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08贴子:657,227

《窃明》的硬伤!证明历史小说不是什么人都能写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允许我先引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 

天启四年正月,毛文龙寄予厚望的四年攻势发动,......明军左路拥有未来的名将:孔有德、耿精忠兄弟和尚可喜兄弟,......孔、耿、尚都是辽东矿工家庭出身,东江三矿徒的名声......。 

本段文字,见“烈烈北风意未逞 第二节”的后半部份。 
======================= 
我们都知道,或者说真正学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 

耿精忠是耿仲明的孙子,哪年生的,咱不知道,但俺知道耿精忠是1682年被康麻子给灭的。那么 耿仲明呢?

耿仲明的生卒年是(1604~1649) 

按照窃明作者所写,天启四年(1624年)的时候,耿精忠的亲爷爷才20岁,其可爱的孙子耿精忠,竟然可以提刀上马,并且同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名声大振!这,这实在太搞笑了! 

所以说,历史小说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写的,首先就要脸皮厚啊!因为只有脸皮厚的人,才敢标榜自己熟读史书啊!哈哈哈!

如果作者想以笔误来推脱,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耿精忠这三个资,在书中多次重复出现,这就绝对不是笔误的问题,而是对历史根本不懂的原因了。

但我还是有一个疑问,窃明的粉丝,据说上万了,怎么这上万的人,就没有一个发现这个错误呢?难道所有的粉丝都是历史盲? 


1楼2007-12-21 16:48回复
    重新发贴了,加精只是开玩笑。

    我只是极其反感窃明的作者罢了,还有那些粉丝,素质太差!


    2楼2007-12-21 16:49
    回复
      为了避免他们篡改证据,我特意查了一下:

      截止“烈烈北风意未逞 第二十节”这一节的结束,耿精忠三个字,一共出现了三次: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十二节”中,出现了两次:

      ......毛文龙死后他继任东江总兵,是东江变乱的导火索之一。明军内讧中黄龙还曾被耿精忠捉住,带来的亲兵虽然及时救了他,但还是被辽东武人削掉了鼻子和耳朵。  

      孔有德、耿精忠、毛承禄叛乱后,黄龙联合尚可义、尚可喜兄弟伏击他们......

      连续两次的耿精忠字样。加上我主贴的字句,一共三次。由此可见,绝对不是笔误。


      3楼2007-12-21 16:59
      回复
        耿仲明是1604年出声,到甲申年,耿仲明是40岁。这个时候,如果耿精忠已经剩下来的话,只有一种解释:

        耿仲明12岁的时候,也就是1616年,生下儿子耿继茂,

        然后耿继茂12岁的时候,也就是1628年,生下儿子耿精忠。

        到东江叛乱的1635-1640年前后,耿精忠是7岁到12岁之间。这么年轻的反叛头子,应该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4楼2007-12-21 17:03
        回复
          搂主好本事。不过有点咬文嚼字,吹毛求疵


          6楼2007-12-21 17:12
          回复
            规定我还没看,加精只是跟你们开玩笑。不加没关系,因为我已经很高兴了。

            注意到没有?40次点击,没有一个窃明的粉进来驳斥,这很不正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傻了啊


            7楼2007-12-21 17:12
            回复
              搂主好本事。不过有点咬文嚼字,吹毛求疵。 
               
               作者: 宁馨至远 2007-12-21 17:12   回复此发言 
              ========================
              呵呵,吹毛求疵这个罪名,我可不敢当,你们拿出一个‘宗保’的证据,就一棍子把人家羊妹妹给打死,你们难道不是吹毛求疵


              8楼2007-12-21 17:14
              回复
                吹毛求疵不是罪名!只不过讨论到了这个地步就没有意义了


                9楼2007-12-21 17:18
                回复
                  • 58.211.231.*
                  三藩是吴三桂 尚之信 耿精忠
                  辈分是 一 二 三

                  看,我这个小白都知道,嘿


                  11楼2007-12-21 17:43
                  回复
                    从吴三桂与洪承畴师生的关系来看,吴三桂与孔有德等人,确实是平辈的关系。

                    尚之信是尚可喜的儿子,耿精忠是耿仲明的孙子。

                    因此,11楼的排定,非常准确。

                    但从祖大寿和吴襄的辈份来看,吴三桂的辈份,其实还是很大的。不过这点就无需争议了。吴三桂同孔有德等人平辈,毫无问题。


                    12楼2007-12-21 17:47
                    回复
                      刚开始看切明觉文字的还不算太差。然后就发现作者人品有问题。然后发现作者智商有问题。然后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可笑


                      IP属地:江西13楼2007-12-21 18:39
                      回复
                        作者是毛文龙的后人?
                        请问那里说明了? 你自己猜测的还是你乱说啊?

                        另外,我并不是袁黑,但是看到你这样的观点真的很可笑。
                        如果一本小说没有一点错误,那真的历史课本了。(请问金庸的小说有好多与历史不符合的?照你这样说,不是都应该扔了?


                        14楼2007-12-22 01:11
                        回复
                          • 221.237.207.*
                          看《窃明》,是看作者文笔和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本来就是看个乐子。架空小说原本就是完全扯蛋,那么认真干吗?你还当真了吗?

                          只要情节需要,随便作者怎么杜撰都行,有人欣赏,有人看就行了,作者也可以挣俩零花钱用,那么认真干吗?

                          还研究书中人物的祖孙三代年龄,有够无聊的。真是消遣的书碰上更无聊的人啊,呵呵..


                          15楼2007-12-22 01:45
                          回复
                            • 121.229.66.*
                            很明显那是笔误,把耿仲明、耿叔明兄弟误写成了耿精忠,从上下几章的内容都可以看出来,吹毛求疵,还以为找到宝了呢


                            16楼2007-12-22 0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