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天爱吧 关注:85贴子:991
  • 0回复贴,共1
类星体的发现以及命名
20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学家在茫茫星海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天体,从照片看来如恒星但肯定不是恒星,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发出的射电(即无线电波)如星系又不是星系,因此称它为“类星体”。类星体的发现,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星际分子并列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类星体的特点
类星体的显着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红移,表示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在远离我们而去。类星体离我们很远,大约在几十亿光年以外,可能是目前所发现最遥远的天体,天文学家能看到类星体,是因为它们以光、无线电波或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巨大的能量。
类星体的总结
类星体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它比正常星系亮1000倍。对能量如此大的物体,类星体却不可思议地小。与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的星系相比,类星体的直径大约为1 光天(light-day)。一般天文学家相信有可能是物质被牵引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因而释放大量能量(喷发激烈射线)所致。这些遥远的类星体被认为是在早期星系尚未演化至较稳定的阶段时,当物质被导入主星系中心的黑洞增潻“燃料”而被“点亮”。
由于类星体是一个难解的天体,它奇特的现象如红移之谜,超光速的移动,它的能量来自哪里?再再挑战人类的即有物理观念,而问题的解决,有可能使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向前跨一大步。


1楼2014-05-17 10: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