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
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
狗不如的东西!”标准的无政府主义宣言,标准的对社会不满。这句话在各种愤青的文章中,
在当前下三流的网络YY小说里那是随处可见,主角通常是弱小无助,饱受压迫和不公,于是有
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立时或悟道飞升,或肉身成佛,或从
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小瘪三变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这些孩子的思维都可以总结为一种抑郁太久的被压迫感大爆发,就好象连老天都
欠了他们个十万八万似的。可是呢?另一方面这帮无政府主义的家伙又没胆子喊出什么“王侯
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更牛B的话,更不敢扯出个大旗子大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后,只好
喊一喊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表达一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说实话,其实
我挺同情这些人的,无政府主义没什么了不起,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经历过无政府主义的阶
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没有青春,我也经历过那种思想特别冲动觉得这世界上谁都跟自己过不
去的时代,不同的是现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点用都没有,社会是不公平,社会就是这么吊不
公平,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但就算我非常理解他们的青春年少,我还是有必要得跟这些后辈们说一句,你们这句话,
其实恰好用错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根本不是你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
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
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
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
,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
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
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
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点轻松点的吧。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
以沫”。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
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
,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
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
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
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
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江湖”就是这么来的,没想到吧?
恩,恩,回来,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
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
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
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
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有个大学的同学,是个陕西的女孩子,她在上学时找了个陕西的男朋友,她把自己的一
切都给了他,当然包括了身体,可是那个懒惰的男朋友对她很不好,常打她骂她象佣人一样地
指使她,却又根本离不开她,我们惊奇的是,她竟然一直默默忍受了下来,一忍就是四年,我
们忍不住问她,你们过得这么辛苦这么难受,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她却这样回答:“嫁鸡随
鸡,嫁狗随狗,虽然在一起不是很快乐,但这不就是相濡以沫吗?”
我无言,这能算是相濡以沫吗?为什么明明外边有更大的江湖,更宽广的天地,为什么明
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去呢?我们都身处
一个传统思维占据非常强势地位的社会,一句相濡以沫,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
的牺牲品。其实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开心,别人的称赞又能怎么样?如果自己能找到属于自
己的真正天地,别人的指责又能怎么样?唉,说大了,有点没边没际,父母也教育过我劝合不
劝分的道理,这话题也到此为止吧,劝合不劝分,相濡以沫啊,原来我也不能免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
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
狗不如的东西!”标准的无政府主义宣言,标准的对社会不满。这句话在各种愤青的文章中,
在当前下三流的网络YY小说里那是随处可见,主角通常是弱小无助,饱受压迫和不公,于是有
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立时或悟道飞升,或肉身成佛,或从
一个人人可以欺负的小瘪三变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这些孩子的思维都可以总结为一种抑郁太久的被压迫感大爆发,就好象连老天都
欠了他们个十万八万似的。可是呢?另一方面这帮无政府主义的家伙又没胆子喊出什么“王侯
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更牛B的话,更不敢扯出个大旗子大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后,只好
喊一喊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表达一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说实话,其实
我挺同情这些人的,无政府主义没什么了不起,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经历过无政府主义的阶
段,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没有青春,我也经历过那种思想特别冲动觉得这世界上谁都跟自己过不
去的时代,不同的是现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点用都没有,社会是不公平,社会就是这么吊不
公平,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但就算我非常理解他们的青春年少,我还是有必要得跟这些后辈们说一句,你们这句话,
其实恰好用错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根本不是你们从字面上理解的,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
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
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
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
,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在你啃着干面包,别人却吃着海鲜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
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
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
等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着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有用吗?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点轻松点的吧。
沿着伟大的思想家庄老爷子的足迹,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
以沫”。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
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
,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
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
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
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
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江湖”就是这么来的,没想到吧?
恩,恩,回来,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
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
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
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
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相濡以沫,这句话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有个大学的同学,是个陕西的女孩子,她在上学时找了个陕西的男朋友,她把自己的一
切都给了他,当然包括了身体,可是那个懒惰的男朋友对她很不好,常打她骂她象佣人一样地
指使她,却又根本离不开她,我们惊奇的是,她竟然一直默默忍受了下来,一忍就是四年,我
们忍不住问她,你们过得这么辛苦这么难受,为什么还要在一起呢?她却这样回答:“嫁鸡随
鸡,嫁狗随狗,虽然在一起不是很快乐,但这不就是相濡以沫吗?”
我无言,这能算是相濡以沫吗?为什么明明外边有更大的江湖,更宽广的天地,为什么明
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却要把双方都绑在一起,不开心地继续过下去呢?我们都身处
一个传统思维占据非常强势地位的社会,一句相濡以沫,不知道让多少爱情做了这种传统思维
的牺牲品。其实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开心,别人的称赞又能怎么样?如果自己能找到属于自
己的真正天地,别人的指责又能怎么样?唉,说大了,有点没边没际,父母也教育过我劝合不
劝分的道理,这话题也到此为止吧,劝合不劝分,相濡以沫啊,原来我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