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盲眼书生吧 关注:2贴子:523
  • 4回复贴,共1

“剑”器基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剑器各部位名称
“剑”为古兵器之一,被誉为“百兵之君”。剑器已有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其演进更为精良。剑之各部名称亦有异同。现将剑体之各部位名称简释如下:
  1、剑身:指剑的护手前至剑尖的全长。
  2、剑尖:剑身最前端尖锐的部位,锋芒之尖。
  3、剑锋:指剑身的前端约三寸两侧刃口。
  4、剑刃:剑身两侧锋利的部位,分为上下两刃口,各又分前、中、后三部。
  5、剑脊:剑身中间一条直线隆起的部位。
  6、护手:亦称格,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部位。
  7、剑柄:剑格后部作为持握的部位。
  8、剑镡:亦称首,剑柄的柄头。
  9、剑从:剑脊至剑刃部分。


1楼2014-05-21 09:05回复
    二、剑的方位名称
    1、立剑:剑刃朝上下为立剑。
      2、平剑:剑刃朝左右为平剑。
      3、竖剑:剑尖向上,剑身竖直或稍斜为竖剑。
      4、垂剑:剑尖向下,剑身垂直或稍斜为垂剑。
      


    2楼2014-05-21 09:06
    回复
       三、剑指与持剑法
      1、剑指:又名剑诀。指在剑术练习和应用时,不持剑手的手型,一般保持为“剑指”姿势。即把食指与中指尽量并拢伸直,无名指与小指屈握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指节上,此为压指诀。在动作变转中,拇指与无名指也可松开屈而不压,但不可以伸直,称为开指诀。
        2、持剑法(左手):左手虎口对准剑的剑格处,拇指由剑格上分向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由剑格下方卷指,相对握住柄,食指伸指贴附于剑柄上。使剑身平贴在左前臂后侧,不要使剑左右摇摆。
        


      3楼2014-05-21 09:06
      回复
        五、手位变动阴阳图
        1、中阴剑:拇指一侧朝上,手心朝左,持立剑。
          2、少阴剑:手背朝上而稍外斜(前臂稍外旋),持斜立剑。
          3、太阴剑:即阴剑,手背朝上,手心朝下,持平剑。
          4、老阴剑:手背朝上而稍内斜(前臂稍外旋),持斜立剑。
          5、中阳剑:拇指一侧朝下,手心朝右,成反手立剑。
          6、老阳剑:手心朝上而稍外斜(前臂稍外旋)持斜立剑。
          7、太阳剑:即阳剑。手心朝上,持平剑。
          8、少阳剑:手心朝上而稍内斜(前臂稍内旋),持斜立剑。
          


        5楼2014-05-21 09:07
        回复
          七主要步型步法腿法平衡分解
          1、步型
            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部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着地。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接近水平。
            虚步:后脚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紧靠,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
            叉步:两腿交叉,前脚脚尖外摆45°,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拉近水平;另一腿挺膝伸直,前脚掌着地,脚尖正对前方。
            横裆步:两脚左右开立,约同弓步等宽,全脚着地,两脚尖正对前方,一腿屈膝半蹲,另一腿挺膝伸直。
            并步:两腿伸直并拢,全脚着地,不可起踵。
            丁步: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支撑脚内侧相靠,脚尖点地。
            三体势步:前脚脚尖向前,后脚脚尖外展45°;两脚全脚着地,后脚跟与前脚在一条直线上,两腿微屈,大腿斜向下,两膝微内扣,两脚距离约一小腿长,重心偏于后腿。
          2、步法
            上步:后脚向前迈步。
            退步:前脚向后退步。
            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两腿交叉。
            行步:两腿微屈,行步平稳,步幅均匀,重心不得起伏,不允许腾空。
          3、腿法
            蹬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钩起,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前蹬时上身正直,侧蹬时上身稍侧倾,后蹬时上身前俯与后蹬腿成水平。
            踩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脚掌用力下踩,高不过膝。
          4、平衡
            前提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里扣,脚面绷平内收。
            后举腿平衡(望月),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侧倾拧腰,挺胸塌腰(向支撑腿同侧方上翻),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撑腿的同侧方上举),小腿屈收,脚面绷平,脚底朝上。


          7楼2014-05-21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