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28日,城环所建所二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三期在所大会议室召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潘涛做了题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对策及展望”的主题演讲,潘家华所长主持会议,我所庄贵阳研究员、陈迎研究员、宋迎昌研究员、刘治彦研究员等研究人员,以及部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潘涛院长从北京市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介绍,详细描述了北京大气PM2.5 的污染情况以及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成分等。潘涛院长指出,北京市大气污染呈现出显著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即大气中细颗粒物浓度高,能见度低;大气氧化性增加,二次污染严重;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局地与区域污染叠加。潘涛院长分析认为,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原因复杂,一方面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另一方面自然禀赋差造成环境容量极度有限,加之生态环境脆弱造成污染耐受能力较差,同时污染物区域传输造成局地与区域污染叠加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北京市以PM2.5 为主要特征的大气污染。
在经过1998年,2008年,以及2012-13年三轮的大气污染治理后,潘涛院长指出,目前北京市大气污染减排潜力缩小,难度加大,同时自然环境开发过度,城市规划杂乱无序,区域间协同治理的难度较大,污染治理的社会、法律、科技、体制基础都较为薄弱,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可谓是困难巨大,压力重重。为了有效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北京市颁发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首都环境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潘涛院长就其中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说明和介绍。在此基础上,潘涛院长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讲座最后,我所科研人员就相关问题与潘涛院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学术讲座取得圆满成功。(陈梦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