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院书香吧 关注:13贴子:93
  • 11回复贴,共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浅谈荀彧(李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谈荀彧
-----乱世之中的理想主义者
一、 荀彧其人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是东汉末年曹操集团的首席军师,更是曹操统一北方最重要的奠基人。
荀彧有着一番俊美的仪容外表,常配带香囊,坐过的地方香气三日不绝,就连当时非常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祢衡也不得不承认荀彧的美男子形象[1]。荀彧不仅外表美丽,自身也是一个德高贤重的人,他出身显赫之家,但与四世三公的袁绍不同,荀氏家族的人大多以贤德正直闻名于世,他的父亲和七位叔伯并称八龙,闻名于世。在这样的家族环境里,荀彧自然也不例外,以至于他虽是宦官女婿,依然在人群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广阔的人脉。也同样表现在他对大汉王朝的耿耿忠心上。
荀彧在曹操集团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曹操统一北方有着荀彧的一半功劳。然而他最终也由于和曹操有着政见分歧而在愤懑中走向了死亡的归宿。曾经的尚书令却心怀忧郁而死,这其中的秘密令人遐想,耐人寻味。乱世之中,枭雄和智囊擦出的火花无比耀眼,那光芒正引人走向历史的深处,倾听回响,予人启迪。


IP属地:陕西1楼2014-05-13 19:03回复
    二、 人物分析
    (一) 远见卓识者
    荀彧为曹操列出了三大纲领: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2]。说此三条是纲领,因为这不仅仅是战略或战术,更不能称之为几条计策,它提纲挈领地陈述了一个“奉天子而令诸侯”的总规划,在汉献帝的政治荫蔽下逐步招贤纳士,壮大自己。而这三大纲领说到底就是对大汉正统的维护,荀彧看到了曹操有维汉的实力和潜力,因此尽心辅佐曹操,从而匡扶大汉。于是在曹操破黄巾之后,荀彧力谏他迎驾许都,使其先于袁绍和孙策抢夺到了汉献帝这一政治要素,致使曹操集团迅速从一个单薄的小势力蜕变成一个大军阀。正是有了荀彧的总规划,曹操才能坐稳丞相,虎视四面,龙盘八方,一举夺取了天时地利。这正是荀彧为曹操集团的政治奠基。
    荀彧的远见卓识不止于政治,在军事上也有高深的见解。在陶谦死后,徐州似乎成了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可是荀彧却极力反对曹操进攻徐州,而是以关中、河内对于高祖刘邦称雄和光武帝刘秀中兴的重要性来喻指兖州地区对于曹操的重大意义[3]。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稳固了自己的根据地,使吕布、袁绍等势力不敢轻易动兵。荀彧能够在常人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高瞻远瞩,既能够看到各种隐患,更能从长计议,深谋远虑。不得不为他有远大的宏观思想而折服。另有袁绍败走,曹操欲南征荆州刘表,亦被荀彧阻止。荀彧向曹操挑明了袁绍势力的顽固性和江汉地区的难攻性,为防止袁绍余党卷土重来,应当一鼓作气斩草除根彻底平定河北[4]。这一举措使得曹操彻底铲除了北方地区最大的对抗势力,稳步发展起来。荀彧看得明白,巩固比开拓有更重要的意义。
    远哉文若!


    IP属地:陕西2楼2014-05-13 19:03
    回复
      (二) 当机立断者
      董卓专政时期,身在颍川的荀彧预见到颍川的战略要地地位所带来的危险性,劝告同乡父老:“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之后董卓果然派李傕在关东大加掳掠,原乡人大多死于非命,荀彧和荀氏家族却因为果断地迁移而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荀彧离开董卓后即投袁绍,被袁绍待为上宾,而荀彧很快又敏锐觉察到袁绍的优柔寡断和难成大器,于是更果断地离袁奔曹,终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曹操帐下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被曹操尊奉为张良式(当然,曹操在这个时候说荀彧是他的“张良”并没有称霸甚至篡汉的意思,毕竟他起初只是一方小的割据势力,还不具备足以争霸的资本。)的肱骨[5]。袁绍和曹操决战之前,荀彧坚决果断地建议曹操和袁绍开战,使曹操把握住了尚佳的战机,又在官渡之战相持的末尾阶段果断让曹操出奇兵致胜,一举击溃袁绍精锐。
      这些事件足以显露出荀彧当机立断的一面。他的每一次当机立断都对个人或者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荀彧不仅可以思考到,还能够果敢地实践到,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强人之处、高人之处。


