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奢靡篇》是一片不错的古代经济学论文。我对这篇文章了解的很少。由于我的水平限制,无法多说些什么,因此我只能把我所知道的只言片语贴出来,与大家共享:这篇文章出自《管子》一书,是作者假托管子和桓公的对话写成的,大概成书于汉朝的吕后篡权时代。该文并非管子所作,据郭沫若说为徇卿后人所作,其中心思想是“提倡奢靡”。古人对该文的评价是;(辽人刘绩曾)“此篇多错漏,不可读”。(明朱长春《管子榷》言)“大奇,宿儒难解”。清曾国藩、郭嵩焘都说“不可晓”,可见该文并非容易理解。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没能占据主导地位,这篇文章也就随着历史的流逝被石化了。大概16世纪陆楫在他的《蒹葭堂杂著摘抄》中曾对该文有过一番评述,后来被史学家傅衣凌发现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把《管子-奢靡》比做曼德韦尔的《蜜蜂寓言》。再后来被经济史学家杨联升翻译成英文,从此该文被西方人看作是中国的凯恩斯学派,这是余英时先生在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中的大概描述。对于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可以参阅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对”奢靡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