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寒梅傲雪吧 关注:286贴子:18,306
弗非彼佛,悟者达身。 
众相无为,清净乃真。 
天道众生,缘由妄成。 
缘妄造业,善恶攸分。 
因果不爽,毫厘分明。 

愿与有缘人共同参悟人生之道。
人之私心、贪念偕生与俱来。人诉求于对物质,情感,精神,可是这些都像是填不满的无底洞,此众生百态在现代人理解为奋斗积极向上,其实没什么不同之处。一个人稍微年长,先是上学,诉求好成绩,考入更好的学校;再者就到了就业,便诉求于好的工作,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婚姻及于子女,再好的学校......因果循循不爽,永无休止。这些就像是紧箍咒一样套在人们头上,人们只有稍有懈怠,那无形的咒语就会念起,让人们强起精神,甚至不惜以牺牲个人的兴趣爱好、人的健康为代价,直至归尘归土。而人们常说的:生命本是苦,苦海无边。这苦到底有多苦呢?为什么却又乐于不断追求感受这般苦呢?其实生命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只是我们的需求太多,忽略了生命的本质。把自己弄进苦海之中。 
有人苦于失去健康,有人苦于感情缺乏和谐,有人苦于工资微薄,有人苦于工作压力,有人苦于钱太多、、、、、、众相百态无不尽显“人生是苦”“苦海无边”这至理名言,却不曾略思之“无求乃乐”,甚是可惜。其实不妨多想想,这些虽然是大事,但何尝又不是小事呢?大事乃事,小事乃事,世上本无事,何来大小之事?又何必强分是大事小事呢?只有把欲望放下,人也许就不会太累了,烦恼不再,悟佛法理;“无求乃乐”。 


1楼2007-12-26 14:43回复
    德哥:这次真的是参透人生的缘由。唉!我先一声叹惜,有时就不明白,人为什么样总好像楼主所讲一样:“老是往苦里冲、往苦海游”,而且甘心乐于不断追求感受这般苦呢?

    这个问号也是一直困惑我人生的抉择,为何呢?其实参透了做人的意义不会要面临有二个答案:

    1、知足常乐----安逸了现状不思进取,从精神上有一种横向平衡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满足安慰。(我认为这类人,做人缺少点做人的意义与情趣)

    2、勇于进取----欲壑难填,不甘心现状,从理想、目标上要不断地往高标准、高难度进取,这种人事业心强(欲望强)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信念支撑。(我认为这类人,虽苦、也很多磨难,但做人相当充实,做人也活得非常有意思)。

    “要问做人有多苦?乐中苦;要问人生有多乐?苦中乐!”做人就是靠着这种坚贞不屈的信念,吃苦为乐,乐中思苦,不断地演绎人生的辉煌!推动创造社会的向前发展。


    2楼2007-12-26 21:04
    回复
      • 125.90.114.*
      老弗的见解与观点,一直是我比较认同的人.支持你老弗.

      (阳江吧的旧吧友)


      3楼2007-12-26 21:26
      回复
        吧主总结得很条理,小弟佩服。只是我觉得吧主笑丛中从文字上两极分化了一些概念: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境,而并非“不思进取”,知足常乐本意真谛应该是不盲目、不过度、不脱离实际去追求人生目标。人性的本质就是如何体现个在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价值,“不思进取”是与人性相悖,无欲无求不适于个体存于人类社会这个大环境,把知足常乐指向消极的一端是不合适的。

        勇于进取,正如吧主笑丛中所言——推动创造社会的向前发展。但是我觉得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需要的是积极、理性的方式,正如我在一楼所言,是不能“不惜以牺牲个人的兴趣爱好、人的健康为代价”的。我们有必要从整体、大局观念去思考这些问题,总不能为了发展个人理想,让个体欲望为所欲为吧?

