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盛高95班吧 关注:6贴子:41

毕业后有意买笔记本的来瞅一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你觉得五六百算不上什么,那就不必浪费时间,付款吧。
本作摘自 笔记本吧,想详细了解者可以去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24 12:43回复
    去哪儿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24 20:55
    回复
      下各种软件跑分(尽量不要使用某娱乐大师跑分,好歹看看PCmark或者3Dmark),玩儿各种高端游戏“考验”本本(自己却未必喜欢这类型游戏),然后浅尝辄止,或者卸载游戏,再然后回到了前面【初阶】提到的东西,看视频、听歌、逛贴吧、刷微博。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真心劝大家不要花冤枉钱,认真想想,是不是真的需要“高配”,尽量不做下一个某甲。当然,确实需求真实、经济宽裕的买高配也无可厚非,
      提前一步可以避免过早淘汰。对于不太了解实际性能的朋友,总会觉得某配置是不是不够你用。其实多半是你想多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I3足矣,I5无非买个安心,虽然I3I5差别其实并不太大。I5 4200U到现在还没遇到瓶颈。
      电子产品几乎没什么保值性可谈,今年万元高端几年后就是千元入门,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与其买I7不如降预算,买一个软实力更好的本本——包含正版系统,更好的售后,更好的外观,颜色,
      更好的散热元件,更容易拆解的模具,背光键盘,更好的键盘手感,更大尺寸(如果你需要),去掉光驱,更丰富的接口,更好的音效,更轻薄省电,更高的分辨率和屏幕材质,甚至固态硬盘,或者触摸体验,哪怕好一点的内胆包,双肩背包,外接键鼠都更有意义。最后,除非你热衷游戏,否则不建议追求最高特效,很多游戏在中等特效下就有很好的体验了,没有三五年都不过时的本本。
      最后,我极力“约束”你的性能要求,目的是想在同价位提升其他有必要的体验,或者直接为你省下不该花的银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25 08:51
      回复
        目前市场可以买到的是IU第三代构架Ivy Bridge,第四代Haswell。下一代Broadwell估计是14年秋天的事情了,到时候还会更新这个文档。
        再次强调,只是听歌看电影玩儿小游戏,I3一代都够了!但是一般远离B,C和E命名的,是因为经常被奸商掉包转型,说好的I5就变成B980了。另外,别小看现在的低电压版本的处理器,现在的四代IU,比如I5 4200U在将来就是标准电压处理器了,下一代Broadwell分为H(注重性能)、Y和U系列,功耗比这个还低,IU再也看不到M的命名了。
        下面是移动版CPU天梯图,找到自己的型号,位置越高性能越强,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发热和成本)。
        http://b.hiphotos.baidu.com/forum/wh%3D400%2C640%3Bq%3D45%3Bg%3D0/sign=bcd2797092ef76c6d087f32fad26d1cc/9dec8a13632762d0ae0c0feea2ec08fa513dc6b5.jpg 作者@retadidas ,大家可以到她百度空间找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25 09:01
        回复
          2.显卡(GPU)
          又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比较直接的影响看电影,玩儿游戏的体验,负责整个图形输出。但并非显卡好玩儿游戏就不卡,很多运算还是要靠CPU的,尤其物理特效,反射、粒子等。笔记本的显卡常见供应商有三个,分别是英伟达Nvidia,
          农企AMD(非说ATI也没错),还有就是英特尔INTER。大致分两类,独显和核显(集成在主板上的是集显)。
          英伟达,一般叫做N卡,命名一般是G(入门级)/GT(消费级)/GTS(笔记本上极少见)/GTX(奢侈级),一般越往后性能越强。数字部分一般是三位数,比如GT750M,7是说它隶属7系列,5一般是定位,最后的0或者5是频率定位。一般而言,第二位数字越大越好(目前来说5是准高端),但是看命名规则确定显卡性能是非常不靠谱
          的,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
