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亭畔吧 关注:248贴子:5,216
  • 14回复贴,共1
余冠英的《诗经》研究 

--------------------------------------------------------------------------------
 
【作者】王长华 



        作为一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余冠英先生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抛开作为学术机构领导所起的作用不谈,仅他个人生前出版的学术著作就有《乐府诗选》、《诗经选》、《诗经选译》、《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诗论丛》等多种。全面评价余先生的学术成就并非笔者的目的,本文只对余先生在《诗经》研究方面的贡献予以评述,以就正于方家。

         余冠英先生的《诗经》研究是从诗篇的选注和选译开始的。这项工作起于1953年,那时余先生在北大文学研究所供职。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经选》,《诗经选译》也几乎同时出版发行。从《诗经选译·后记》中可以看出,余先生决心从事这项工作,与他受郭沫若白话翻译屈原《九章》的影响不无关系,郭氏1922年出版的白话诗译《卷耳集》也或多或少给了余先生以启发。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诗经》研究界,余先生的这项研究其着手是相当早的。指出余先生《诗经》研究中的这个时间,并不是想借此说明更多的问题,而只是企图强调和肯定余先生在以注释和翻译为介入方式的《诗经》研究方面所应占据的重要地位。

       余先生对《诗经》的注释和翻译工作不仅着手早,而且达到了高水平。金开诚先生曾认为余先生的《诗经》译文不仅“训话上比较信实”,而且“很富于诗味”,这个看法是很准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余先生的《诗经》研究代表作《诗经选》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学界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截止到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2版,此书已连续8次印刷,印数也超过20万册。根据较为可靠的分析推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诗经选》的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事实上己经超过了100万人。由这一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余冠英先生的《诗经》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学术发展史上,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

当然,仅从一部著作问世后产生影响的大小来判断其学术成就的高低和学术贡献的大小,这也许并不十分科学。但是,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看,引进“影响”因素来评价一部著作,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也相当可靠,它起码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反映出这部著作受读者欢迎的程度。一部距离人们日常生活十分遥远的古典文学研究著述,如果不是因为它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选择了多层次读者都可接受的方式,那么如此深受读者欢迎的情形就不可能产生,这是不言自明的。首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有理由充分肯定余冠英先生的《诗经》研究无可替代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

 



IP属地:捷克1楼2007-12-28 23:57回复
    从《诗经》看先秦理性精神的发展和演变王长华[1] 杨克飞[2] 等 
    [全文大小:302 K] [1]河北师范大学 [2]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移动用户 编辑短信 020 到 1065800883061  | 联通用户 点击链接 联通手机支付通道 进行支付 
    获得全文提取码!(2.00 元/篇) 下载安装 PDF阅读器  
     支付说明 收不到提取码不会产生扣费。 其他的支付方式 包括神州行充值卡、支付宝、银行卡、电汇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587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029摘  要:从性质上讲,《诗经》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且是记录先秦时代理性精神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文献。《诗经》三百余篇作品中反映了人对“天”的认识,人对祖先的认识,以及人对自我的认识。三者既是《诗经》表达理性认识的三个重要方面,也同时呈现出《诗经》所承载的理性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IP属地:捷克2楼2007-12-28 23:58
    回复
      http://historian.bokee.com/法国国歌


      IP属地:捷克4楼2007-12-29 00:43
      回复
        IP属地:捷克13楼2007-12-29 00:52
        回复
          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ID=22695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ID=22695

          钱仲联主编《历代别集序跋综录》目录(之二)


          IP属地:捷克14楼2007-12-29 00:53
          回复
            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ID=22697钱仲联主编《历代别集序跋综录》目录(之三 )


            IP属地:捷克15楼2007-12-29 00:54
            回复
              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ID=15327

              《文献》1979--2003总目


              IP属地:捷克16楼2007-12-29 00:55
              回复
                IP属地:捷克17楼2007-12-29 00:55
                回复
                  IP属地:捷克18楼2007-12-29 01:02
                  回复
                    第一章 中国史前社会与史前文化

                    参考书目:

                    1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

                    2 .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55年版。

                    3 .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4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5 .余继林:《原始社会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7 .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考古资料反映的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8 .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3年版。

                    9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1990 年版。

                    10 .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 .张维罴:《原始社会史 》,兰州大学出版社 , 1994 年版。 

                    12 .李根蟠等:《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7 年版.

