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吧 关注:16,255贴子:83,843
  • 27回复贴,共1

那些被误解千年的名言警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这句话长期出现在语文教材上,目的是为了宣扬努力的可贵。可其实,我们都一直误解了爱迪生的原意。这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第二“无奸不成商。”----古代词
古代成语“无尖不成商”也变了味儿,叫“无奸不成商”。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不够资格当商人。不过现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无尖不商”就成名副其实的“无奸不商”。
第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在今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为形老师一生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感人奉献的经典名句。可其实这句诗的原出处,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却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丝方尽的“丝”与相思的“思”同音,比喻为爱相思流泪,至死不干。
第四:无毒不丈夫。------古代成词
这句在电视剧中被一号反派角色滥的俗语,其实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的讹传。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能“无毒不丈夫”呢?这里的毒,可能是发音相近而被误传,本意应是“豁达大度”的“度”才对。
第五: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现在这句原话是“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的名言已被歪曲成赞赏见风使舵,甚至是对为虎作伥的认同,这与原意大相径庭。识时务,时务指形势或潮流,表示能认清形势和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杰。是对隆中卧先生的赞誉,说他未出隆中,却已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而且有极深刻的见解。
第六: 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色子。”他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而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而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持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不一定是某个宗教的上帝),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观念就好象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这是他的本来意思。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材是怎样篡改爱因斯坦的话的——绝对令你目瞪口呆。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是因为爱因斯坦觉得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第七: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谁都知道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接受这句话,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外国人对中国有如此崇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深感自豪。而我们也深信这只睡狮已经醒来,已经让世界感到它带来的颤抖,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已经当惊世界殊了。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句话的中间还有一句:“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第八: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布莱德利
我们过去知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是一举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我们是第一个让美国人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灭了美帝气焰,大长了人民威风,连美国人也如是说,这句话就是明证。但是,布莱德利说的这段话却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第九: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为之困惑,却不求甚解,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价值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
  殊不知,这种误解大概来自旧版本黑格尔著作翻译者的谬误。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年看过的《小逻辑》以及《法哲学》里,译文是: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 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1楼2014-05-13 21:21回复
    第十一:刑不上大夫       ——孔子
    通常大家认为“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不受刑罚。实际上,孔子的这句话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3楼2014-05-13 21:25
    回复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点轻松点的吧。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
      以沫”。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
      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
      ,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
      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
      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
      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
      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江湖”就是这么来的,没想到吧?
      恩,恩,回来,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
      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
      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
      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
      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有个大学的同学,是个陕西的女孩子,她在上学时找了个陕西的男朋友,她把自己的一
      切都给了他,当然包括了身体,可是那个懒惰的男朋友对她很不好,常打她骂她象佣人一样地
      指使她,却又根本离不开她,我们惊奇的是,她竟然一直默默忍受了下来,一忍就是四年,我
      们忍不住问她,你们过得这么辛苦这么难受,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她却这样回答:“嫁鸡随
      鸡,嫁狗随狗,虽然在一起不是很快乐,但这不就是相濡以沫吗?”
      我无言,这能算是相濡以沫吗?为什么明明外边有更大的江湖,更宽广的天地,为什么明
      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去呢?我们都身处
      一个传统思维占据非常强势地位的社会,一句相濡以沫,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
      的牺牲品。其实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开心,别人的称赞又能怎么样?如果自己能找到属于自
      己的真正天地,别人的指责又能怎么样?唉,说大了,有点没边没际,父母也教育过我劝合不
      劝分的道理,这话题也到此为止吧,劝合不劝分,相濡以沫啊,原来我也不能免俗。
      只是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7楼2014-05-13 21:27
      回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
        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
        狗不如的东西!”标准的无政府主义宣言,标准的对社会不满。这句话在各种愤青的文章中,
        在当前下三流的网络YY小说里那是随处可见,主角通常是弱小无助,饱受压迫和不公,于是有
        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立时或悟道飞升,或肉身成佛,或从
        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小瘪三变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这些孩子的思维都可以总结为一种抑郁太久的被压迫感大爆发,就好象连老天都
        欠了他们个十万八万似的。可是呢?另一方面这帮无政府主义的家伙又没胆子喊出什么“王侯
        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更牛B的话,更不敢扯出个大旗子大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后,只好
        喊一喊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表达一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说实话,其实
        我挺同情这些人的,无政府主义没什么了不起,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经历过无政府主义的阶
        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没有青春,我也经历过那种思想特别冲动觉得这世界上谁都跟自己过不
        去的时代,不同的是现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点用都没有,社会是不公平,社会就是这么吊不
        公平,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但就算我非常理解他们的青春年少,我还是有必要得跟这些后辈们说一句,你们这句话,
        其实恰好用错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根本不是你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
        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
        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
        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
        ,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
        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
        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
        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8楼2014-05-13 21:27
        回复
          “不战而屈人之兵”究竟是啥意思?
          原文释义: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
            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
          此句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种望文生义并无大错,结合前后文就满拧的典故误读是很多的,比如《孙子兵法》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被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甚至认为孙子有“和平思想”,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还是世界上最早系统提出“因粮于地”(在敌占区筹措给养,说通俗点就是烧杀抢掠)的“总体战专家”。不过孙子兵法是一部哲学性很强的军事理论书籍,十三篇各自成篇,分别阐述军事哲学的不同侧面,上面这段话见于《谋攻篇》,谈得就是战争准备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在这里提出慎重开战、做好充分准备是顺理成章的——但硬把这几句单独拎出来,当作《孙子兵法》甚至孙武思想的内核,就有些扯了。


          9楼2014-05-13 21:29
          回复
            如果有人说你“铁中铮铮”,先别高兴!好好看看是什么意思吧!
            “铁中铮铮”,如今常被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出众,但原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
              此句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这种原本是有褒有贬、很有节制的称赞,却被后世误读为大事褒扬的典故为数不少,如“铁中铮铮”,如今常被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出众,但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系汉光武帝刘秀接受赤眉军投降时,认为赤眉军将领徐宣回答得体,所给的当面评价,全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这位徐宣投降后被“待以不死”,赏赐了一些田宅,稀里糊涂过完下半辈子,很显然,刘秀对此人的才能评价,也就不过如此,用这句话称赞他人的才能,对方如果明白典故出处,弄不好会给您个耳刮子。


            10楼2014-05-13 21:30
            回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爱情诗篇吗?
              原文释义:歌颂战友之情,是两名战友在艰苦漫长的远征环境中相互勉励之词。
              注释
              子:此处为“你”的意思。
               关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的“成说”,书籍中多将之翻译成“说定、约定”之意。大意是:“无论生死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
              原文是形容战友之间的感情的,可是后来被错误的理解为爱情诗。
                不过,也有书籍将之翻译成“同‘诚悦’,即从内心相爱悦”之意,但较为罕见。


              11楼2014-05-13 21:31
              回复
                受教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5-14 03:21
                回复
                  有的听说过的,有的完全不知道,学习了,。


                  IP属地:陕西16楼2014-05-19 23:53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5-20 06:19
                    收起回复
                      受教了,不过有些东西好像只是一种观点而已,并不是原来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5-22 13:17
                      回复


                        20楼2014-05-23 10:42
                        回复
                          解惑于追踪溯源。好,顶!


                          21楼2014-06-03 13:27
                          回复


                            IP属地:中国台湾22楼2014-06-16 2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