          AMD,一般叫做A卡,命名一般是HD,后面是四位数字,同样,第一位是第几代,第二位是定位,第三位是频率,最后一位是0。比如HD8670M,是第七代的准中端独显。同样,命名规则和性能不一定成正比。在AMD的APU里,就融合了比较好用的GPU,IU和AU(APU)核显实力大致一样,可以参考天梯图。不知道会不会改为R命名。
          英特尔,叫做I卡也是可以的。命名是一般是HD3000/4000,现在是HD4600。
          而最强的Iris pro HD 5200据说在768分辨率下和GT650M有一拼,但是贵得不行,更何况一般都有GTX级别的独显,对普通人没啥意义。不管是APU的核显,还是IU的核显,显存都是和内存公用的,内存越大核显的显存就越大。核显其实性能不错(在你需求范围内),甚至可以直接替换一些入门级独显,高端核显和性能稍好的独显都有一战之力,核显=低性能的日子基本过去了,所以别再误会核显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5-25 09:02
          回复
            这里再说几个东西:一个是A卡N卡玩游戏
            哪个好,我只能说都不错,同等性能下表现不分伯仲,再者游戏厂商对它们都有优化,而且越来越多,但是也有A黑游戏或者N黑游戏。二个是显存大小和显卡性能基本无关。显存仅仅是草稿纸,显卡本身运算够快草稿纸才有意义,2G甚至4G的显卡未必比1G的显卡强。大显存在超高分辨率下才有意义。个别显卡还可以试着超频。最后核显对内存很敏感,内存频率、位宽越高,核显越强,APU相对IU对内存更敏感些,
            所以建议买了APU都配双通道高频率的内存,而不要求独显。
            影响显卡整体性能的因素有核心架构、流处理单元个数(可以理解成核心数,只可与自家比较,因为AN两家工作原理不太一样)、显存位宽(真的真的要玩儿大游戏最少也得128bit,64bit的可以直接跳过,但是常见游戏和日常程序一点问题没有!高端可以看到192bit甚至256bit)、显存类型(DDR3和DDR5,后者一般更强,提升幅度和显卡本身素质有关,
            一般是10%-20%)、显存频率(正相关)、最后才是显存大小(1/2/3/丧心病狂的4GB)。一般来说,显卡不太好升级,和封装形式有关,绝大多数都是直接焊死的,只有个别高端本才能更换升级,也有某些大神针对极个别机器外接台式机显卡,跪了,这一顿折腾……性能因为接口的原因应该是原来的2/3左右。
            再次强调,只是听歌看电影玩儿小游戏,HD3000都够了!你要是玩儿一些像样游戏就尽可能不要选择位宽只有64bit的某些神卡——NGB
            大显存G610M,GT710/720M,某些8570/8670M。尽管是64bit,但是对于很多人,已经够用了。就上个班,3.0T到底有没有必要,1.8都觉得多……普分屏U不是瓶颈的时候,G610M够COD8中特效,630m可以全开,7670M战地3可以中等画质,750m战地3高特效,超高画质只能上GTX675M这种了。
            下面是移动版GPU天梯图,找到自己的型号,位置越高性能越强,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发热和成本)。最左侧是台式机的型号,绿色部分是N卡,红色是A卡,
            最后面是核显。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25 09:0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5-25 09:05
              回复
                3.内存(RAM)
                简单来说就是草稿纸,传递本本里硬件之间各种信息的纽带,一般是最容易升级的。厂商非常多,常见的有三星、金士顿、镁光,海力士、海盗船等。
                内存容量在目前来看,4G成了主流,8G也成功了中高端标配(戴尔比较喜欢6G,原因不明,自带双通道?)。
                2G其实也是够用的。32位系统只能识别4G一下内存(3.3G左右),想要充分利用大内存,64位系统很有必要。内存类型上,现在是DDR3为主,DDR3L(低电压版,效率更高,更省电)正在逐渐渗透,DDR2在新品里基本绝迹了。要是升级的话一定按照原来的型号选择,不同类型不能通用。内存频率上,本本上常见的是1066/1333/1600MHz,同类型不同频率内存可以混用,但是最终频率是按照低的来(自行车和电动车一起走,
                只能按照自行车的速度,才能同步)。
                至于双通道内存,实践证明,不同牌子混用没问题,两个内存也不用一样大。另外不必盲目升级内存,只有在内存是瓶颈的时候升级才有效,还有要注意自己本本有没有预留插口,部分本和超极本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不能增量升级。高频率和双通道比起大容量更重要,当然,要是原机自带优质内存就没必要纠结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5-25 09:07
