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淡淡
很久没有写过小说了,因为心情暌违了许久。现下我终于抛开了函数和几何,在键盘上记录一个瞎编的故事,一个青春心情的象征。
多愁善感是形容女子的。
——题记
冬天的早晨还很阴沉,远方在雾霭中矫柔造作地隐约,只有车灯睡眼惺忪地逐渐亮起来,才带来了一点动着的光亮。车站和夏天比已经变
了许多,站牌上的下班车程显示,我等的公交车和她还有100米。
我在冷风里看着车灯逼近,我想自己的表情这个时候一定很漠然。白雾在眼前出现,消失,仿佛我自己的鼻子是个拙劣的烟囱。公交车缓
缓停在面前,我向车上扫视了一眼。她不在。于是我仍然站在寒风里,任凭风吹进鼻腔里,还有身后叫卖早饭的声音飞进耳朵里。
那个妇女戴着和衣服完全不协调的袖套,长长的袖子从中露了出来,耷拉着。她笑了笑,皲裂的皮肤变作更深的皱纹:“小朋友,买早饭
?”
我轻轻地摇了摇头,也轻轻地笑了笑。妇女走开了。
下一班车又慢吞吞地来了,仍然是缓缓地停下。我再次向车上扫视。她不在。于是我又目送涂着广告的公交车消失在前面的十字路,红绿
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夏天的尾巴上。蝉无力地鸣叫,我背着书包焦急地等着第一班车。书包里放着好多空白的作业,那是暑假颓废的见证。
而早起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一个早晨弥补一个夏天。
太阳已经开始烘烤了,远处的公交车终于出现。我开始抱怨车站电子化的缓慢,早知道第一班车这么晚到,我就拦出租赶抄作业了。
第一班车死气沉沉地开来,紧跟它后面的是第二班车。我赌气般地撇下第一班车,上了第二班车。
车上还很空,我对售票员笑了笑:“两元。”售票员不怎么搭理我,按了按刷卡器,我反复刷了几遍,机械化的女声“两、元”才响起。
我收起交通卡,一眼瞥见车后面坐着一个女孩正看着我,也许我的狼狈全被她记住了,我想。
我向车后走去,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看了她几眼。她穿着某个学校的校服,淡蓝的短袖,黑色的运动裤,扎了个小辫子。她的眼睛很晶莹
,鼻子像小猫一样可爱,唇的颜色是淡淡的,像极了她淡淡的眼神。
特别干净,特别纯粹,我想。
我把书包放在大腿上,坐在了她后面。隔着三排座位,正前方她的头发随着车的颠簸翩翩起舞,仿佛是沉醉的指挥家手中的旋律。她看着
窗外的风景,睫毛在侧面一闪一闪,不一会儿又低下头,好象在看手机。我到站了,可是女孩还没下车。我想,她应该很快就下车了吧。于是
,我看着学校在车窗后面远去。
过了两站,她站了起来,把怀中的书包抖了几抖,便背上了肩头。书包是粉红色的,adidas。我想,女生的书包都该是这种颜色的。我也
站了起来。车停下,她撩了撩额前的头发,一步步走下车,我也跟着下了车,往回走。
你看,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她就这么跟在我身后。到了路口,我停了下来等那个长长的红灯。周围许多人迎着红灯走了过去,仿佛炫耀自
己的伟大。那个女孩如果闯了红灯,我该怎么办呢?我幼稚而惊慌地想。
女孩走到我身边,停了下来。路口,只有两个人执着地等着红灯,任凭周围的人们涌向对岸。
红灯依然亮着,女孩焦急地看了看手表。这时一个闯红灯的大叔在人行道上走到一半,看看我们,又折了回来:“两个小朋友,红灯坏了
,不要等了。”
女孩吐了吐舌头,对笑了笑的我笑了笑,起步走向对面。我也拔起僵硬的脚步,跟在她身后。她停了下来,在对面路口的一个小摊上买早
饭。
我吃过了早饭,可是仍然去那个小摊买了一份。女孩排在我前面,回头的时候,眼里是一丝惊奇。很快买到了早饭,我拿着吃,她把早饭
放在书包前面的小口袋里。然后在第二个路口,各奔东西。
于是每个早上,我都有一份淡淡的期待,看到一个淡淡的女孩,体味一种淡淡的隽永。每天早上,我会在后三排注视那个女孩,一起闯红
灯,一起买早饭,然后往回走两站。我们早已熟悉,早已认识,可是仍是陌生人。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罢。我可以细数她的变化,可以许多次看见她的笑容。我习惯了对别人微笑,因为她可以看到。
她拿起手机,和别人亲切地对话。那次是我第一次听到她连续不停地说话。也许那是她的密友,又也许是她的男朋友。我心里弥漫起淡淡
的疏离来。她连说话都是淡淡的,淡得可以融化进空气里。
我只有淡淡的担心,生怕淡淡的她会像淡淡的风,淡淡地消逝。
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她还没有来。太阳已经放出了热量,我看看手表,7:40,学校的课已经开始了,她,还没有来。我想,也许
她再也不出现了,譬如这个永远变不回原来样子的车站。我们在失去中长大,很多记忆只是淡淡的美好,牵扯着我们的心也难过起来,哭诉着
那永远不能真实的美好。
我走到妇女面前,对她笑了笑,买了份早饭,然后登上了没有她的公交车。
这天,我又迟到了。
左然清 于 2007年12月23日
很久没有写过小说了,因为心情暌违了许久。现下我终于抛开了函数和几何,在键盘上记录一个瞎编的故事,一个青春心情的象征。
多愁善感是形容女子的。
——题记
冬天的早晨还很阴沉,远方在雾霭中矫柔造作地隐约,只有车灯睡眼惺忪地逐渐亮起来,才带来了一点动着的光亮。车站和夏天比已经变
了许多,站牌上的下班车程显示,我等的公交车和她还有100米。
我在冷风里看着车灯逼近,我想自己的表情这个时候一定很漠然。白雾在眼前出现,消失,仿佛我自己的鼻子是个拙劣的烟囱。公交车缓
缓停在面前,我向车上扫视了一眼。她不在。于是我仍然站在寒风里,任凭风吹进鼻腔里,还有身后叫卖早饭的声音飞进耳朵里。
那个妇女戴着和衣服完全不协调的袖套,长长的袖子从中露了出来,耷拉着。她笑了笑,皲裂的皮肤变作更深的皱纹:“小朋友,买早饭
?”
