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语吧 关注:428贴子:253
  • 2回复贴,共1

清口、落语、百家讲坛(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学到一个词,叫做海派清口。“清口”,不知道以前有这个术语没有(印象里只有吃素叫“清口”),但周立波是以海派清口创始人自居的,说是从2006年创立了此门派。他似乎还没有徒弟,也就说此门此派只他一人。他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比如调侃花了380大元去看他演出的观众:
“你们去想,这个380块放在家里没用的呀,你放在桌子上两个钟头不会笑的,你最多看出来,咦,这是张假币啊!……如果你们花380元到美琪来看周立波,你们不笑的话,你们就把周立波送到医院里去。”
他也有机智的小针砭,说是现在生活好了,大家住房面积增大了,人均16.7平米,而这数字是统计局说的,统计局怎么统计呢:
“你比方说,关栋天家是100平方,周立波是50平方,送到统计局起,周立波就莫名其妙变成了75平方。”
说起来,这不就是单口相声么。跟北方的单口相声不同之处在于,周以上海话为主,辅以普通话(为了照顾听不好上海话的听众)。要说单口相声,那历史就长了。据说相声原来叫“象声”,可见是门“模仿工夫”。这种形式,明清就已经很流行了。我们熟悉的单口相声,大多就是马三立、刘宝瑞几个人的。讲故事、抖包袱。马的《逗你玩儿》、刘的《连升三级》是经典,后者还上了语文课本,说是译成了英法日语呢。
其实日本也有单口相声,早先周作人《日本的落语》里就介绍过。他开头引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礼俗志三》:
“演述古今事,藉口以糊口,谓之演史家,落语家。手必弄扇子,忽笑忽泣,或歌或醉,张手流目,跨膝扭腰,为女子样,学伧荒语,假声写形,虚怪作势,于人情世态靡不曲尽,其歇语必使人捧腹绝倒,故曰落语。”
“忽笑忽泣,或歌或醉,张手流目,跨膝扭腰,为女子样,学伧荒语”,这个不是马三立、刘宝瑞的风格,是周立波和小沈阳的风格。当然,这话周立波八成不认可,他是“喝咖啡”的,都不稀罕跟“吃大蒜”的郭德纲合作,对“穿裙子”的小沈阳就更不感冒了吧。可是,周未必不“为女子样”,他算是轻轻调笑了费玉清的“嗲”,娘娘腔,不过,马上他自己就学起了小姑娘说话,还唱起蔡琴的歌。可见,“为女子样”,确实是一“招”。单口相声也好,清口也好,落语也好,确乎很少有女演员的。日本近来有动漫《落语天女》和电影《落语娘》,看点也就在于女性说起落语来了。
日本的落语并没有真正见识过。只是在读过周作人的文章很久以后,才在系列推理剧《古畑任三郎》中稍稍领略了一点。有一集是“落语家”师兄弟两个的故事,师弟有表演的才华,师兄有构思写作的才华却不会逗观众笑,师弟向师兄要稿子不成终于杀了他。我看演师弟的不像真的“落语家”,太英俊了,后来一查,果然不是,市川染五郎是个歌舞伎演员,是松隆子的哥哥。
周作人在《日本的落语》中引了黄遵宪的话,后面又订正了黄的说法。他说,“日本演史今称‘讲谈’,落语则是中国的说笑话。”又说,“我觉得奇怪的,中国何以没有这一种东西。我们只知道正经的说书,打诨的相声,说笑话并不是没有,却只是个人间的消遣,杂耍场中不闻有此一项卖艺的。……中国文学美术中滑稽的分子似乎太是缺乏。”可见周作人对相声的认识还是“打诨”,虽然他的同乡绍兴人朱绍文早就在北京天桥说相声了,据说还经常讽刺清朝当局——相声当然以讽刺为骨,他却不欣赏或者不熟悉。
不过,周作人要是搁在今天就不会叹息了。我们不仅有类似“落语”的“非个人间的消遣”的周立波等人,还有“讲谈”呢!百家“讲谈(坛)”啊!


IP属地:江苏1楼2014-05-05 19:52回复
    周和方清平,都类似单口但又不同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11 01: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今年正月的「赤めだか」,讲的谈春和师兄弟的故事。二宫演的立川谈春,北野武的谈志,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谈志真是一个好师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04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