                回复
                  5.屏幕
                  其实这个才是最为直接的体验,当你打开本本的时候,第一眼就是屏幕,但是往往被无良商家在这里掺水。
                  屏幕尺寸直接影响本本尺寸,但是也有极个别小尺寸本本依仗窄边框有了非常好的效果,像魅族MX3一样。常见厂商有三星、Sony、飞利浦、LG、友达,苹果本本一般是LG和三星的屏幕。抛开平板电脑,相对应的笔记本尺寸就是10.6(微软色妃Surface Pro)、11.6、12.5、13.3(联想瑜伽)、14、15.6、17.3、18.4(Alienware 18)英寸。按一般用户来说,14、15.6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便携性和实用性都很不错。
                  屏幕还有个比较直观的参数是分辨率,
                  一般是1366x768最为常见(八成以上),还有1920x1080、1600x900、1440x900等。768为普分屏,1080为高分屏,900的严格来说算不上高分屏。苹果PRO系列15.4英寸却动不动就 2880x1800,所以更吸引人眼球。屏幕比例上16:9的机型远远多于16:10的,这个也不是咱们纠结的重点了。如果你对屏幕的表现力真的真的要求很高,涉及到单反改图,设计等,建议高分IPS面板的本本,一般苹果的比较多,索尼VAIO S系列也有,
                  神舟某些旗舰也有;经济比较宽裕的建议15.6对应1080,14寸对应900分辨率;一般用户则还是建议768,虽不堪大用,但是可以有效控制预算。5k以下几乎找不到1080p的全高清屏幕,高分屏是本本锦上添花的东西,但并不是一定要有。
                  屏幕还会涉及到一些更隐形的参数,比如可视角度,表面处理(镜面屏、雾面屏),亮度,对比度和色域,色彩饱和度等光学特性的参数,个人水平有限,剩下的内容请找专业大神。
                  最后,说一下屏幕升级改造的东西——比较困难,除非你的机型原本就有高分版,不然不建议自己更换,又是换线弄接口,又是打孔穿洞的,这一顿折腾…结合前面的,与其买I7普分,不如买I5高分。还有就是触摸屏,现在大部分都是10点触控,高端超极本上常见,自己想改装难度会很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5-25 09:11
                  回复
                    6.键盘和触摸板、小红点
                    键盘是常用的部件,直接影响输入速度和游戏体验的,设计实在差劲的会让人容易累。
                    手感上来说,传统式键盘>改良式巧克力键盘>浮萍式键盘>巧克力键盘>孤岛式键盘。美观上个人认为是反过来的。至于具体区分我觉得没什么意义,都是商家弄出来的一套障眼法。好一点的笔记本键盘应该是不容易按错,足够的键程,回馈及时有力,按键面积足够大,最后有背光。
                    这里说两个东西,一个是数字小键盘,个人觉得还是有好一点,毕竟大量输入数字速度快一点;第二个是背光键盘也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而且背光和背光之间是有区别的,有些机型的背光键盘漏光严重,甚至有些按键并没有背光。
                    最后推荐几个外接键盘——三星PKB-7000(有线,多媒体键很好用,外观很赞),罗技MK240(无线套装,没有小键盘,手感很好,大小配合14寸和15.6的本本很好~),罗技k200(键鼠套装,中规中矩)。要求特别高的可以去看看机械键盘,手感清脆,反馈有力,银行柜台输密码的手感就是。去了好多银行用卡扒了键帽看了看,
                    很多樱桃的青轴茶轴。PS:推荐个U盘——CZ80,确实优秀。
                    触摸板由压感板和两个按钮组成,两个按钮相当于标准鼠标的左右键,直接轻触面板相当于单击。同是触摸,想想现在的手机、平板,差距这么大……但,在外接鼠标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使用触摸板的时候并不多,甚至直接Fn+功能键直接禁用了,在用笔记本自己的键盘打字的时候还会误触,然后光标就不知道跑哪里了,虽然华硕等本本厂商配套驱动有防误触设计,
                    但不那么好用,越来越多的触摸板有了多点触控的功能,还是自己体会吧。小红点,thinkpad的老用户一般都喜欢用小红点,据说用熟悉了还是很不错的(我是没研究明白怎么好),堪称神器,不用把手离开键盘就能快速有效操作鼠标。但,学习成本貌似比触摸板高多了。对了,也有背光触摸板,其他知识这里也不多介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5-25 09:12
                    回复
