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4日,全国各大媒体同时播发了新华社的这条消息: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道观院监的任法融当选为新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在看到这条消息的瞬间,记者竟突然之间想起了西周时期曾任函谷关令、挽留老子在楼观台写下《道德经》的天水人尹喜——时隔两千多年后,同样是在楼观台结庐修行的天水人任法融,又一次承担起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道教文化的重任!
这到底是无意的巧合,还是万物归一的道之所至呢?
7月3日,2005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暨庆祝天水市建市20周年活动期问,记者在南苑山庄采访了几年来曾经先后捐款200多万元资助家乡公益事业的任法融会长。
雨后初晴,南苑山庄四周林木蓊郁,安谧宁静。任会长的随行人员、老家在秦州西关的余女士告诉记者,刚参加过伏羲祭祀大典的任道长正在午休。谈起这次任道长当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事,余女士说,在目前选举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以任道长的学养、德行、威望,以及在道教文化研究方面的贡献,也只有他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任法融1936年出生于麦积区凤凰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清末秀才。所以从幼年开始,任法融就在一种弥漫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熟读了经史子集,儒、释、道等典籍,传统文化思想很早就成为他思想和情感的一部分。19岁那年,任法融到陕西做麦客“赶麦场”时,在陕西陇县龙门洞出家,成了一名道士。
龙门洞道院位于陕西省陇县新集川乡的龙门山上,史载元代道教“七真人”之一的丘处机在此栖居7年,因创建了全真道龙门派而闻名。任法融在龙门洞药王庙出家后师从王嗣琳道长学道。由于他天资聪颖,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出家后的第三年,任法融便从龙门洞来到楼观台,开始在楼观台挂单讲道,先后担任楼观台道观知客、帐房等职,1986年被选为楼观台院监、1986年当选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随后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50多年来,任会长一直没有离开过楼观台。”余女士说,“任会长不仅乐善好施,为人耿直,而且学养深厚,在《易经》、《老子》研究方面成就都非常大。”
一年前从北秦岭返回途中,记者到楼观台专程拜访任道长时,任道长对自己道教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只字不提。记者在专程从厦门赶来向任法融学道的夏子女士那里得知,任道长已经出版的《道德经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等著作,在国内外影响非常大。夏女士还推荐记者看一看美国人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在那本书里作者写道,当时就是楼观台院监的任法融,“是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师之一”。
午休刚刚起来,任会长房问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看望他的人。
和去年在楼观台见到时一样,长髯齐胸的任会长精神矍铄,满身飘溢着仙风道骨。在记者再三请求下,任会长才同意接受采访。
虽然离开家乡已经五十载春秋,但任法融乡音依旧。谈到他这些年来对家乡公益事业的贡献,任会长说:“含德之厚,比之赤子。从善如流,是道教最基本的修行标准,何况我出生在天水,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有什么好谈的?”
今年年初两会期间,任法融接受一家新闻媒体采访,谈到道教的“济世利人”观念时说,党和国家对宗教场所的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使道教精神得以发扬,让道观得以发展。如今我国道教宫观相继开放,接待国内外游人信众,道观因此有了一定收入。但坚持道教自己俭朴奉道的生活方式,将收入用于社会,捐助贫困地区和慈善事业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任法融为我市麦积区和甘谷、武山等县兴修水利、修建校舍、改造道路先后捐资超过了200万元。其中2002年,他投资150万元为自己家乡麦积区凤凰乡建设的凤凰泉饮水工程,使凤凰山周围坚家山、廖岘、温缑等村方圆几十公里6000多人口结束了水贵如油的历史:2003年捐资修建的甘谷县西坪乡燕珍小学解决了附近6个村200多名孩子上学难的问题;2004年,他捐资修建的武山县吴庄小学完工后、又给20名贫困生每人资助300元学杂费,甚至包括课桌凳、电脑、电视、体育教学设施都送到了学校。
这到底是无意的巧合,还是万物归一的道之所至呢?
7月3日,2005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暨庆祝天水市建市20周年活动期问,记者在南苑山庄采访了几年来曾经先后捐款200多万元资助家乡公益事业的任法融会长。
雨后初晴,南苑山庄四周林木蓊郁,安谧宁静。任会长的随行人员、老家在秦州西关的余女士告诉记者,刚参加过伏羲祭祀大典的任道长正在午休。谈起这次任道长当选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事,余女士说,在目前选举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以任道长的学养、德行、威望,以及在道教文化研究方面的贡献,也只有他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任法融1936年出生于麦积区凤凰乡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清末秀才。所以从幼年开始,任法融就在一种弥漫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熟读了经史子集,儒、释、道等典籍,传统文化思想很早就成为他思想和情感的一部分。19岁那年,任法融到陕西做麦客“赶麦场”时,在陕西陇县龙门洞出家,成了一名道士。
龙门洞道院位于陕西省陇县新集川乡的龙门山上,史载元代道教“七真人”之一的丘处机在此栖居7年,因创建了全真道龙门派而闻名。任法融在龙门洞药王庙出家后师从王嗣琳道长学道。由于他天资聪颖,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出家后的第三年,任法融便从龙门洞来到楼观台,开始在楼观台挂单讲道,先后担任楼观台道观知客、帐房等职,1986年被选为楼观台院监、1986年当选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随后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50多年来,任会长一直没有离开过楼观台。”余女士说,“任会长不仅乐善好施,为人耿直,而且学养深厚,在《易经》、《老子》研究方面成就都非常大。”
一年前从北秦岭返回途中,记者到楼观台专程拜访任道长时,任道长对自己道教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只字不提。记者在专程从厦门赶来向任法融学道的夏子女士那里得知,任道长已经出版的《道德经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等著作,在国内外影响非常大。夏女士还推荐记者看一看美国人比尔·波特写的《空谷幽兰》。在那本书里作者写道,当时就是楼观台院监的任法融,“是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师之一”。
午休刚刚起来,任会长房问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看望他的人。
和去年在楼观台见到时一样,长髯齐胸的任会长精神矍铄,满身飘溢着仙风道骨。在记者再三请求下,任会长才同意接受采访。
虽然离开家乡已经五十载春秋,但任法融乡音依旧。谈到他这些年来对家乡公益事业的贡献,任会长说:“含德之厚,比之赤子。从善如流,是道教最基本的修行标准,何况我出生在天水,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有什么好谈的?”
今年年初两会期间,任法融接受一家新闻媒体采访,谈到道教的“济世利人”观念时说,党和国家对宗教场所的科学管理和正确引导使道教精神得以发扬,让道观得以发展。如今我国道教宫观相继开放,接待国内外游人信众,道观因此有了一定收入。但坚持道教自己俭朴奉道的生活方式,将收入用于社会,捐助贫困地区和慈善事业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任法融为我市麦积区和甘谷、武山等县兴修水利、修建校舍、改造道路先后捐资超过了200万元。其中2002年,他投资150万元为自己家乡麦积区凤凰乡建设的凤凰泉饮水工程,使凤凰山周围坚家山、廖岘、温缑等村方圆几十公里6000多人口结束了水贵如油的历史:2003年捐资修建的甘谷县西坪乡燕珍小学解决了附近6个村200多名孩子上学难的问题;2004年,他捐资修建的武山县吴庄小学完工后、又给20名贫困生每人资助300元学杂费,甚至包括课桌凳、电脑、电视、体育教学设施都送到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