        佛说“无求乃乐”并非无欲无求之乐,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曲解了佛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了。人在社会中自然具有“社会性”的特质,这也许是中学时代的“思想政治”科目了。

        期待继续交流。


        4楼2007-12-27 15:39
        回复
          贪心还是有的,只是转了! 
          法不断故! 
          南无阿弥陀


          IP属地:广东5楼2007-12-27 19:45
          回复
            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此,我只凭个人的认识要理解"知足者常乐"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知足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上有所获取,相对得到的满意回报,同时已经满足既定目标条件与愿望感到知足。“知足常乐”也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理解已经实现自己的结果和愿望的标准,从而有一种始终如一能保持愉快、平和心态的知足乐而乐。

            二、“知足常乐”,有一种始终保持自己原本的姿态,做到凡事适可而止的进取精神,用心,理智地回避物尽必反的极端,它不是代表安于现状的心态,它不是那种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知足,,而是对现有满意的回报平台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充分的肯定。

            人要有理性,不能盲目地沉溺于欲望的满足,追求一种不现实的梦想。所以知足则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心态的健康,是一种灵魂与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

            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永远也欲壑难填满足不了。因为满足了一种欲望,还有更多地欲望填充,还有更多的“知足’受到排挤压制,这种无止境的欲望扩张随之产生一种不可能回报的满足,这样的欲望与“知足常乐”健康的内涵有着充斥而背驰,结局“乐”得比悲更惨、更难堪。


            6楼2007-12-27 21:28
            回复
              .......


              7楼2007-12-28 00:30
              回复
                人之初,性本善。

                做人,是没有选择的。人,之所以产生贪念,是环境造就。弱肉强食的后果,社会就产生“佛”,本意是用来打救弱者,引导有“贪”念者向善。

                知足常乐,没有人告诉你何时“足”,所以只能“常乐”,警惕自己没有多大意义。(难见为官者之家书这帖,却道文人墨士常见,用来修心之托词?或别人知足,自己有“机”长乐,呵呵,各取所需)。

                人不能无“欲”无“求”,欲望的同义词是理想,无理想的社会不会进步。但目标不切实际,则危害更大。人必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欲望,所以“知足”,却又是下一个目标的难题。(一元,二十年前是100分;十年前,如何能和老F谈“佛”。)。


                8楼2007-12-28 11:29
                回复
                  支持楼上门徒007 的观点!


                  9楼2007-12-30 17:44
                  回复
                    老弗:怎么不见了,期待你继续交流,重要的是沟通与学习.


                    10楼2008-01-01 01:09
                    回复
                      • 59.39.107.*
                      笑丛中有点语无伦次的感觉,不知所


                      11楼2008-01-01 07:40
                      回复
                        其实笑丛中在二楼异化了“知足常乐”的本义,他说:“我认为这类人(知足常乐心态),做人缺少点做人的意义与情趣”。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知足常乐”的心态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哲学,更能懂得享受人的的乐趣,更不会为了所谓的人生意义刻意去寻找“意义”。

                        呵呵,我有必要指出,笑丛中在总结所谓“人生意义”时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存在不足。他说:参透了做人的意义不会要面临有二个答案——“知足常乐”及“勇于进取”,然而这仅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方式,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对于生命的认知及归属,更不能直达人灵魂深处,显露人们真正对生命意义的感受。

                        不过他在6楼略为更正了一下他在二楼的说法,虽然加以分析说明,但已经离题甚远了。


                        12楼2008-01-05 03:45
                        回复
                          • 125.90.117.*
                          无看得懂楼主的意思!讲K?


                          13楼2008-01-05 19:42
                          回复
                            8楼 门徒007说得不错,顶你一下!


                            14楼2008-01-06 02:48
                            回复
                              15楼"潜灵默意"朋友说得很精彩,让我长见识了。“以无求而求,求而无求”“得失皆乐”言辞恰到好处,令我再次印证了“无求乃乐”的真谛——以求以求,求而无求!悟性之高,老F望而却步。其实,“追求”和“欲望”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若混为一淡很容易造成观念混乱,我本无心, 潜灵默意何需在意,自然不会随意相问台兄所思所求。其望继续交流!


                              16楼2008-01-07 2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