                    13 .李友谋:《中国原始社会史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参考书目: 1 .尚书 的《虞书》 、《夏书》 、《商书》、《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1981 年影印本。 

                    2 .司马迁: 《史记》 的 《夏本纪》、《殷本纪》,中华书局 1959 年校点本。 

                    3 .孙淼: 《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 1987 年版。 

                    4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5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 

                    6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7 .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8 .北大历史系:《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 1979 年版。 

                    9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出版社 1983 年版。 

                    10 .中国先秦史学会:《夏文化论丛》,齐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 1956 年版。 

                    12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7 年版。 

                    13 .程平山:《夏商周历史与考古》,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14 .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学苑出版社, 2004年版。 

                    15 .李先登:《夏商周青铜文明探研》,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 .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17 .陈旭:《夏商考古》,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章 西周宗法社会的建立 

                    参考书目: 

                    1 .《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1981 年影印本。 

                    2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 1959 年校点本。 

                    3 .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译》某些篇章,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4 .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 1994 年版。 

                    5 .张亚初等:《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6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7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 

                    8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 1966 年版。 

                    9 .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10 .北大历史系:《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 1979 年版。 

                    11 .陈梦家:《西周年代考》,中华书局 , 2005 年版。 

                    12 .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 

                    13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9 年版。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文化繁荣 

                    参考书目: 

                    1 .《春秋》及其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十三经注疏》本。 

                    2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3 .司马迁:《史记》相关的世家,中华书局 1959 年校对本。 

                    4 .《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 
                    


                    IP属地:捷克19楼2007-12-29 01:05
                    回复

                      5 .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6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7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 

                      8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9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10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 1984 年版。 

                      12 .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13 .《徐中舒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14 .王长华:《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 .马开梁:《春秋战国经济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五章 大一统帝国的创建与倾覆 

                      参考书目: 

                      1 .司马迁:《史记》相关的《世家》、《列传》,中华书局 1959 年校点本。 

                      2 .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3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4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5 .王云度:《秦史编年》,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6 .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7 .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8 .马非百:《秦始皇帝传》,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9 .朱大昀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10 .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六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参考书目: 

                      1 .司马迁:《史记》 , 中华书局 1959 年校点本。 

                      2 .班固:《汉书》 , 中华书局 1962 年校点本。 

                      3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4 .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5 .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 1984 年版。 

                      6 .漆侠:《秦汉农民战争史》,三联书店 1979 年版。 

                      7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 .顾颉刚:《秦汉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9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10 .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77 年版。 

                      11 .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2 .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 2002 年版。 

                      13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七章 东汉中央集权的强化和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参考书目: 

                      1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 1965 年校点本。 

                      2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3 .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4 .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 1984 年版。 

                      5 .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3 年版。 

                      6 .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7 .陈直:《两汉经济史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8 .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3 年版。 

                      9 .顾颉刚:《秦汉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10 .林剑鸣主编:《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 .漆侠:《秦汉农民战争史》,三联书店 1979 年版。 

                      12 .李如森:《汉代丧葬制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3 .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八章 统一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 

                      参考书目: 

                      1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 1959 年校点本。 

                      2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 1974 年校点本。 

                      3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 1975 年校点本。 

                      4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 1974 年校点本。 

                      5 .马值杰:《三国史》,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6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7 .韩国罄:《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 .田庆余:《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10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11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2 .韩国磐:《南北朝经济史略》,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 .韩国磐:《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4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 .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2005年版。 

