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漫谈历史吧 关注:4贴子:63
  • 2回复贴,共1

【知识贴】八一八三国中那些不怎么为人所知的大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撒花~!献给我们最爱滴武侯~!


IP属地:江苏1楼2014-05-04 13:43回复
    第三位出场人物——啦啦啦啦啦~~~五梁
    大家:狮子等等,乃确定乃没有写错写漏名字?
    狮子:????????????
    大家:乃确定乃写的是【五梁】而不是【五粮液】?
    狮子:(⊙o⊙)…拜托~!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人物~!人物~!(小声滴问)承祚,你不是漏字了吧……
    承祚:乃米有文化就表要说话~!~~!~!此人就是姓五,名梁好伐~!有人抄我的三国志抄成了“王梁”“伍梁”,但素,我用性命担保,他的名字绝对是两个字!!
    狮子:他的【姓名】是两个字,加上字就不止了~~~
    承祚:#¥%……¥#T^^$%^……(准备扎小人诅咒中)
    话说五梁这孩子在蜀书中的记载基本少到了没有,大于等于零。狮子之所以记住了他,是因为他的名字挺有特色~~
    承祚:是【姓名】挺有特色~!
    五梁:(暴怒)我也是有存在价值滴~!~!~!
    五梁,息怒。史书总是记载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对于那些相对优秀却没有为时代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往往著笔寥寥。但要知道,哪怕是在史书上仅被提及一下的人物,都是平凡世界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手中握有任意操纵他人生死的权力。
    庞林,五梁,杨顒:嘤嘤嘤嘤,狮子乃真好。
    五梁,字德山,是犍为(qian wei)人士,以儒学节操著称当地。建兴二年时武侯诸葛孔明领益州牧,预备开府治事时,他被选为功曹。再一次赤果果的证明了武侯在选择人才方面的标准:德、才兼备,缺一不可。
    廖立:嘤嘤嘤嘤,丞相你要求太高啦~~!
    大家(异口同声):无节操党速速退散~!
    当时的季汉是以丞相为中央最核心,因此丞相府(又称公府)中的幕僚都是官微权重,小小的一个功曹掾属,有时会掌握着决定天下走向的重任。十分优秀的人才还会被推荐到中央,成为朝廷的朝官。你比如公琰,就是一起十分成功的从公府掾属华丽转变为掌握天下之舵重要人物的完美案例。
    孔明在任官上喜欢使用辟除,就是自行任请有名望有能力的人物担任公府官职,不通过朝廷的考试。这样的任职方法一来是方便,二来可以通过实际工作考察人才,免除纸上谈兵的危险。因为他位列三公,所任用的人才多是丞相府的掾属。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公府辟除。
    公府辟除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加重了丞相自己的经济负担。丞相公府自己任用的人要靠自己养,朝廷并不负担他们的费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掾属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仅是应丞相之请而来,如果想进一步担任朝中职务,还要经过一段实习期并被丞相举荐,有时皇帝还会考察人才,才会正式任命为朝中命官。所以一开始,未得到朝中正式官职的掾属类似于丞相的家臣,丞相府要提供住宿吃穿等一系列生活支持。
    狮子:丞相哟,终于知道你的万贯家财是肿么没滴~~~
    因为这个原因,季汉前期孔明求贤若渴,养了一大批掾属人才备用,结果仅有一部分进入朝廷,成为朝中大臣。还有一部分在他死后仍然留于丞相府,形成较大的势力群体。刘禅为了削弱丞相府的权力,以免这些领用孔明钱粮的大臣拥戴诸葛瞻为少主,成为威胁。于是孔明一死,便下令解散丞相府,以后也不许朝中再有丞相的这么一个与皇帝职责相似的官位。
    之后继任的公琰、文伟,在权力上多少都有被其他大臣分去的部分,因此可以看见,在朝中决策上不是那么自由,有不少反对力量。
    狮子:斗,你除了会添乱以外还会点啥别的?国家都没有迅速发展起来,你要集中那等同于州牧一样的皇帝权力有啥用?!有啥用?!
    后世有许多人都猜测孔明生前的钱是怎么没滴,就是这么没滴,都被公琰、文伟、伯约等人吃掉喝掉用掉了……
    公琰、文伟、伯约:OMG,早知道这样,就节食减肥了……
    大家:(⊙o⊙),原来是这样……话说狮子,你这篇欢乐么?
    狮子:表示没听见,没听见,就是没听见~!