      IP属地:陕西3楼2014-05-13 19:03
      回复
        (三) 大智大勇者
        作为曹操的首席军师,荀彧自然不会是浪得虚名。据《三国志》记载,他的足智多谋几乎达到了预言的程度。荀彧在分析袁曹势力的时候,对孔融等保守派的畏缩言论给予了漂亮的反驳[6]。官渡之战,袁曹双方相持许久,曹操粮尽欲退,荀彧向曹操献计:您以十分之一于袁绍的兵力在官渡相持半年,现绍军已显竭势,此时主公应一鼓作气,出奇制胜,此机万万不可失也。最终曹操凭着荀彧的指引袭击了袁绍的粮草重地,取得官渡大捷。而田丰、许攸、颜良、文丑等人的下场皆如荀彧所论[7]。其谋略之才可见一斑!
        然而,荀彧不仅有大智,亦有大勇。曹操东征徐州,吕布、陈宫等人策反,袭击兖州。在鄄城留守的荀彧冷静沉着,一面勒兵设备,一面连夜调来夏侯惇,及时处死了反叛的士卒,安定了军心。豫州此时郭贡引兵来时,荀彧认识到郭贡并非有真反心,料到他一定会坐观形势而趋利,于是不顾众将反对,只身前往劝说郭贡。郭贡见荀彧一人泰然自若,知城非易取,引兵离去。荀彧的这一功绩保住了曹操早期的根据地。避免了远在徐州的曹操沦为丧家之犬的恶果,对稳定局势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智哉文若!勇哉文若!雄哉文若!


        IP属地:陕西5楼2014-05-13 19:05
        回复
          三、 人物综述
          荀彧的大半生都是在曹操集团中度过的,被曹操视为自己之张良的荀彧为曹操举荐了一大批像郭嘉、荀攸之辈为曹操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贤才。他制定的纲领使曹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他的远见奇谋对曹操统一的大业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荀彧十分淡泊名利,也深知应怎样处理和曹操的关系。据裴松之《彧别传》记,曹操多次上书请求表彰荀彧为三公等高职,荀彧多次推辞,更甚者有十数次之多。一方面是荀彧秉性贤德清正,对高官厚禄不以为意;另一方面也是拒绝了同曹操难以分割的关系。曹操最终还是进魏公了,荀彧以死明志,捍卫了自己心中的至高理想。
          惜哉文若!
          范晔评:荀彧盖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义也[1];陈寿评:荀彧清秀通雅,王佐之才,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2];司马懿认为: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3];苏轼说: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4]……荀彧不仅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贤德辅佐了曹操的霸业,客观上维护了汉朝一统,亦用其忠勇正义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古今诸多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荀令留香,留的不仅是外表之香,亦是人格之香。
          伟哉文若!
          终荀彧一生,他辅佐曹操在早期维护了汉室的统一和稳定长达二十余年,同时也奠定曹魏完成统一大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至于荀彧的死,是其个人对秉守忠诚,追求理想主义的献身。


          IP属地:陕西7楼2014-05-13 19:06
          回复
            余以为,心存忠贞,躬行贤德,怀抱理想,身献勇义,此古之伟人、圣人之伦也。然,生于乱世,死于孤独。运筹于帷幄之中,料敌于千里之外。贤比前辈之才而有余,名传后人之耳而不绝。佐曹公竭力而宁四海,不惭于主;扶汉室尽忠以定天下,无愧于心。此唯荀令君是也。


            IP属地:陕西8楼2014-05-13 19:06
            回复
              [i]附:主要参考文献
              [1]语出范晔《后汉书·郑孔荀列传》
              [2]语出陈寿《三国志·魏书·卷十》
              [3]语出裴松之注引《三国志》之《彧别传》
              [4]语出苏轼《志林十三条·论古·武王非圣人》
              中华书局出版社:晋·陈寿《三国志》
              中华书局出版社:范晔《后汉书》
              巴蜀出版社:赵幼文《三国志校笺》
              上海文艺出版社: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


              IP属地:陕西9楼2014-05-13 19:06
              回复


                10楼2014-05-16 19:48
                回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5-17 23: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