                      16 .罗宗真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林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IP属地:捷克20楼2007-12-29 01:05
                      回复
                        略谈汉代文学的独特性 
                         
                         
                         
                         
                        王长华 发布时间: 2006-06-12 06:00 来源:光明日报 
                         

                          学界惯例,中国古代文学被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若干个单元(或断代)。为什么这样划分?为什么这样断代?学界似乎没有进行过真正讨论,更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明。乍一看,上述划分以历史朝代更迭为依据,似乎并未作更多思考,但稍加分析又不尽然,因为它并未完全以历史断代而断代文学史,而是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朝代放在一起构成了相对独立的联合单元。为什么要这样组合而不是其他,这其中又不能说没有文学研究者的理性设计在内。任何一种惯例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和根据,我们一方面要思考其合理性,但同时还需要保持警惕,因为惯例以其持久而普遍的影响往往容易造成对某些历史事实的遮蔽。就文学史断代而言,断代是否准确,单元组合是否合理,牵涉到对相关文学时代发展的认识,尤其涉及到两个阶段文学史研究能否接榫、如何接榫的问题。有时候惯例制约着研究现实,研究者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强大的惯例。如此一来,两者就有可能合力导致文学史研究与原生态的文学发展产生隔膜。我认为“先秦两汉文学”的断代就遮蔽了先秦文学和两汉文学各自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先秦是一个文学尚未充分发育的时代,学者已有论及,这里主要谈谈汉代文学的独特性及其研究时如何破除惯性而与先秦文学进行有效的剥离问题。 

                          先秦原本就是一个文学尚未得到充分发育的时代,秦朝焚书坑儒实际上斩断了文学由先秦通往汉代的发展脉络。汉王朝广开献书之路,这才有了刘向父子“领校秘书”的划时代工程,但汉代人在整理校勘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于无意中将先秦文献打上了汉代的烙印,一定程度上使先秦文献发生了淬火后的失真。近年出土的先秦文物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曾一度以汉人加工整理过的所谓先秦文献为原生态先秦文献,并以此来接续对汉代文学的研究,那么由此所呈现出的两段文学史的接榫就不可能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汉代文学研究中大家关注的主要是四种文学体裁,即散文、赋、乐府民歌、五言诗,流行的研究中几乎每一种都要与先秦文学挂钩,通过寻找大体相对应的部分来比较、讨论其发展,这就有了《诗经》与汉乐府民歌,楚辞与汉代辞赋,先秦历史散文与马班史传散文,诸子散文与汉代政论散文。然而,由于这样做的理由并不充分,研究实践也存在种种难以自圆的扞格。 

                          例如把《诗经》与汉乐府民歌放在一起,以此来看汉代乐府民歌是怎样在《诗经》开创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下反映新时代的。从《诗经》说到汉乐府,把汉乐府看作《诗经》的后继者是有其合理性的,它与我们研究思维中的民歌情结十分合拍。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困惑:《诗经》是民歌吗?汉代文献明确记载了汉乐府的出现,但汉代人记述的《诗经》的结集却很难让我们真正相信春秋以前也真的和汉代一样会有政府派专人来负责搜集整理民歌。还有,一进入汉代,《诗经》就成了不刊的经典,从未有人把它看作一般的民歌。我们一定说它是民歌,汉代人会同意吗?如果这个判断不符合汉代实际,而我们偏要把两者勉强续接在一起,这样得出的研究结论就大有问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饥者之歌和劳者之歌,任何时代都有关注现实生存的作品,但我们决不能简单认为后面出现的就一定与前面有关,更不能简单肯定说前者对后者产生了什么影响或后者对前者有什么继承,有时说得越肯定可能离事实越远。 

