也必不是本质的自我,因为在这样想的一刻,人已失了自我。推究下来,大概只有独处时的人才是真的自我,独处也必须是彻底的独自一人——譬如,不可借助任何通讯工具与外界的人发生联系,甚至不可以通过阅读近现的书来寻求自我的澄静,当然也不必或许严苛得把阅读长久以前的书籍算作是一种与外界的关系——只有在这种时候,人才可能享有一个真正的自我。这就是为什么别人是几乎不可能读懂自己的心思,所谓读心术也极有可能是过去的人们在参悟这一点之后臆想出来自我安慰或者自欺欺人的借口。我们总是倾向于一个人哭,一个人笑——即使我们在人前哭笑,这种情感的宣泄也一定是有所保留的,除非面对的观众是最亲近,是我们认为的最无需防备的人——这样独自哭笑或许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可能是出于一种人类的自我防备,亦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物种的自我保护。然而,这种自我防备往往在面对家人和伴侣的时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简单的说,当男女成为情侣或者夫妻是,他们便倾向于一起做很多事情,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融合的过程,我认为这大概是因为双方都相信对方最终将成为另一个自己,而当两人的这种亲密的联系不再时,个体便回归到独立的状态。所以人在集体与个人这个问题上是很矛盾的,少有人能为了纯粹的自我而放弃与周围联系的机会或者去寻求一个真正的灵魂相近可以融合的另外的一个个体,大多数人选择在尽力融入集体的同时保持一点自我的独立性。也许大数人的做法是最实用的,然而当我们需要完成一些紧急重要的事情时还是保持自我最重要,或者最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