                      7.系统
                      常见的是Windows,包括Win8.1,Win8,Win7,还有vista和有着相当群众基础的XP(政府机关或者网吧学校
                      )。其他还有Linux(林尼克斯)、DOS(倒斯)和Mac(迈克)OS苹果系统。一般而言,没有触摸屏的情况下建议WIN7,但是自带了WIN8什么的,应该就有一键恢复了,那就不必换WIN7了,得不偿失(除非你决心要玩儿LOL,反TP补丁也可以,但是不能语音,现在好像更正了)。盗版(正版镜像安装后激活,不是说别人GHOST压缩后安装的)和正版系统差别不大,只是个法律上的意义,当然,经济宽裕的请支持正版。
                      如果你的本本预装了系统,那么它的开销是包含在你的购机款里的,WIN7各版本市场零售价在399到2460之间,Win8.1是988到1988之间。厂商一般都是批发的,Oem价格不得而知,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买单的是消费者。一般预装Linux和DOS的都是为了节省成本而已,自己装系统其实没那么难,请百度“【X】U盘安装Win7、硬盘安装Win8、Office13及激活教程”,有视频教程,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新出的本本BIOS和之前的不太一样,
                      可能要找更多的资料才能完成,主要是改成传统BIOS模式,关闭安全模式,转换硬盘格式几个问题)。下载原版系统请百度“msdn我告诉你”。U盘PE安装工具可以看看老毛桃和大白菜PE(记得去除软件赞助)。至于兼容性和稳定性,现在的系统都没大问题,但是windows系统一般建议半年重装一次,这个系统天生用的时间太长了就有点卡,还有WIN8硬盘占用率比较高。如果你是某些专业、特殊软件,请向油腻的师姐问问。
                      系统是所有软件里要求几乎是最低的,别纠结XXX机型运行XX系统怎么样,只要驱动没问题(黑苹果),跑什么系统问题都不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5-25 09:14
                      回复
                        8.扬声器
                        想了想还是把音响改成了扬声器,总觉得笔记本上的这个还不能称之为音响,机身自带的扬声器一般都会被百十来块的外置音箱甩出好多,毕竟功率和元器件大小实在是没法比。
                        联想、宏碁、华硕、惠普等本本厂商都有自己的所谓的杜比音效或者美声大师等驱动强化本本在声音上的表现,
                        我的看法是确实有提升,但半斤八两。每个人对于声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没有量化的标准,如果你耳朵不是很挑剔,甚至低中高音都不分辨,就别纠结各种本本哪个扬声器效果好一点。不过这里说一下华硕N56V附带的那个外置扬声器确实挺带劲的。
                        但是还是有个别本本会出现不正常的破音或者音量过低,还是需要注意的。至于与之配套的声卡,本本上的应该都是集成的“高保真声卡”,有独立声卡的极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5-25 09:21
                        回复
                          9.网卡
                          网卡大致分为以太网(有线)网卡,无线网网卡,3G上网模块。
                          为毛同一个房间里你的本本无线网信号不是满格?为毛隔了一堵墙就像隔了一光年,信号衰减那么多,别人还有信号的时候你没有?为毛相对同宿舍的你更容易掉线?很有可能是网卡的问题,有可能。网卡往往是大家看不到的一部分,这也是无良商家喜欢掺水的地方。无线网卡分为单天线,双天线和三天线。双天线是主流,单天线是奇葩,
                          三天线的是中高端本本了。在传输速度上越高越好,目前市面上可以买的到的无线网卡有以下几种速度,分别对应各自的协议是11Mbps(802.11b,最常见),22Mbps(802.11 Super b,前者加强版),54Mbps(802.11g/802.11a,个别路由器不支持),108Mbps(802.11 Super G),125Mbps(802.11 High Speed-G),300Mbps(802.11n,超快,目前大部分人网速还跟不上这个标准),支持的协议越多越好,网卡看起来不是重点,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会影响你的心情。
