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吧 关注:307贴子:5,717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吸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紫砂壶的透气性和吸水性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表象,以前的标准是吸水性要低于百分之一点五的紫砂壶才被充许出口。
红泥类的泥料比较容易达到这一标准,可惜实际产品测量也很麻烦。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欠火的的紫砂壶吸水性肯定要强一些。如果欠到了烧结要求,那属于胎质疏松,剥落和迅速风化效果都会有,紫砂的吸水性是在紫砂半闭合气孔内的沁水程度,烧制的窑温越低,泥门越松自然吸水性就强点反之亦然。
紫砂透气性是在于其颗粒的半闭合气孔结构,烧结后都有的,除非烧坏了,透气是渗出度,不是一回事,透气性就烧结温度来说,只要达到烧结要求,区别不大,欠火,区别就大了。实际效果来看,欠火的壶吸水性要大一些,但是没有利茶性,也养不出效果,现在经常有不良壶商把欠火的壶所具有的吸水性忽悠成透气性强,这不是一个概念,紫砂本身的气孔率是其特点,高岭土也有气孔,但是全闭合,上釉以后就更别提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紫砂是半闭合和闭合气孔组成。
所谓透气性,也就在这了,红泥、朱泥、段泥、紫泥等等,气孔状态不单和泥料有关系,烧结程度也有影响,欠火的胎质疏松,泥上讲,朱泥过筛颗粒细腻,烧结以后气孔率,透气性肯定比紫泥等差一些。烧结效果上,我们曾经用好几种紫砂料做过对比,就拼料来说1150-1220之间属于烧结饱和,从断面上看,其胎骨结构和晶体融化程度是差别不大的,但是泥表面效果却是差距巨大,色泽效果和滋润感等等,包括音频,都有较大区别。本山料很奇怪,温差上下区别后,烧结程度也会逐步变化,尤其烧结结晶效果,温度越高,在不烧坏前提下,气孔率下降。红泥根据产地的不同,区别尤甚,以黄龙山红泥为例,烧结效果与温度的关系相对稳定。
紫砂壶之所能越用越光润,就是因为特殊的胎骨,所以紫砂壶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茶叶里边的果胶质、多酚类物质等等会吸附于半闭合通道之间,所以壶体会有香气等等,壶身起光,如果老用手摩挲的,其实就是茶叶里边的果胶质,单糖,多酚类物质,茶红素,儿茶素.........等等内质与你手上的油泥结合的结果,如果讲究的,其实就是茶叶内质等等的包裹,至于说堵塞气孔,没见过堵死的,就像下水道,天天冲,天天用,倒得都是水溶物,不太好堵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5-02 22:09回复
    知识贴强烈欢迎


    IP属地:江苏2楼2014-05-02 22:50
    回复
      支持一个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03 22:11
      回复
        @天壶地壶 给加个精!知识贴 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5-04 00:16
        回复
          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04 09:38
          回复


            7楼2014-05-06 14:42
            回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08 00:10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08 01:10
                回复
                  支持!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5-08 20:38
                  回复
                    学习了自从学会复制粘贴以后,我的经验小康了,一口气拿五点,不费劲儿,复制一次粘贴无数次,真实惠 ,顺便顶下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5-08 23:23
                    回复
                      好贴学习了欣赏了分享了


                      13楼2014-05-08 23:36
                      回复


                        IP属地:四川14楼2014-05-09 22:09
                        回复
                          顶一顶技术贴。。。。。。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5-18 0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