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谷居吧 关注:21贴子:772
  • 2回复贴,共1

✎ 养生,其实就在吃喝睡行之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养生应该是个常话常新的题目。谁不想拥有健康的身体,谁都懂得健康之于我们生活的意义。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社会上存在着数量可观的“亚健康”人群。统计资料显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成年人中各种与饮食、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人群日益增加,青少年的体质、身心健康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在今天,如何科学养生,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专家告诉我们,养生的要义在于平衡,即促进身体的平衡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传统养生古已有之。民谚就有“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在民众中拥有广泛认知度和可行性的养生之道。因此,为了体现本版的服务功能,今天我们就请专家从如何吃、喝、睡、行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些科学养生的具体做法。
  传统养生是中国5000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养生的宝库中汲取知识,有助于科学地保持健康体魄。
  实际上,传统养生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饮食起居无处不养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5-18 21:11回复
      在此着重谈谈吃、喝、睡、行的养生之道。
      吃:宜清淡讲五性
      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黄帝内经》讲了一个道理: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道:过多吃美味的食物伤胃。二是要看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任何可吃食之物都有性,离不开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体内热时应吃凉性的,体内凉时应吃热性的。如:胃热,应吃寒性的香蕉;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如果吃反了会闹出病来。又如: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间气候燥热,不宜吃辛辣之物,易引发胃和大肠燥热火气上攻,导致耳聋、耳鸣等症。
      水果吃得合适是营养,吃得不当有害于身体。脾胃虚便稀时不要吃水果,气盛便干时多吃水果。
      喝:酒适量茶有别
      饮酒要遵循规律:一是适量。过量而又不能及时代谢出去,会损害内脏。二是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要慎喝白酒。这两段时间喝白酒,易引起内脏燥热。
      喝茶有益健康。茶的一大功能是去秽气。经常喝茶可去人身的异味。可是,茶也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性。
      绿茶。性凉,适合胃热的人喝。
      花茶。是用茉莉花等熏制的茶叶。茉莉花性温,胃寒的人喝茉莉花茶暖胃。
      红茶。性温助消化。胃凉的人喝有助于暖胃。
      乌龙茶。结合绿茶和红茶的特点,属于平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5-18 21:11
    回复
        行:动适度晨散步
        行走也要讲辩证。走路时应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腿上。神可调动气;气可以调动精,灌注到腿的关节之中。人体中流动的水份叫津液,津比较稀薄贯穿于肌肤之中,体温热时走汗道,体温凉时走尿道。液比较稠贯穿于人的筋骨之中,润滑关节。如果人走路精力不在腿上,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这些“人体轴承”得不到充足的润滑油,时间久了,会把关节磨坏。
        行走还需把握强度。“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们常讲的一句话。如果再加上两个字“适度”,即“生命在于适度运动”,这句话就科学了。走路腿轻快就走,腿累了就歇歇。因为腿累了如同汽车发动机缸热了,再发动就会磨损机件。
        行走的时间要放在早晨。早晨为春,春主动;肝主动,应春,主管筋脉,早晨动使筋脉条达。
        晚饭后不宜外出散步。“早出晚归。”这是大家都熟悉的话。晚为冬,冬主藏,没有储蓄,就没有用钱之本。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5-18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