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拾萃】
解读藏山
藏山很小,小巧的玲珑别致,只有依山而筑的亭阁曲廊,没有名山大川的瑰丽奇伟;藏山很贫,贫瘠的古色古香,只有遗落的文祠古庙,没有江南园林的富丽堂皇;藏山很傲,孤傲的超凡脱俗,只是静静的伫立在太行山西麓的一角,从来不与三山五岳对峙;藏山很重,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虽没有三皇五帝的逡巡封禅,却相传着春秋时期“程婴救孤”的大义千秋。有《藏山魂》一诗为证:“藏山藏在古原东,石秀峰奇景不同,社庙文祠存大义,千秋忠烈贯苍穹”。藏山不仅蕴藏了英烈信士的忠肝义胆,更珍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走进藏山,在南北对峙的峰峦中穿行,映入眼帘的是藏山一排琉璃翡翠的山门,虽然修造的古色古香,但不难看出是现代工艺的浆洗,横亘在山腰之际,极像是一只卧虎,对游山玩水的来往行人虎视眈眈,暗褐色的岩石,映衬着山门,格外的耀眼。从这金碧辉煌里散发着一股铜臭味,似乎和这青山秀水有点格格不入,幸亏有同行的朋友热情相邀,赏读这方山水的心情,没有被丧失殆尽。
藏山很美,人间已是四月天,报春的桃花、杏花、梨花已经落英缤纷,换上了浅绿色的嫩装,没有了色彩斑斓的绚丽。但藏山的山色却是五彩纷呈,像是妙龄少女的花裙子,此时是极致妍丽的。黛青色的峰峦突兀耸立,碧绿的松柏苍翠欲滴,嫩黄的杨柳风姿绰约,浅绿的小草温婉仪千,这崭新的一切色彩,在和煦的春风中显得五彩缤纷。这时间,已全然看不到漫山遍野的山桃花争奇斗艳,但还能在峭壁间或许看到零零星星的山桃花,冉冉开放。山涧溪水尚未完全苏醒,没有飞流湍急的啸声,但仔细的聆听,倘若感到了淙淙细流的喘息。
藏山不及五岳之壮美,却能以史逞雄。金代大定年间曾任盂县县令的智楫在他写的《神泉里藏山庙记》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藏山之迹乃赵朔友人程公藏遗孤之处也”。加上不少历代文人骚客游览藏山之余,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楹联、游记等。明朝吏部尚书乔宇作《题藏山庙》;明末清初的爱国志士顾炎武撰《义士行》,延续了上千年文化内涵,不断承传丰富,历史记载的传奇性,赋予了藏山文化特有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明末傅山先生一首《留题藏山》诗云:“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路双松谡谡风,雾嶂几层宫霍鲜,霜台三色绿黄红,当年罹难人徒说,满壁丹青画不空,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楼中”。更为藏山文化注入了思想的震撼力。加之,始起于金、元两代民间有祈雨求云的祭祀盛会,为藏山文化增添了朦胧迷幻的色彩。
走进藏山,从山门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