                          如果不幸中枪,买到了单天线无线网卡,你可以考虑去淘一个与你机型可以适配的无线网卡(前提是无良商家只是在网卡上缩水,内部天线没有缩水,不然还要加天线),百十来块的足够你改善体验了,高端的不值得升级,印象里好几百大洋,还不如买SSD和其他外设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5-25 09:23
                          回复
                            10.外壳
                            很多人再说外观,这个外观主要就是外壳。有的塑料感很重(我没说三星格拉克斯艾斯四不高端,
                            五应该就是金属后盖了),就是因为本本外壳材质和工艺问题。现在主流的方案有ABS工程塑料、镁铝合金、碳纤维、钛合金、阳极氧化铝,或者复合材质。
                            工程塑料是一种最普通的笔记本外壳材料,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机型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这种材料——便宜,好塑形加工,虽然重了点,导热性能一般。6k以下十之八九是ABS工程塑料为主要材质的。铝镁合金比前面说的ABS强度高得多,但是也贵得多,毕竟是金属。
                            高端本本上挺常见,质感不错,就是容易掉漆——IPhone 5么……碳纤维和钛合金在商务本,尤其TP本上比较常见,摸起来挺舒服的,嗯,贵,其他特性不了解。阳极氧化铝实在苹果和戴尔XPS等高端本本上的外壳材料,耐磨,触感好,贵。至于什么钢琴烤漆什么的,只是工艺,放在本本A面的话就是个指纹收集器。磨砂和拉丝是也是工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5-25 09:30
                            回复
                              电池,这个东西的科技已经好久都没有进化了,甚至有用的改良都不多见。手机上的电池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一般的12寸-13寸,14寸基本为6芯电池,15寸为6-9芯电池,17寸基本都为9芯电池,也有12芯电池电池的奇葩。
                              并非电芯越多续航越好,真的真的需要长续航的请考虑超极本,或者低功耗本本。一般本本续航也就是两个多小时(轻量级应用)。你要续航干什么?不办公平板更适合。PS:如果你续航需求比较高,打开控制面板\硬件和声音\电源选项\更该计划设置\更改高级电源设置,找到处理器电源管理,最大处理器改成50%,不仅可以提纲续航,对于很多U还说还可以降温(降为95%的时候不再高温降频)。
                              接口,这里侧重USB口,
                              一个本本有4个U口才能称之为优秀,除非是超薄的,或者超极本。3个U口用起来会比较紧张,尤其有些U口布局很奇葩,不是挨着太近就是3.0放在了后面。3.0U口很有意义,现在好多设备都支持3.0了,甚至有些手机也要支持3.0标准。另外麦克风耳机合一插口也越来越多,不必纠结。接口越丰富越好,但是不要追求些实在用不到的,没有特殊要求IEEE1394接口、雷电接口(苹果PRO的标配)都没什么用。
                              准备外接显示器或者电视的,就多多关注VGA接口。
                              麦克风,现在矩阵式麦克风越来越多,但是还有好多单个单元的麦克风。矩阵式麦克风用来消除噪音,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声音同时被两个麦克风检测到,那么就是主要的声音,如果只有微弱的,或者只能被一侧麦克风检测到,就可以认定为噪音,在宿舍啊这种人多场合使用效果还不错,一般区别不大。
                              3D技术屏幕,只在万元机上出现,应该不是大家感兴趣的东西,实际意义也不太大。
                              玩儿游戏除了孤岛危机2和3,其它游戏想开3D屏都必须用专门的3D显示器和3D眼镜配合才行。
                              至于风扇和散热元件,风扇越多越好,导热管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弯折和减少不必要的长度,导热管越粗越好,数量越多越好。但预算会直线上升……
                              以上几乎涵盖了本本所有的硬件元素,你要是能坚持看到这里,我先说个谢谢。本来安排先推荐机型再写这个的,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05-25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