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文盲村吧 关注:119贴子:61,148

【天天向上】每天学几个 【国学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孟母断织】
相传孟轲年少时,中途辍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见状,拿刀割断了尚未织完的布,说:“你读书半途而废,就像我割断这机上的布一样。“ 孟轲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怠,并师事子思,终于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儒。亦作“断机”。
后以“断织”为母亲督子勤学的典故。孟母之贤,不仅在于督子以勤,更在于她善以形象而艺术的方式教育子女。这样的教子方略,值得今天的父母好好揣摩。


1楼2014-05-04 09:43回复
    【南柯梦】
    唐代李公佐作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被国王招为驸马,又任命为南柯太守,三十年中有了五男二女,享尽荣华富贵。不料邻国进犯,他出征吃了败仗,妻子也死去,终于被打发回家。醒后根据梦中光景寻找,发现所梦大槐安国原来是门前大槐树树洞中的蚂蚁窝,槐树南枝下的另一个蚁穴,就是他做太守的南柯地方。后以“南柯梦”泛指梦境,或慨叹人生如梦,富贵无常。


    7楼2014-05-04 09:46
    回复
      【捉刀人】
      捉刀人原指曹操。后来将代人作文者称为“捉刀人”。典出《世说新语。容止》:“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8楼2014-05-04 09:46
      回复
        【好好先生】
        汉末司马徽在荆州时,知道荆州刺史刘表昏聩无能,不辨是非,一定会听信谗言加害贤能之人,于是就缄口不言,对世人的评论保持沉默。当时有人问他如何看待和评价时事时,他每次都说“好”,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妻子劝他说:“别人要你解惑,你应当品评优劣,诚恳回答,可你一概都说‘好’,这不是辜负了向你讨教问题的人吗?”司马徽又习惯性地回答:“你所说的这番话,也很好。”


        11楼2014-05-04 09:48
        回复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前去吊丧,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坐着敲击瓦盆唱歌,就责备庄子做得不近人情。庄子说:“人死是复归,人的生死变化如同四季运行一样。人家已静静安息于大自然中,而我们还在啼哭,这岂不是不通情理吗?想到这一点,我就停止哭泣了。”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达观态度。


          12楼2014-05-04 09:49
          收起回复
            【五日京兆】
            京兆:即京兆尹,京都行政长官。指官吏任职时间短。典出《汉书。张敞传》:汉京兆尹张敞,因与已被治罪的大臣关系密切,即将离职。他派手下捕盗官絮舜去办事,絮舜认为他即将离任,不肯按他的指示办事,对人说;“他不过是五日京兆罢了,还能过问什么事?”张敞得知,将他逮捕下狱。


            14楼2014-05-04 09:49
            回复
              【羞与哙伍】
              原意是指以跟樊哙这种人交往为羞。也作“羞与为伍”。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樊哙,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出身贫穷,以屠狗为业,后因追随刘邦有功而封侯。这时,大将军韩信却被刘邦削去兵权,改封为“楚王”,接着又降为“淮阴侯”。有一次,韩信从樊哙门前走过,樊哙知道了,马上赶出去迎接,并且仍像以前对待大将军一样对待他,向他跪拜,说:“大王光临臣家,真是荣幸极了!”韩信后来发牢骚说:“我竟然和樊哙这样的人平起平坐,真是羞愧极了!”


              16楼2014-05-04 09:50
              回复
                沧海桑田】
                《神仙传》一书中收集了94个神仙的传说,麻古便是其中一位。据说麻古曾应道士王方平之召,降临蔡经家。虽然这仙女看上去好有十八九岁的样子,可是当王方平问起实际年龄时,连她自己也说不准到底有多大了,只说已经三次见到海变为田,田又变为海了。
                海变为田,田变为海,这种人世间的巨大变化只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千年万载中才能见到,而麻古已经经历了三次,可见她的年龄已经大得无法计算了。但正因为她是神仙,所以看上去才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


                20楼2014-05-04 09:52
                收起回复
                  尾生抱柱】
                  指坚守信约。典出《庄子。盗跖》:传说古代有名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结果女子没来。这是洪水上涨,尾生便抱住桥柱,直到被水淹死。


                  22楼2014-05-04 09:54
                  收起回复
                    【结缨】
                    指慷慨献身。典出《左传。哀公十五年》: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做官,因不从乱而被攻击,混乱中,子路的帽带被击断。临死前,他把击断的帽带结好,说:“君子死,不免冠》”


                    23楼2014-05-04 09:54
                    收起回复
                      掩鼻工谗】
                      “掩鼻”这个典故出自于《韩非子。内储说下》:战国时期,楚怀王得到一位美人,非常宠爱。楚王的夫人郑袖格外嫉妒,但表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反而对这位美人大献殷勤。有一天,郑袖对这位美人说:“君王非常喜欢你的美貌,可是不喜欢你的鼻子,你要得到君王的长久宠爱,今后见君王时最好把鼻子掩住。”这位美人听了就按她说的去办。楚王对此大为不解,就前去问郑袖其中的缘故。郑袖装出欲说不说的样子,在楚王的再三追问下,她才说这位美人是厌恶楚王有臭味。楚王听后非常生气,于是下令把这位美人的鼻子割掉。
                      后来,人们用“掩鼻工谗”表示因嫉妒而设计陷害。


                      24楼2014-05-04 09:55
                      收起回复
                        【曲突徙薪】
                        突:烟囱。薪:柴火。喻有先见之明,防患于未然。典出《汉书。霍光传》:相传古时有人看见一户人家烟囱很直,旁边堆着柴火,就向主人建议:“把烟囱改成曲形,把柴火移到别处,不然会发生火灾。”主人不听。不久,这户人家果然失火。邻人都来救火,终于把火扑灭了。主人杀牛备酒,感谢邻人,请在救火时被烧伤的人坐上席。有人提醒主人说:“你先前如果依照建议的话做,现在就不会花费牛酒,更永久不会失火。


                        25楼2014-05-04 09:56
                        收起回复
                          鸥鸟忘机】
                          机:机心,巧诈之心。比喻心地纯真,无巧诈之心。典出《列子。黄帝》:传说海边有个人喜欢鸥鸟,而无侵害,成群的鸥鸟跟他友好相处。后来他父亲让他捉鸥鸟回来赏玩,他存心捕捉时,鸥鸟便飞翔而不停下来。


                          26楼2014-05-04 09:56
                          收起回复
                            祸起萧墙
                            萧蔷:古代宫室外对着大门做屏蔽用的短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典出《论语。季氏》:春秋时,鲁国大夫季氏权利很大,准备攻打鲁国的附属小国颛臾。孔子知道后说,季氏最大的烦恼、痛苦、忧愁,不在颛臾这个边区的小国家,而是在萧蔷之内,在季氏自己兄弟之间。孔子说了这个话之后不久,后来季家兄弟果然发生了问题。


                            29楼2014-05-04 10:55
                            收起回复
                              谢谢闻思!辛苦了!超赞贴!我要像我家宝宝这样学。。。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30楼2014-05-04 11: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