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城堡吧 关注:26贴子:937
  • 3回复贴,共1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悲秋情结是先民悲秋集体无意识积淀的结果。
      夏商周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以农业为主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劳动产品剩余并不多,而少数奴隶主统治者却极为暴虐贪婪,致使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在严酷的剥削下,人民纷纷反抗,要“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但终究力量单薄,大批人被抓获问罪,遭杀戮之祸。而处死犯人的时间就是秋天。《周礼•秋官司寇》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可见一斑。秋天成了统治者大发淫威杀人的季节,怎不阴风惨惨,令广大劳动人民哀伤不已。
      再加上当时各个部族、小国为争地夺人,统治者经常发动残酷战争,互相残杀,无数人战死疆场,家园毁坏,流离失所,广大人民苦不堪言。而战争也总是要在秋天来进行,所谓“沙场秋点兵”。《礼记•月令》上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在“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臣以迎秋于西郊……乃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秋天,人们置身于战争的血腥、恐惧与痛苦之中,怎不黯然神伤、悲悲切切。而且,古时繁重的徭役也是春秋两季开始征发的,而以秋天为主。《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仓”。秋天适宜征发人们去作各种徭役。统治者称人民去服役可以“春行秋返,秋行春返”,但这只不过是骗人的言语,很多去服役之人往往在秋天期满之时并未被放回,而且常常是有去无回。
      不见人回,而新征徭役的秋天又开始了。秋天又成了思念、盼归、生离死别之日。思念之切,死别之痛,阻隔之恨都凝结在秋天。一秋一秋的只是无望的思念,无尽的等待。独自面对秋之凄情,怎不令人伤悲。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 
      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秋天是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
      宋玉在《九辩》中流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慨,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其后,这种悲秋情结便层出不穷。
      曹丕在《燕歌行》里咏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直追宋玉。
      杜甫在《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柳永在“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凉意中,同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伤心的惨淡秋景,抒发了悲秋之叹。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的情态。 
      为什么“秋”偏偏与“悲情”相关联,说法不一。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列举了许多赋秋的例子,解释古人逢秋言悲的道理。认为“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又说“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并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钱先生主要是从主观意识方面阐释的。
      赵敏俐的《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一文则表现出另一种观念,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一母题的。而相思怀归之情愫又是源于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秋景秋事秋情,都为一“气”所化,故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气乃阴盛衰杀之气。人感秋气而衰,原是自然之理。自然意义上的天人感应,主要是通过物质性的“气”的作用来达到的。
      正如《吕氏春秋》所云:“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则宫动,鼓角则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客观自然之秋与主观人心之悲,其实也是一种“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悲秋情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的时代与个人经历的统一,但它根本上还是人的自然性与对象世界的自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说,往往就是一个处于秋季的独特主体与处于秋季的诸多自然存在之间的感应,是天人合一。 
      人有悲,人可以咏其悲;历史的盛衰兴亡不断循环也有悲。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秋是自然界的基本季节之一,亡是历史循环的基本阶段之一,三者在功能上是相遇的、互感的。
      人之所以能伤情、诉情、融情于历史的兴亡和自然的春秋,在于天人合一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秋与人生、历史的同一,使古代文人坎坷不遇的命运与自然、历史、社会交织在一起。
      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不仅以建功立业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永恒的重要内容,而且包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1楼2008-01-04 15:21回复
    今日处暑。古人云:一叶而知秋。我觉之是“一夜而知秋”。古人心思敏密,知微见著。我辈眼神不济,粗枝大叶,只能从夜半冻醒,晨起喷嚏中感觉秋的降临,故作以上想。
        自古文人多悲秋。中国的文士大都有颗秋天的心,每逢秋至,他们大多月满之日怕登楼,西风过时恐凭栏。秋的萧瑟、秋的肃杀、秋的寂寥他们总是最先感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若是这时节恰逢挚友离分,或院内栽着棵梧桐的,更是雪上加霜。“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士们悲秋多因感怀际遇,忧虑时政而起。这与中国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泱泱华夏正是有了他们,才使得中华文明的天幕上星光璀璨,恒久不衰。
        其实,老百姓心上的秋却与文士迥然不同。忙碌了一年,终于盼来了秋,果实累累,满目金黄。秋于他们意味着收获,意味着喜悦。劳动伴着欢乐,哪里有闲暇去思秋、悲秋。
        我虽算不上什么“小知”,这几日里也是长吁短叹,茶饭不思。老爸晒笑:“文章不见长进,文人之怪癖倒学得挺像模像样。”前日闲读,至刘禹锡的《秋词》,觉之甚好,可一解郁闷,写出与大家共勉: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2楼2008-01-04 15:39
    回复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句话是秋的开幕语.叶落了,秋来了,落叶满天飞舞,雪飘人间的壮景,在秋天却成了常景. 

       秋天,自古在文人雅士的笔下,都被理解,描绘成苍凉,萧瑟,思念,忧愁,秋是寂寞的.秋更是悲伤的,它让离别更加惆怅,让思念更加浓烈,让乡愁有无限的留念.

       悲伤是秋的基调,更是秋的韵味,感觉笔下的文字,是那么的枯萎,无力,忧伤.像落叶一样,枯了,落了,飘了.最终又落到了地上.赶紧拾起一片.写上思念,抒上寂寞,遥寄悲伤,放在手心,风一吹,就飘向了阴暗的天空.飘出了视线.

       可是,我的悲伤,思念该寄往何处,向东,向南,向西还是向北,又该让谁去送呢?是枯黄的落叶吗?是萧瑟的秋风吗?还是潺潺的溪水呢?原来没有一处容的下我的悲伤和思念,我又怎么能将它们强加与人呢?

       难道只能让它们在空中漫无目的的漂泊吗?

       难道只能写在落叶上,掩藏在某书某页中吗?

       难道只能看着思念更加思念,看着悲伤再度悲伤吗?

       "我曾经路过一棵热闹非凡的树,看见了满树的繁华,却开了一树的悲伤"


      3楼2008-01-04 15:52
      回复
        • 218.86.136.*
        秋天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季节,她蕴涵着希望与力量;也承载着无赖与感伤;她的温柔来自于风;她的美丽来自于月;内涵者来自秋天的阳光;她的力量着来自其中的一个你


        5楼2008-06-04 23:09
        回复