    IP属地:江苏4楼2014-05-04 13:44
    回复
      第六位出场人物——杜微爷爷~~~
      狮子:话说承祚,我有个问题……
      承祚(翻翻白眼):八成又是米有好事……
      狮子(当做米听见):杜微爷爷,究竟是字国辅,还是辅国?
      承祚:(⊙o⊙)…就知道米有好事……这,时隔多年,我肿么能想的起来~!
      杜微(满脸黑线):承祚,你这是神马情况?为毛别人的字都米有问题,就我的有问题?!!!!你这不是歧视老年人么~!
      承祚:肿么最后受伤滴总是我~!!!!!!米~~~有~~~天~~~理~~~啊~~~!!!!!!
      大家:承祚,你就认命吧。从你写三国志的那一天开始,你就注定踏上了一条黑暗的不归之路~!
      咳咳咳~~~严重跑题了~~~~~
      杜微老爷爷,字国辅,也有一说是字辅国,反正意思都一样,大家就挑自己念得顺口的那个记吧。
      杜微:什么叫‘念得顺口’??名字是很重要滴~!你造吗?
      狮子:(⊙o⊙)…
      好吧,介于杜微爷爷抗议,我们暂时不说字这个问题了。
      杜微爷爷,字~~~咳咳咳~~~~,那啥,他是梓潼涪(缚谋切,音浮,不知道怎么读的孩子请戳这里http://tieba.baidu.com/p/3022134288)县人,年轻的时候是受学于任安——
      狮子:智力问答时间——杜微老爷爷和谁是师兄弟?????
      一阵秋风吹过,扬起一地落叶……
      咳咳咳~~~~好吧,下次会继续介绍任安以及其门徒。
      杜微爷爷在刘季玉时期做过从事,后来因病辞官,当大耳平定四川后(大耳,你其实是抢的好伐~!),他常常称自己耳聋而不出仕。
      当然,这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是装的。
      装耳聋的最大好处就是,就算大耳真的站在面前,厉声命令自己出仕,也可以以一脸迷茫蒙混之~~~~人家真的只是听不见么!!
      于是对杜微毫无办法滴大耳松开了自己的黑手。
      但是时代是会变化滴,君王是会换滴。
      大耳死了之后,下一代君王是——武,咳咳咳~~~~差点说错了(大家:狮子,你要hold住啊,表要沦入亮黑一列),君王是他的大头儿子刘阿斗,掌政者则是我们敬爱滴武侯(快鼓掌啊~!)
      武侯可米有大耳那么好糊弄,而且他当时也确实求贤若渴,于是,某一天,孔明瞅着外面风和日丽,散着小步就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大家:狮子,乃说话能正常点,符合逻辑点不?!!!!!
      武侯为啥要到自己的办公室呢?
      很简单,因为他要办公啊。
      大耳死后,季汉经历了一番巨大的人事变动,所有有才滴,被人举荐滴,有德行的,都被武侯全方面挖掘+利用,于是,杜微当然也不能幸免啦~~~
      孔明:人才,肿么可以流失~~~我和那个大耳朵可不一样。
      狮子:确实不一样,乃是强抢人才。
      在武侯最初开府滴时候,他以秦宓为别驾(秦宓,之前在牢里住的习惯不?),五梁为功曹(不认识五梁的请往上看),杜微爷爷为主簿。
      多光荣啊,丞相主簿哦~~~
      结果——人家杜微爷爷不要干啦~!
      但是被公府征辟(不知道征辟的孩纸还是往上看),又不能不去,于是杜爷爷只好带着不怎么管用的助听器来到了武侯的办公室,不是来上班,而是来辞职滴。
      武侯这下急着~~人才啊,一天班没上表要急着走啊~~~
      因为杜微爷爷还是一副听不见人话的造型,因此为了和他交流,武侯只好动笔写信~~~
      听不见,不会连字都不认识吧。
      杜微爷爷于是囧了——丞相好手段,之前肿么米人用这一招。
      他只好硬着头皮看着丞相写信给自己。
      在信中,孔明把杜微一通海夸,把自己一通海贬,又把阿斗从狗尾巴草表扬成季汉一枝花:
      全文如下:
      【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
      孔明写东西有几点真的很拿手:一是自谦,二是夸人。他夸人的手法多种多样,形势繁复,种类丰富。自谦则总是把自己降低成为平庸之辈,给被夸之人垫底,看的人心直痒痒,可事实常常是相反滴~~~
      狮子:武侯,你这么有才能就表要给人家造成错觉啦~~~不然上任之后,挫败感更大。
      在信中,孔明将杜爷爷夸奖为人人向往,想与之共事的大贤,而将自己领益州牧的事实说成【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因为杜爷爷是川蜀本地人,而孔明则是——山东?荆州?人,好吧,是生在山东、养在荆州的人。对于杜爷爷来说,他是外地人——歧视外地人,从古至今啊~~~
      于是武侯很谦虚的认为自己是帮助治理益州的人,而不认为益州就是自己滴。
      话说孔明写信好喜欢用叠词——惨惨,依依都爱用。
      而面对着丞相的这一通海夸,杜爷爷开始冒汗了。他是真滴不想出仕,真心不愿做官,既然耳聋不能成为自己辞职的理由,他又换了一招,以自己年长多病为由,请求丞相让自己离职。
      公府征辟有一个不好就是,不可以勉强人,人家不想做官,就必须让他离开,否则会遭受到舆论的指责,尤其杜爷爷还是这么一位很有名望的老爷爷。
      孔明只好做最后一次努力,再度写信给杜爷爷说:
      【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丕又大兴劳役,以向吴、楚。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
      大意是:杜爷爷哟,曹丕那个小娃(曹丕:喂喂,你说谁呢?我比你小很多么?)无耻篡汉,我决心要坚持正义,用自己手中~~~咳咳咳~~~阿斗手中的正义之剑和大家一起努力灭了他。因此不得不责怪你不帮着指点我一二,反而要回去山野隐居。今时今日,曹丕小娃又忙东忙西,我们只要做好手上的一切,治理好国家,发展军队,等到他自己把自己忙出问题来时,趁机出兵,就可以以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胜利。我只希望你以德行才干辅助君王,又没让您上战场拼命,为什么爷爷您这么急着要走呢?
      但是因为杜爷爷心志坚决,任何言论都无法影响他,孔明只得将他放回家,并象征性的封他一个谏议大夫的官职,以表达自己重贤德的想法。
      谏议大夫掌议论,是秦代的官职,三国时属光禄勋,秩六百石。属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职。但是对于以耳聋著称的杜微爷爷来说,这个官职几乎是没什么作用滴,俗话说【十聋九哑】,领着这个官职的杜微爷爷只好用写文章代替说话啦~~~但他也几乎没有给君王上谏过,对于他来说,这个官位有=没有~~~~~~


      IP属地:江苏6楼2014-05-04 1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