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盎(569-646),字明达,号朝端,生于陈朝宣帝太建元年,系冯宝、冼夫人孙子,冯氏渡琼始祖。
据海南文史专家冯仁鸿介绍,冯盎少有武略,智勇超群。公元589年,陈为隋所灭,岭南烽火又起。次年(开皇十年)番禺王仲宣叛乱,起兵抗隋,围困广州,广州总管出战被矢射死。冼夫人下令讨伐叛军,派20岁出头的孙儿冯盎领兵出伐,解救广州。冯盎与隋军会合,打败王仲宣,平定了叛乱。隋文帝敕封他为高州剌史。抚定岭表后,冼夫人亲自率军,同其孙冯盎过琼平乱,曾到了琼山梁沙坡驻军。隋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卒,潮成五洲獠蛮叛乱。冯盎受隋帝派遣发兵,很快平定了叛乱。隋文帝嘉奖其平贼之功,授予金紫光禄大夫,拜汉阳太守。
后来,冯盎又从隋炀帝领兵讨伐辽东,胜还,受封左武卫大将军。隋亡,奔还岭南,带兵五万。唐初,广州、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两地首领高法璒、冼宝彻起兵叛乱,乘机割据称雄。冯盎率兵讨伐,克平岭南20余州。属下有人主张他学赵陀,当南越王,刈据岭南,受到他坚决的反驳拒绝。唐武德四年(621年),冯盎以南越之众归顺唐高祖。唐高祖以其管治之地置高、罗、春、白、林、崖、儋、振八州(其中崖、儋、振三州在海南),仍授冯盎上柱国、高罗总管,封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冯盎卒,唐太宗追赠盎为左骑卫大将军,荆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