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温吧 关注:79贴子:1,028

「大家一起学」五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晋薛兼、
纪瞻、
闵鸿、
顾荣、
贺循
五人的合称五儁。
*****
下期预告:
介绍<五散人>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5-16 15:29回复
    晋书 卷六十八
    「薛兼」
    薛兼,字令长,丹阳人也。
    祖薛综,仕吴为尚书仆射。
    父薛莹,有名吴朝。吴平,为散骑常侍。兼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纪瞻、广陵闵鸿、吴郡顾荣、会稽贺循齐名,号为「五俊」。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5-16 15:35
    回复
      纪瞻, 东晋官吏。徙居历阳,元康中察孝廉,不行。后举秀才,永庚初又举寒素,大司马辟东阁祭酒,除鄢陵公国相。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5-17 14:32
      回复
        【闵鸿】三国吴广陵(江苏扬州)人。仕吴为尚书。入晋,征不就。少美文才,有“南金”之誉。集三卷,佚。今存《亲蚕赋》、《琴赋》、《羽扇赋》、《芙蓉赋》、《莲华赋序》、《与刘子雅书》。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5-17 14:33
        回复
          南金,读作nán jīn。指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也用来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用做地名时,指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南金乡。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5-17 14:35
          回复
            《毛诗正义》卷二十之一〈鲁颂·駉之什·泮水〉~770~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5-17 14:36
            回复
              【出处】:《晋书·薛兼传》:“ 兼 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 纪瞻 、 广陵 闵鸿 、 吴郡顾荣 、 会稽 贺循 齐名,号为‘五儁’。初入 洛 ,司空 张华 见而奇之,曰:‘皆南金也。’”
              【示例】:唐 元稹 《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诗:“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5-17 14:37
              回复
                游国恩 《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馀年犹愿学,片语是南金。”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5-17 14:39
                回复
                  中国的发展贵在国家领导人(此届领导)能弃其馀鱼,实干有国金。@润垚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4-05-17 15:01
                  回复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顾雍孙。西晋末年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脑。弱冠即仕于吴,吴亡,与陆机、陆云同入洛,号为三俊。拜郎中,转廷尉正,先后辟为王侯僚属。惠帝征为散骑常侍,后为晋元帝司马睿安东军司,加散骑常侍,凡所谋划,皆与荣议。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05-17 15:47
                    回复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曾经应别人的宴邀赶赴宴席。在宴席上他发觉上菜的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给他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怎么会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道烤肉味道的人呢?” 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帮助自己,于是顾荣感激地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得到烤肉的人。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5-17 16:01
                      回复
                        顾荣诈酒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四月,齐王司马冏杀司马伦,迎惠帝还朝。惠帝以齐王为大司马,执掌朝政。齐王置掾属四十人,委以心腹,于是政出齐王,天子形同虚设。齐王久闻顾荣之名,于是征顾荣为大司马主簿,成为齐王的重要幕僚。齐王既得志,骄横暴虐,宠幸嬖佞,忠谋者远,直谏者诛。但顾荣既为主簿,不能不谏,否则齐王败亡,祸延及己,于是劝谏齐王道:“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今殿下举动骄恣,势压群下,这难道是君子的处世风范吗?望殿下居谦有终,永保令誉。”又劝谏道:“凡掌权者,有得势之时,必有失势之日。这就是杨雄所说的,旦握兵权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者。宠辱皆在转眼之间,荣枯就如反掌之易。愿殿下有一颗平常心,妥善处理国家政务。臣既为幕僚,不避斧钺之诛,献逆耳之言,请殿下三思。”齐王大怒,不纳其言,于是顾荣终日酣醉,欲诈酒避祸。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05-17 16:05
                        回复
                          顾荣的挚友冯熊闻其朝夕饮酒,不理政事,乃劝道:“酒这种东西,能给人欢乐,也能丧志,故古人称酒为狂药。古今以嗜酒致祸者,往往可鉴。你沉湎于酒,日夜举杯痛饮,此非贤者所为。愿你察古今之善恶,厉行戒酒,勤于政事,休败三俊之名。”顾荣答道:“我幼读史书,略知古代好酒误国之遗事,难道不知道酒之为祸败德吗?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齐王骄恣擅权,不久必败,我在其府主事,诚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放性酣醉,以消忧患耳。”冯熊道:“既如此,我有使君脱身之计。”几日后,冯熊对齐王长史葛旟道:“顾荣好酒,不足成事,你为何不劝齐王将其迁出府外,以免误了政务。”葛旟道:“你言之有理,我正想就此事禀告齐王。”于是葛旟入齐王府,把顾荣好酒贪杯之事说与齐王,齐王道:“我重其名,以故用之。今既如此,立即迁之。”于是改授顾荣为中书侍郎(中书省长官之副)。顾荣用冯熊之计,出为中书侍郎,在职廉明,不复饮酒。葛旟惊异,问顾荣道:“君任中书侍郎后,为什么没见你再醉酒?”顾荣恐诈酒之事被发觉,又开始饮酒,每日大醉不醒。不久,顾荣借故辞职南归。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4-05-17 16:07
                          回复
                            私交张翰
                            顾荣在吴亡后到洛阳任官,期间常常饮酒,更向同郡好友张翰说:“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他日,张翰慨叹时局混乱,像顾荣这些有名气的人难以求退保身,劝他凡事曕前顾后时,顾荣亦怆然地说:“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顾荣向来喜好抚琴,亡故后,张翰前来大哭,既而上床鼓琴数曲,抚琴而感叹:“顾彦先还能再欣赏这琴音吗?”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4-05-17 16:08
                            回复
                              贺循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生于魏景元元年。善属文,博览群籍,。建武初,拜太常。朝廷疑滞皆询之,循辄依经礼而对。卒,追封司空,谥穆。循著有文集五卷,(《唐书经籍志》作二卷。此从《隋书志注》)传于世。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05-17 16: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