                          再如从楚辞到汉赋。笼统而言,楚辞对汉代文化确实产生过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王朝开国时期的重要成员大多是楚人,用楚语、写楚地、名楚物、诵楚声构成了以汉王朝核心成员为代表的汉代基本的文化资源、文化认同和文化依赖。因此,汉代从整体上接受楚文化包括楚辞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楚辞也并非铁板一块,屈原不同于宋玉无需辞费,即使同属屈原作品的《离骚》和《九歌》实际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而说到汉代辞赋,它分若干类别,散体大赋无疑是其代表,以往研究多笼统地谈屈原作品对汉赋的影响,实际上屈原之后宋玉等楚国宫廷文人创作对汉代散体大赋的产生才具有决定性意义。屈原的身世遭遇确实对汉代文人产生了震撼性影响,《离骚》为汉代文人提供了抒发“士不遇”情怀的范式,骚体赋应运而生,而屈原对其影响则侧重在精神倾向方面,《离骚》特别是《九歌》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以楚地民间文化为底色的,而汉代骚体赋则缺乏这种浓厚的民间色彩。因此,联系由先秦到两汉的文学发展,楚辞和汉赋肯定是不能不说的话题,但要明确研究前提,体察两者之间的细微和曲折,大而化之,往往容易出现偏差。 
                        


                        IP属地:捷克21楼2007-12-29 01:08
                        回复

                            再说散文。从汉代政论散文而追溯至先秦诸子散文也是没有什么可靠根据的,倘若这样研究,那既不合历史实际,也难找到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史传散文的情况与政论散文有所不同,研究者自然不免通过上溯而进行比较。最有代表性的是《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通史,书中涉及大量的先秦人和事。所以以往教学或研究时,人们一定要把《史记》的资料来源论述一番。《史记》从包括《战国策》在内的先秦典籍中取材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的写法与《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写法已经大为不同,无论从结构、篇章、语言、叙事乃至内在精神等等,《史记》都是自出机杼,可以说,此前的任何文学作品和具有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都没有达到甚至没有接近《史记》的文学水平。它的创新是任何研究者都能体会出来的。如果我们面对这样的研究对象也一定要从先秦历史著作中努力挖掘其继承和借鉴,那文学研究真的就很难实事求是,很难定位和评价了。 

                            再比如说被目前通行文学史筛选出去的实用性文体,在汉代特别是东汉却在文人的写作生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两汉是文体的发生和成熟期,至东汉,中国古代文体的基本格局就奠定了,而大多数文体形式在先秦时期是很难找到相应的继承对象的。汉代何以呈现文体“大爆发”,其实际情形是怎样的,究竟是怎样的土壤促发了这种萌动,当时的社会和文人是如何“接受”这些书写形式的,这些文体呈现出怎样的动态发展,与我们通常划定的“文学性”文体发生着怎样的联系,对文学观念产生着的影响如何,等等,都需要研究者抛开对先秦的习惯性追溯,以真正“贴近”的姿态去触摸才可能有满意的答案。退一步讲,哪怕我们有意识的“纯化”文学史研究,强调“文学性”因素,上述应用文体作为无法回避的历史参照也有待我们“知己知彼”。 

                            总之,先秦文学与两汉文学各有各的内容和特色。汉武帝以后,汉王朝从意识形态到文化发展的全面创新,都决定了汉代文学的新起点和新发展。因此,一定要把汉代文学和先秦文学一一对照挂钩,势必造成先秦文学研究的困难,进而也使得两个阶段的文学史研究不能得到有效的衔接。现行的先秦两汉文学单元一定程度上把两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搞得过分密切,而相对忽视了两者的差异性和独立性。我们虽然不能说“先秦两汉文学”的断代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形式上的密切有时会过分强化两者的联系,如此非但历史的丰富性无法呈现,相关的研究也有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IP属地:捷克22楼2007-12-29 01:08
                          回复
                            http://www.xiaoshuo.com/readbook/00114588_10584.html

                            本站文章复制不允许,呵呵


                            IP属地:捷克25楼2007-12-29 0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