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高感赋》作者:东方麓台 点击:1630 [原文及评论]
廿年飘泊独知愁,堪笑尘生苏子裘。
天际行云时聚散,风前落叶自沉浮。
挂瓢有客思陶令,断梗无人识马周。
望眼沧桑秋欲老,共谁沽酒一登楼。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咏怀诗,借登高而感叹漂泊之意,不遇之情,读罢怆然。
首联登高而吟,孤寂独酌,漂泊无奈,此悲哀之情,易得共鸣。尘生苏子裘,可谓大才而遇。第二联上句为远景,行云时聚散,下联为近景,落叶自沉浮,虽为写景,实为诗人心中所感。第三联出句为思归隐,对句自比马周,感叹无人赏识。挂瓢,指隐居或隐者傲世。葫芦瓢,古代用为盛酒器。相传许由饮水无杯,有人赠以一瓢,由饮毕,悬于树上。后以“挂瓢”为隐居或隐者傲世的典故。断梗比喻比喻漂泊不定,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浮萍暂相亲。”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尾联登临点题。但出句有些流熟,败笔。
(冰粟)
廿年飘泊独知愁,堪笑尘生苏子裘。
天际行云时聚散,风前落叶自沉浮。
挂瓢有客思陶令,断梗无人识马周。
望眼沧桑秋欲老,共谁沽酒一登楼。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咏怀诗,借登高而感叹漂泊之意,不遇之情,读罢怆然。
首联登高而吟,孤寂独酌,漂泊无奈,此悲哀之情,易得共鸣。尘生苏子裘,可谓大才而遇。第二联上句为远景,行云时聚散,下联为近景,落叶自沉浮,虽为写景,实为诗人心中所感。第三联出句为思归隐,对句自比马周,感叹无人赏识。挂瓢,指隐居或隐者傲世。葫芦瓢,古代用为盛酒器。相传许由饮水无杯,有人赠以一瓢,由饮毕,悬于树上。后以“挂瓢”为隐居或隐者傲世的典故。断梗比喻比喻漂泊不定,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浮萍暂相亲。”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尾联登临点题。但出句有些流熟,败笔。
(冰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