我轻轻地摇了摇头,也轻轻地笑了笑。妇女走开了。
下一班车又慢吞吞地来了,仍然是缓缓地停下。我再次向车上扫视。她不在。于是我又目送涂着广告的公交车消失在前面的十字路,红绿
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
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夏天的尾巴上。蝉无力地鸣叫,我背着书包焦急地等着第一班车。书包里放着好多空白的作业,那是暑假颓废的见证。
而早起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一个早晨弥补一个夏天。
太阳已经开始烘烤了,远处的公交车终于出现。我开始抱怨车站电子化的缓慢,早知道第一班车这么晚到,我就拦出租赶抄作业了。
第一班车死气沉沉地开来,紧跟它后面的是第二班车。我赌气般地撇下第一班车,上了第二班车。
车上还很空,我对售票员笑了笑:“两元。”售票员不怎么搭理我,按了按刷卡器,我反复刷了几遍,机械化的女声“两、元”才响起。
我收起交通卡,一眼瞥见车后面坐着一个女孩正看着我,也许我的狼狈全被她记住了,我想。
我向车后走去,一边装作漫不经心地看了她几眼。她穿着某个学校的校服,淡蓝的短袖,黑色的运动裤,扎了个小辫子。她的眼睛很晶莹
,鼻子像小猫一样可爱,唇的颜色是淡淡的,像极了她淡淡的眼神。
特别干净,特别纯粹,我想。
我把书包放在大腿上,坐在了她后面。隔着三排座位,正前方她的头发随着车的颠簸翩翩起舞,仿佛是沉醉的指挥家手中的旋律。她看着
窗外的风景,睫毛在侧面一闪一闪,不一会儿又低下头,好象在看手机。我到站了,可是女孩还没下车。我想,她应该很快就下车了吧。于是
,我看着学校在车窗后面远去。
过了两站,她站了起来,把怀中的书包抖了几抖,便背上了肩头。书包是粉红色的,adidas。我想,女生的书包都该是这种颜色的。我也
站了起来。车停下,她撩了撩额前的头发,一步步走下车,我也跟着下了车,往回走。
你看,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她就这么跟在我身后。到了路口,我停了下来等那个长长的红灯。周围许多人迎着红灯走了过去,仿佛炫耀自
己的伟大。那个女孩如果闯了红灯,我该怎么办呢?我幼稚而惊慌地想。
女孩走到我身边,停了下来。路口,只有两个人执着地等着红灯,任凭周围的人们涌向对岸。
红灯依然亮着,女孩焦急地看了看手表。这时一个闯红灯的大叔在人行道上走到一半,看看我们,又折了回来:“两个小朋友,红灯坏了
,不要等了。”
女孩吐了吐舌头,对笑了笑的我笑了笑,起步走向对面。我也拔起僵硬的脚步,跟在她身后。她停了下来,在对面路口的一个小摊上买早
饭。
我吃过了早饭,可是仍然去那个小摊买了一份。女孩排在我前面,回头的时候,眼里是一丝惊奇。很快买到了早饭,我拿着吃,她把早饭
放在书包前面的小口袋里。然后在第二个路口,各奔东西。
于是每个早上,我都有一份淡淡的期待,看到一个淡淡的女孩,体味一种淡淡的隽永。每天早上,我会在后三排注视那个女孩,一起闯红
灯,一起买早饭,然后往回走两站。我们早已熟悉,早已认识,可是仍是陌生人。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罢。我可以细数她的变化,可以许多次看见她的笑容。我习惯了对别人微笑,因为她可以看到。
她拿起手机,和别人亲切地对话。那次是我第一次听到她连续不停地说话。也许那是她的密友,又也许是她的男朋友。我心里弥漫起淡淡
的疏离来。她连说话都是淡淡的,淡得可以融化进空气里。
我只有淡淡的担心,生怕淡淡的她会像淡淡的风,淡淡地消逝。
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她还没有来。太阳已经放出了热量,我看看手表,7:40,学校的课已经开始了,她,还没有来。我想,也许
她再也不出现了,譬如这个永远变不回原来样子的车站。我们在失去中长大,很多记忆只是淡淡的美好,牵扯着我们的心也难过起来,哭诉着
那永远不能真实的美好。
我走到妇女面前,对她笑了笑,买了份早饭,然后登上了没有她的公交车。
这天,我又迟到了。
左然清 于 2007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